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小微企业发展路径
2015-03-18修泽睿
文/ 修泽睿
责任编辑 王宝珍
一、吉林省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与周边及发达省份比较,吉林省小微企业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佳、抗风险能力不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银行,都对小微企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扶持,但其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调查显示,吉林省小微企业均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大税费减免政策优惠力度,减轻生产经营负担。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于企业只是杯水车薪,并未从根本上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多数企业反映,政策优惠的力度仍然较小。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有限、流动资金紧张是其面临的突出问题。小微企业资产总额小,管理规范性差,无法直接上市融资或进行债券融资,融资手段只有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并对小微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扶持私营小额担保公司等,但由于小微企业信用度低,银行为提高贷款质量设置的门槛较高,优惠政策难以惠及众多小微企业。而民间融资成本较高,致使小微企业处于必须用又用不起的两难境地。
吉林省小微企业员工薪酬低,企业留不住员工,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都向大企业流动,企业所需各类专业人才匮乏。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小微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已超过100,企业用工存在缺口。影响劳动力需求变动主要是受经济效益、订单变动及劳动力成本影响。在对1571户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中,有331户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有所变动,其中37%是受经济效益影响,31.3%是受劳动力成本影响,24.7%是受订单变动影响。提及影响企业单位成本上升的因素时,63.7%的企业认为是劳动力成本增加所致。近五成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用工成本上升快。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营难也是目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小微企业运营中各种生产资料价格逐年上涨,而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弱,很多小微企业处于微利或是无利状态,企业经营困难状况凸显。从对1571户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看,30.6%的企业亏损增加,主要是业务量减少及成本费用增加导致;今年64%的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一般;21.4%的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不佳。
小微企业大多属家族、封闭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管理落后,缺乏远景规划,导致部分小微企业长期不能发展壮大。从吉林省目前情况看,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包括各机关下海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国企改革后下岗工人二次创业者、失地农民转化为市区工商业户、新生代创业者。经营者的资本、素质等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及发展走向。1571户企业中,14.8%处于创业阶段,61.9%处于发展阶段,91.2%没有获取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途径。企业获取新技术等科技成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技术市场尚不完善和缺少联合开发途径。
二、吉林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路径
小微企业要更好地生存,还要靠政府宏观政策的扶持来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因此,吉林省小微企业要发展,内要依靠自主创新,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外要依靠政策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突破难关。
(一)自主创新,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首先是支持产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创建研发中心,引导优势资源的互补发展模式。其次是支持科技创新。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工艺的变革上,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小微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发展,将产业集群培育成创新的载体。再次是创新管理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和现代营销理念,引导企业采取商业特许经营、品牌代理和电子商务等先进营销手段,拓展国内外市场。最后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建设,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同时,留住精英人才,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吸引和聘用高级人才,确保持续性的创新研发。
(二)增强发展小微企业意识
首先是学习浙江经验,将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之所以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强省,主要源于对小微企业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由私营、个体等小微企业起家,不仅村村有小微企业,一些地方甚至是户户办小微企业。也正是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浙江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企业,而且以民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特点极为突出。其次是学习日本经验,将发展小微企业作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大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不仅成为维系日本经济运转的重要力量,还成为日本政府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源泉,小微企业成为了日本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吉林省要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不仅要依赖发展小微企业来推进经济发展,也需依赖小微企业来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再次是提高认识,抓好优惠政策的细化落实。要认识到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和维护社会安定方面所起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切实为小微企业办实事,把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细化落实。政府要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强制性,减少优惠政策难落实、承诺难兑现现象的发生,不能让优惠政策沦为一纸空文。改变目前存在的因不同部门对政策把握不一致而造成企业无法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局面,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
(三)为小微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创建针对小微企业的培训平台,组织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工商局、小微企业管理机构等部门一起搭建平台,开展各类培训; 创建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对接平台,鼓励大工业企业帮助小微企业找到定位;创建方便小微企业创业的创业平台,建设一些小微企业的孵化楼、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方便;搭建有利于小微企业实现销售的营销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资讯;设立闲置土地库、闲置厂房库、闲置设备库、积压产品库和招商引资交流平台,帮助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小微企业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相互之间沟通发展信息、做好各级政府有关小微企业的政策解读等。同时改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各类金融机构应从服务吉林省经济大局出发,从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出发,推出一批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完善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以政府支持为后盾,以金融机构配合为基础,建立科技企业之间的联合担保体系和市场化的商业担保机构、小额质押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交易成本低、管理链条短、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
(四)促进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化
首先是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小微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做大做强,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为此,要鼓励小微企业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机制。同时,小微企业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不断增强企业正规化经营能力,学会向管理要效益。其次是切实提高企业信用观念。不健全的信用体系一直以来是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一大软肋。为此,要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建立企业信用考核评级档案制度,搭建起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同时,专门成立企业诚信考核小组,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评价;要制定奖惩机制,把诚信考核作为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资金、政府贴息、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五)加大税收减免力度
扩大减免范围,建立引导机制。相关部门首先应进一步放宽税费减免条件,以提高起征额、降低税费率等形式,减少小微企业缴纳税费总额。同时,要充分利用小微企业体量小、转型快等特点,对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倾斜的双重扶持政策,引导小微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调整升级转型。其次,规范税收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目前企业缴纳的税费核算方式口径复杂,对财务制度尚不健全的小微企业来说,计算及缴纳困难较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企业纳税品种和标准,减少或合并部分税种,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利用行政资源的收费行为,对无法可依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一律给予取消,进一步减免对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同时,健全优惠政策,加大培育力度。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创新来共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国家及省里制定的促进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优惠制度。针对小微企业“培育—发展—壮大”等不同成长周期,在小微企业创立初期,给予大幅度的税费减免,支持其发展壮大,在小微企业规模增大后,再适当调高税费缴纳比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市场引导和政策刺激双管齐下的方式,加快培育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注释
文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