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声非声”说献疑

2015-03-18吕小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11期

吕小雷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入声非声”说献疑

吕小雷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610064)

摘要:“入声”是中古韵书以及到现代方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入声的性质,主要有“入声为声”和“入声非声”两种观点。夏中易在前人基础上对入声的性质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认为入声的内涵是指塞音韵尾,入声韵的声调是平上去调位的变体。但结合音位学“区别特征”的理论,发现夏先生的音位归纳存在一些问题。中古汉语音节可以分为舒声调系和促声调系,入声作为促声调系和平上去形成的舒声调系相并立。

关键词:入声非声;调位;音系学;区别特征

作者简介:吕小雷,在读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史。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11-0144-3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标识码:A

Abstract:Entering ton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dialect,which has always been taken as a type of tone 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entering tone is not a type of tone, only a glottal stop. XiaZhongyi emphasized that more. However,some others thought that the entering tone is an independent tone category, which co-exists as the “Cu-tone System” and the “Shu- tone System” in modern Chinese.

“入声”是中古韵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向被认为是汉语声调类型之一,后有学者提出了“入声非声”的观点。夏中易在前人“入声非声”说的基础上,从音理角度论证了“入声非声”,并指出了入声韵音节的声调是什么,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入声非声”说体系。针对“入声非声”的观点,谈论批评的文章不多,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夏中易“入声非声”的观点,并对其中一些论证提出质疑,希望对“入声非声”的反思促进对“入声”以及相关的“声调”问题的更深入的认识。

一前人“入声非声”的观点

岑麒祥在《入声非声说》中首先点明了入声性质。他认为声调就是物理上的音高:该音每秒震动次数,“我国四声之中,平上去皆由于音高之升降关系,纯属声调问题,只入声由于音量较短及收音之不同,与其他声绝不相侔,实不能混为一谈也。”[1]所以他认为入声充其量只能与阴声类、阳声类相配,而不能与平上去三声等量齐观。

李荣的《切韵音系》中提出了“四声三调”说,实际上也是认为“入声非声”。他是以方言中去声和入声的调值常常符合为例子的,认为去声和入声的不同是韵尾的不同。

之后,黄伯荣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研究了他的家乡话的声调,写成《阳江话“入声非声”实验报告》。他区分了五个舒声调和四个促声调,结果促声调值和舒声调值接近,“从声调的长短来看,促声各调比相对当的舒声各调都短些”,他又说:“必须指出另一重要事实,阳江话同一调类,念长些、念短些都没有区别调类或意义的作用。”因此他认为阳江话“入声非声”是可以成立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否认为古入声只是韵尾问题,而不是调类调值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有待各方言入声的语音实验的比较研究”。[2]

还有宗福邦的论文《论入声的性质》,指出“广韵的平上去只出现在阴声韵和阳声韵上,而入声只出现在入声韵上,从音位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分布的环境不同,不产生对立,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因而《广韵》音系只有平上去三个独立的调类”。[3]入声是平上去某调位的变体,归入谁的确定方法就是拿实际调值和平上去比对。

综合来看这几位学者的观点都是认为声调只和音高有关系,音长不是归纳调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宗福邦进一步从音位学原理论证入声是平上去调位的变体。夏中易在前人尤其是他的老师宗福邦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中古入声到底是谁的变体也作了构想。

二夏中易“入声非声”说

夏中易也认为声调以音高为标准,而入声和平上去的区别是塞音韵尾和声调长短的不同,因而入声不是独立的调类。那入声韵音节的声调是什么呢?

他又根据音位学中的音位归纳原则、方言调查的调值以及《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现象来论证入声是平上去某调位的变体。

音位归纳原则首先是对立性。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在相同的环境里出现,并且替换后会产生意义的差别,那它们就是对立的。而比如广州话:[tung55](东)—[tuk55](督),夏中易认为这个阳声韵和入声韵的声调出现的环境是不同的,它们不能形成最小对立体,因而入声韵的声调不能和平上去并列为四个调类。除非是四个声调能出现在相同的环境里,替换之后能区别意义。

