关于全纳教育背景下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的几点思考
2015-03-18张黎娜
张黎娜
(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关于全纳教育背景下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的几点思考
张黎娜
(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在全纳教育的思潮下,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对农村地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的现状进行学术梳理与实践反思,从而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地区;随班就读;对策和建议
一、全纳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的涵义
(一)全纳教育的内涵
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零拒绝 ”,它把教育看作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全纳教育是通过学校资源的整合,让更多的特殊儿童和普通的儿童融合在一起来接受普通教育。因此,普通教育应体现教育公平的特点,为全社会的儿童提供不同学习模式的、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经典话题,它既是对受教育者权利的保证,又是对受教育者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的保证,这不仅针对正常儿童,更包括非正常儿童的教育公平性的研究与实践。
(二)随班就读的概念及其对象的界定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在全纳教育的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开展了对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班就读实际上就是全纳教育思想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实践环节的一个具体体现。随班就读,顾名思义,是一种将特殊儿童放在正常的一个小社会环境里——学校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和谐与人相处以及与人合作的做人和做事的方式和方法。一些偏远、落后、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被排斥在教育的范围之外,尤其是农村地区里有疑似智力障碍的儿童很少有机会和正常儿童一起去学校进行学习。据调研,现今我国有特殊教育学生就读于普通学校的人数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63.27%,因此,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儿童已经成为特殊儿童最主要的一个群体。由于农村旧习、陋习、文化、思想观念落后随之带来的诸如多胎生育、近亲通婚、贫困、医疗条件差以及父母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残疾的流行率较高,而且超过80%的残疾儿童分布于农村,且随班就读的实施最早始于农村的现实背景下,因此,研究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全纳教育背景下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的意义
(一)随班就读投资少,有利于特殊教育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
我国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率的达标,但特殊儿童入学率和正常儿童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每个普通班接受2-3名特殊儿童,可以迅速大面积地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有利于特殊教育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
(二)随班就读让特殊儿童就近入学,为家长减轻心理负担
有些特殊儿童,如智障儿童或者残障儿童在随班就读的过程中,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山村,交通不发达,这给他们的入学带来了直接的困难。有些特殊儿童的家长担心孩子进入特殊学校学习,给孩子贴上了隐形标签,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给家长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随班就读让特殊儿童就近入学,为家长减轻心理负担,为国家和社会减轻了负担。
(三)随班就读有利于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互帮互助,实现教育的和谐
对于学校、教育行政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应当支持关于农村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在2006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9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应接纳特殊教育学生,并为其提供合理的教育和康复相关的帮助。对于普通学校的教师应当尽到自己作为教师应该尽的义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师,对于我国残疾儿童大量分布于农村且现实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明显低于城市,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津贴,民族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从以上看出,国家从法律的层面上保障了我国特殊教育里的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利,为顺利实行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反之,如果教师拒绝接受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的、或在其间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以及违反法律开除学生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将给直接负责人以及主管人员依法进行处分。因此,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是无可厚非的。
三、农村地区关于义务教育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发展滞后
人所共知,办教育必须要有校舍、有设备、有教师、有学生,因此,一定的教育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基础。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的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一方面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需要系统的培养和不断地培训和进修,因为他们面对的学生群体更为复杂和多样,工作的任务更为艰巨,农村普通教育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声望明显低于城市,尤其是特殊教育教师更是如此;此外,普通学校要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发达地区相比,良好的特殊教育环境,齐全的特殊教育教学设备,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处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水平远远落于其后。
(二)特殊教育教师理念落后
由于城乡差异,农村无论在经济、文化以及教育上和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反映在教学硬件设施上;另一方面则反映在教师的综合素养上。随班就读是在普通学校中采取的一种特殊方式对特殊教育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普通教师的工作,更要从特殊教育角度上去解决学生的种种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对特殊教育儿童实行个别化教育,特殊教育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在智力、体力以及很多的方面存在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儿童上完普通课程外还要进行额外的辅导,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方案,根据不同的方案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有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来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教师掌握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来认识和解决特殊教育学生中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滞后,对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上一直没有系统化和规模化。
