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及技能保留的研究进展
2015-03-18洪海燕王静
洪海燕,王静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心肺复苏培训及技能保留的研究进展
洪海燕1,2,王静2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与护士能否早期实施CPR(心肺复苏)的能力密切相关,而我国在职医护人员虽然进行CPR的机会较多,但操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我国医护人员CPR培训现状和国内外CPR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评价及CPR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留的培训研究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培训;技能保留;培训评价;研究进展
目前,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及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发生CA的患者如果在发病最初3~5分钟内接受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存活率可达49%~75%[2-5],CPR每延迟1分钟实施,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就下降7%~10%。Berden H J等[6-7]研究表明,院内患者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由护士首先发现的。从这点上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与护士能否早期实施CPR的能力密切相关[1]。为了了解国内外护士CPR培训的研究与实施现状,笔者对国内外发表的有关CPR培训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现综述如下。
1 我国医护人员CPR培训现状
在我国,临床医护人员、院前急救人员、医学院校学员、医辅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必须熟练掌握CPR及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但目前医疗卫生人员心肺复苏术水平参差不齐,除急诊科医护人员理论知识相对较好外,其他医护人员掌握心肺复苏知识普遍较差。某些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时操作手法错误,步骤遗漏或颠倒,不能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延误了抢救时机[8]。还有的医护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参加培训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花精力学习或“只看不练”,认为徒手心肺复苏简单,不进行实际操作,结果出现“一说就会,一做便错“的窘境,致使实践技术和实际要求存在差距[9]。我国多数临床护士仅在院校学习CPR技术,毕业后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进行充分的复苏模拟人练习[10]。娄平等[11]调查显示,有44.5%的护士在学校期间未接受CPR培训,34.8%的护士毕业后亦未参加过CPR培训,考核及格率仅为35.8%。部分医护人员知识陈旧、更新不及时,尤其在部分中高级职称、年龄较大的医护人员中按压/通气比例还停留在单人5∶1、双人15∶2的陈旧认识上。对心肺复苏新进展、新技术的学习亦有很大差异。赵玉兰等[12]调查显示,野战医疗队护士对CPR新知识的掌握水平普遍低下,回答正确率为5.4%~69.6%,尤其是单向波与双向波除颤适用范围与能量的选择知晓率为32.4%,生存链的知识知晓率为51.4%,按压与通气比例知晓率为37.8%,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知晓率16.2%。陈凤莲等[13]认为,在职医护人员虽然进行CPR的机会较多,但操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2 培训内容
国内外急救医学公认的生存链的4个环节: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vt,ACLS),我国将前3项作为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向公众普及,包括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将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内容安排为: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除颤操作。培训程序按照生存链的4个环节进行,主要有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操作原则、呼叫医生、心肺复苏知识、技术、管理、团队协调、复苏流程及对非专业人员进行CPR的培训[12]。
3 培训方式
医生护士继续教育的课程中,大多是理论知识,很少涉及规范性的实战操作培训[14]。李玉肖等[15]报道,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体培训和单独培训,分为理论教学和模拟演练。杨赓[16]认为,通过小班理论互动式授课与完整操作演练相结合,配合实际教学现场录像并回放,让学员与教师一同观摩学习,授课∶演练∶录像讨论时间分配为1∶1∶1,有助于CPR操作技能的提高,还可通过一些突发事件模拟训练的方式,做到演练与救治相结合。李学惠等[17]学者认为,为保证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应该形成调查评估—培训—考核—定期再培训的运作模式,使CPR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巩固。
4 培训效果
尽管广泛开展了CPR技术培训,但CPR技能保留却远未达到满意的效果。院内抢救成功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临床护士常不能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18-20]。临床护士对CPR技术的有效掌握和保持是CPR成功的重要因素。Berden H JJM等[21-23]研究表明,临床护士CPR技能保留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指出临床护士每6个月定期进行CPR培训,可保证CPR技能充分保留。我国对临床护士规范化的CPR再培训时间尚无严格的规定,临床护士培训后在不同阶段CPR技能保留程度如何无明确的研究结果。