第二是互补性,第三是相似性。两个音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并且满足相似性,那么就是互补的。[55]只能出现在阴声韵和阳声韵中,[55]只出现在入声韵中。夏中易认为入声韵的声调和非入声韵的声调满足相似性。对于相似性,他还是援引了一些方言调查结果来说明,比如:“太原话:入21近平声11;苏州话:阴入同阴平44,阳入23近阳平24。”[4]夏中易也指出了“相似性”这一条规则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霍凯特说“我们无法真正确切地规定语音相似的程度,所以如何恰如其分地应用这条原则并不总是清楚的”。[5]夏中易以调值相似认为符合相似性,因此夏中易认为[55]和[55]是互补的, [55]和[55]是同一个调位的两个变体。所以入声不能和平上去并列为声调,入声是平上去这三个调位中某个或某些的变体。这是从音理和方言材料来论证的,夏中易还用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入派三声”现象来印证这一点。

传统的对入派三声的理解有当时有无入声的分歧,但相同的都把入声看作既是调类,又是韵类。夏中易认为他们没有廓清“入”的含义是什么。在前面的论证中,夏中易已经说明了入声只是指韵尾,和声调无关。他又通过北宋邵雍的《皇极经世》反映了只有5个韵母还保留着-p尾,金代的《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阴声韵和入声韵相押,说明至少在金代,中古入声韵已经变为阴声韵。所以他认为“入派三声”的实质是“入派阴声”。而周德清还是把“入”作为调类来看待的,他看到平声阳、上声、去声里面都有入声字,所以认为是“入派三声”。夏中易认为这印证了入声韵的声调是平上去的变体,入声韵的字在韵尾脱落后归入平上去,说明入声韵的声调本身就具有和它们相似的物理基础。“入声韵尾的脱落,引起入声韵音节上的声调向相应同位音靠拢。”[6]

入声韵音节的声调和“平、上、去”互补,但中古时期入声韵和平上去调的配合关系是怎样的呢?夏中易吸收了宗福邦的观点,认为是谁的变体,就要拿实际入声调值和平上去调值对比。中古实际调值是无从复原,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学者对中古平上去和入声调调值的构拟结果来比对。夏先生就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关于中古入声韵与声调配合关系的构想。因为中古时间跨距近千年,夏先生的构想分为中古前期和中古后期。前期以学者对唐代日本僧人从中国带去的佛教音乐的分析和悉昙家留下的一些反映中古前期长安方音声调的记录为参考;后期以学者对《中原音韵》调值构拟的结果为参考。得出中古前期入声韵与声调配合关系为浊入归阳平、清入归上声;得出中古后期入声韵与声调配合关系为全浊入归阳平,清入归上声,次浊入声归去声。

三夏中易“入声非声”说献疑

从学者们的争议中可以看出,对于入声是怎么一种发音情况,学者们都是清楚的,问题就在于音位的归纳上。赵元任在30年代发表的《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指出了对一种语言进行音位归纳,不能要求得出唯一正确的音位答案。强调或侧重音位的不同方面,音位归纳的结果就会不同。[6]固然如此,但综观夏先生的“入声非声说”,发现存在下面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夏先生认为“汉语自古是有声调的语言”[6],这是没有经过论证的。有些学者认为汉语声调作为一种别义手段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因为某些原因后来产生的。戴庆厦在《藏缅语族语言声调研究》中说,“声调不是藏缅语固有的,是语音成份变化后出现的‘补偿物’,是语言表达功能的调节,也是一种语言手段向另一种语言手段的转换。藏缅语声调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声母、韵母的简化和多音节词向单音节词的发展。”[7]声母的简化比如声母清浊对立的消失,会使一批本来不同音的字变为同音字,这时声调高低就作为一种区别特征代替了声母清浊的对立。韵母的简化比如豪德里古尔认为越南语是通过失去喉塞音韵尾[-]和[-h]而发展成为声调语言的。[8]以此来看,不能简单地认为汉语自古是有声调的语言。这里注意区分“声调”的两种意义上的使用,一种是指音系学角度的调位,一种是就每个音节而言都具有的音高,显然“有声调语言”的声调是前一种,不是指每个音节都有的声学上的音高。这就导致了夏中易要为切韵时期还只是作为“多余特征”①的入声韵音节的音高寻找调位归类。