(三)教师无法给予过多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心理素质低下
正常儿童在智商与情商等方面要好于特殊儿童,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农村班级人数过多而教师的数量过少,因此,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顾及这些特殊教育儿童,同时,特殊儿童大多存在沟通和交往、学习障碍和独立学习能力差等一些问题,并且许多的特殊儿童经常遭到正常儿童的排斥与歧视,残缺的身心会变得更加的无助。这一定程度上不仅没有让随班就读的儿童和正常的儿童之间有比较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排斥彼此,心理状况越发糟糕,从而产生厌学、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
(四)管理督导系统不完善,不利于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现今,我国特殊教育管理模式呈现医疗机构、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对于特殊教育学生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很多的弊端也出现了,比如,管理的主体太多引起的管理紊乱,没有一个特定的、规范的专业团队做到随时、定时的监督和检查,从而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四、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对策和建议
(一)宣传全纳教育中的随班就读的办学形式,提高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对于随班就读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教育的公平性重点体现在受教育者的权利上,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家长要支持特殊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这有利于特殊儿童适应正常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促进正常人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与关爱。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农村的很多地方在调研和统计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上的时候都没有将其残疾儿童包含在内,普九标准也没包含残疾儿童,且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没有当地残疾儿童的准确数据,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特殊儿童的教育是教育公平性最重要的体现。
(二)学校应在随班就读办学形式中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源于美国,它是一份计划书,这份协议包含教师应针对特定的学生所完成的教学目标、需要提供的教学设备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评价结果。比如:上海市中小学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制订的英语教学计划,教师主要从教学目标、主要困难与问题以及目标达成情况和原因分析几个维度来对特殊儿童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一些困难的简要分析,目的为了让教师仔细分析学习这门课的主要困难从而更好的让特殊儿童去学习好这门课,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树立信心和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随班就读的班级里,第一,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设定长期、短期以及特定同学的个案目标,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定教学方案,达到不同的预期目标。其二,在开设课程的同时,要具有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第三,学校应该建立课程资源中心,为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更多、更具有趣味性的课程来锻炼自我的综合素质能力。最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各项趣味活动,促进特殊学生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此外,针对我国现今的随班就读工作和借鉴外国相关经验,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专家应在一线中调查以及计划并且制定一些关于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求具体、详实、能够根据特殊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出客观、具体的评价。
(三)师范院校应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据调研,在我国的一些师范院校开设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里,很多学校没有把特殊教育学等相关的特殊教育领域里的核心课程纳入到师范课程的专业课程中,导致了很多教师在遇到班里的特殊教育学生时,不知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训练,往往把这些特殊学生排斥在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特殊儿童要建构一个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依据随班就读的要求,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适当的措施,使随班就读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谓适当的措施,包括要努力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通过个别化教育加强对特殊儿童的训练,要对特殊儿童进行全面、适应性的考核方式等。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要求随班就读的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外,并通过设立资源教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教师帮助特殊儿童补习学科知识,对其康复训练,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努力搞好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普通教师对于特殊专业的学习及进修工作是非常关键的,比如,一方面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特殊教育委员会,成员包括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每个月大家对于开展本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做一个基本的分析与总结,同时,可以抽调一部分教师在一些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类高等院校去学习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以及到一些教育发达地区去走访一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另一方面,普通师范院校在对学生上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里面探讨了很多关于对待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或进行差异教学等等,任课教师还可开设选修课供同学们了解特殊教育这个领域的平台,从而从源头上加强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师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素养。特殊教育儿童不应该是被忽视和遗忘的群体,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性,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做事,引导学生不断地克服自身困难,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1]陈巧妹.我国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4).
[2]胡胜.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研究[J].文教资料,2012,(2).
[3]邓猛.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全纳教育态度的城乡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
[4]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095-4654(2015)05-0110-03
2015-02-15
G5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