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保护性耕作成绩斐然
2015-03-18张家口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付庆伟
张家口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付庆伟
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家口市从2002 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先后有8个县区被发改委和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试验示范项目县,中央投入资金累计达1600 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500 多万元。经过10 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各类保护性耕作机械已发展到8000 多台套,年实施面积在5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主要技术模式
张家口市地处冀晋蒙交际处,按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坝上主要作物为莜麦、胡麻,坝下为玉米、谷黍。近年来,经过张家口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坝上麦类、坝下玉米和谷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1 坝上麦类
联合或人工收获—留高茬—冬季休闲—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除草、追肥)。
1.2 坝下玉米
人工摘穗—留高茬—冬季休闲—秸秆粉碎还田(部分深松)—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除草、追肥),个别县区实施贴茬免耕播种。
1.3 坝下谷黍
人工或机械收割—留高茬—冬季休闲—播前浅旋整地—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除草、追肥)。
2 取得的成效
保护性耕作技术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据重点试验测算,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可减少机械耕作2~3 次,平均亩增产8%以上,实现农民增收节支;二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保水保土效果显著;三是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四是减少风蚀,抑制沙尘暴。
据怀来县2014 年重点试验测算玉米亩增产9%,因减少耕地费用、人工费和化肥施用量,亩节约成本60 元,亩增收节支可达200 元,并且土壤水分、肥力也得到有效改善。
3 主要工作措施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搞好张家口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张家口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积极组织,广泛动员,搞好机具引进、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全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协作,确保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环节都有人抓,共同推进张家口市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顺利进行。
3.2 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为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接受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积极使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市、县农机推广部门利用举办现场会、发放明白纸、技术咨询、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好处,每年举办各类现场会20 余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 多份。此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使农民充分了解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工作原理、使用调整、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等,正确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配套措施,从而保证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安全、高效运行,保证了作业质量,保证了项目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
3.3 以点带面,搞好示范
按照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试行)》的要求,项目县建立了标准试验示范田和对比田,探索适合当地农艺要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技术人员在搞好技术指导、机具调配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认真做好对比试验和监测,及时记录农作物出苗、长势、产量、土壤墒情等数据,收集影像、照片资料,用科学数据教育农民,用节水增效鼓舞农民,以点带面,有效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各县的推广应用。
3.4 严格管理,确保成效
一是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合理支配,保证全部用于示范区建设、宣传培训以及项目管理工作,不准截留,不准挪用;二是落实项目责任制,项目县农业(农机)局实施一把手负责制,项目组成员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三是推广过程中吸收种子、土肥、植保等农艺方面的专家参加,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切实保障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4 问题和建议
4.1 免耕播种机的播种株距调整幅度不太理想
免耕播种玉米时亩播株数一般控制在5000 株左右,由于各地种植玉米方式不一样要求株距也不相同。虽然播种前可按要求进行调整,但是达不到理想效果,且容易堵塞和缠绕杂草,因此应逐步改进免耕播种机械的性能。
4.2 除草剂的选择比较困难
在保护性耕作各个技术环节中,杂草控制是其中的难点,但因各个项目区各地块的杂草品种和生长情况不同,选择全程有效的除草剂和按科学的方法除草很关键,如果杂草控制不住,就需要重新投入人力进行人工除草,增加了作业成本,影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效果。因此选择除草剂成了项目的关键所在。
4.3 建议
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各级财政加大对保护性耕作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增加作业补贴,同时搞好机具研发,提高机具效率,以此调动农民购机和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