其次是关于入声韵音节的声调和非入声韵音节的声调互补的问题。还以他举的例子为例:[tung55](东)—[tuk55](督),夏中易认为55和55出现的环境不同,所以是互补。检验互补的方法可以是一个读作另一个,看听感上会不会产生意义的区别,互补的音位不区别意义。平声和入声的声调能脱离音段环境而互换吗?换了总归是很不自然的。所以可以看出入声韵的声调和它的音段结合得很紧密。而平上去却能够在相同的环境里互相替换,可以看出平上去和音段结合得不是那么紧密。那么根据音段上的区别——韵尾的不同就可以把音节分为舒声音节和促声音节。促声音节和舒声音节有无塞音韵尾的区分实际上伴随着两种不同的声调:促声调和舒声调。一种语言不必只有一种声调,可以命名为“调系”。虽然这两种声调不能出现在相同的环境里,但这是不同系统间的区别,系统内部才会用到对立互补这样的原则来划分,所以不违背音位归纳原则。比如音段首先分为元音和辅音,元音辅音内部再根据对立互补原则形成一个个音位。

舒声调系内部根据调型的区别分为“平上去”,平上去内部又有清浊声母造成的音高区别,但是这种音高区别在浊声母未和清声母相混之前还是多余特征,是次要的,平声这个调位小系统内部在中古是没有下位声调的(音位学意义上的多于一个的调位),浊声母清化以后,本来不相同的音节相混了,这时音高区别才作为区别特征,也就是平声调位根据调高又分裂成两个调位。同样的,入声韵音节内部也有因声母清浊和韵尾不同造成的音高差异,但中古时这样的音高区别只是多余特征。也就是促调系内部的成员不通过音高来区别词义,而是声母清浊和韵尾不同。从语音学角度说入声韵音节当然有声调——音高,从音系学角度,入声韵音节内部可以说无声调——调位,多于一个的调位,因为区别特征是其他手段,音高还只是多余特征。“剩余形成于规约,规约预测某些特征项组合将会发生”。[9]这些剩余特征也就是多余特征规约着以后声调的发展方向,在其他区别特征消失以后,音高作为区别特征使声调内部发生裂变,又增加了调位的数目。

夏中易认为中古前期的声调系统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浊声母入声韵音节的声调是阳平的变体,清声母入声韵音节的声调是上声的变体。 夏中易是根据日本僧人安然、明觉的记载得出到了唐代调位系统由《切韵》的平上去变作阴平、阳平、上、去。由此可知夏中易也知道《切韵》时阴平、阳平这两个音高区别还没有成为调位,《切韵》时期只是平声调位。夏先生对中古声调系统的构想不包含切韵时代,直接以唐代开始。这反映了夏先生的矛盾之处,《切韵》时期,平声内部还未分裂为阴阳两个调位,入声韵的声调不可能和不是调位的声调归为一个调位,而且入声韵内部也是无声调的,因为音高的区别是多余特征,有其他的手段作为区别特征。入声韵和非入声韵的对立是系统之间的声调上的舒促特征。所以把《切韵》时代入声归入其他调位的变体不太合适。

四余论

在入声韵内部声母清浊的对立消失和塞音韵尾消失以后,对内,音高成为区别特征;对外,和平、上、去只是调长有一点点差别后,倒是可以说入声韵音节的声调是别的声调的变体并渐渐趋同,直至两个调系的混同简化为一,但此是基于调值相同或相近,有时语音的变化使得失去塞音韵尾的入声字和平上去调都不相同,就可以考虑另立一类,所以,入声调非必是平上去调的变体。但在声母清浊对立和塞音韵尾都存在时,入声是和平上去形成的舒声调系相并立的促声调系。

总之,入声是怎么样一种发音,其实学者们都是清楚的。入声是不是声调的争论,依赖于音位学上关于声调的定义、声调的分类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后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

注释

①“多余特征”见于王力先生翻译的Roman Jakobson等人的《语音分析初探——区别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载《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4期。区别特征是最小音差,多余特征不是最小音差,而是其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岑麒祥.入声非声说[J].图书月刊,1942,2(7):8-11.

[2]黄伯荣.阳江话入声非声实验报告[J].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0(1):123-128.

[3]宗福邦.论入声的性质[A].//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音韵学研究第1辑[C].中华书局,1984:455-470.

[4]夏中易.入声献疑[M].成都:巴蜀书社,2009:135,273,20.

[5]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6:124.

[6]赵元任.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A].//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3.

[7]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声调研究[A]//藏缅语族语言研究[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16.

[8]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23.

[9][美]王士元.声调的音系特征[J].国外语言学,1987(1):5.

Discussion of the Entering Tone is Not a Type of Tone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Lv Xiaole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China)

Key words:entering tone; toneme; phonology ;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Class No.:H0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