5 CPR知识与技能长期保留的培训研究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CPR培训之后,也同样会面对技能遗忘的问题。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不论受训者为何人,即便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在经过培训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技能丢失现象。因此,如何能使CPR知识与技能长期保留成为各国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
5.1 CPR技能保留培训现状
在我国,尚无规范的CPR培训机构能满足临床护士进行定期培训的需求,省、市级医疗机构可能1~2年培训1次,有的县、乡级医疗机构3~5年培训1次甚至不培训,所以多数临床护士对这项技术常感到不自信、紧张和焦虑,甚至不能够实施有效的CPR。临床护士接受CPR培训后能够立即实施有效CPR,但3年后再测试则又回到培训前水平,故建议每年进行培训来保持这种技能。另外,缺少对临床护士进行CPR培训后不同阶段的技能保留情况的科学研究。
5.2 CPR技能保留复训的研究
临床护士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按标准实施CPR是培训的最终目的。只有适时地对临床护士进行培训,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CPR技能,更好地胜任临床抢救工作。吕娟等[10]研究表明,采用传统讲授练习和自我指导练习方法对临床护士进行CPR技能培训应在培训后3个月时即开始再培训,采用多媒体指导练习方法的再培训时间宜不超过培训后6个月。但是每一阶段的考核重点仍缺乏进一步的研究,知识的遗忘和技能的遗忘是不同步的,所以再培训考核时考核评价标准也应随之变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CPR技能需要不断进行再培训和再考核,在未开始遗忘前通过考核的方式来不断强化操作,使CPR技能始终处于有效保留状态。
6 CPR培训评价
在心肺复苏术的教学课程中,对学员的评价主要来自培训师,培训师对心肺复苏整体操作过程的评价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效果。Lynch等[24]研究表明,教师单一的评价不能满足学员心肺复苏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培训过程的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医院引进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用于急诊医学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心肺复苏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能力,也在考核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协助教师进行考评。在考评中,教师结合模型人及自我评价判断操作者是否合格,然而技能得分与实际心肺复苏有效性的关联并没有明确的依据。例如采用百分制,若60分代表操作合格,但是否在进行患者抢救时可以达到有效的复苏,需待进一步研究。
7 结语
临床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常是最先到达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现场者[25],而临床护士常不能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14]。因此重视对护士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在CPR培训中,受训者在培训后能否有效保留CPR知识与技能是影响CPR现场执行率和成功抢救率的关键。因此,CPR培训后如何能够使受训者的CPR知识与技能得以保留,使其在需要时能够实施有效的CPR,这一问题已成为CPR培训研究中的重点。
[1]张波,朱秀梅,刘淑英,等.护士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6):468-469.
[2]Weaver W D,Hill D,Fahrenbruch C E,et al.Use of the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Out 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N Engl J Med,1988,319(11):661-666.
[3]Auble T E,Menegazzi J J,Paris P M.Effect of out of hospital Defibrillation by Basic Life Support Providers on Cardiac Arrest Mortality:a Met analysis[J].Ann Emerg Med,1995,25(5):642-658.
[4]Stiell I G,Wells G A,DeMaio V J,et al.Modifia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in a Multicenter Basic Life Support/ Defibrillation System:OPALS Study Phase I Results.Ontario Prehospital Advanced Life Support[J].Ann Emerg Med,1999,33(1):44-50.
[5]Stiell I G,Wells G A,Field B J,et al.Improved Out-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through the Inexpensive Optimization of an Existing DefibrillationProgram:OPALSStudyPhaseII.OntarioPrehospital Advanced Life Support[J].JAMA,1999,281(13):1175-1181.
[6]Berden H J,Hendrick J M,Van Doornen J P,et al.A comprision of resuscitation skills of qualified general nurses and ambulance nurses in the Netherlands[J].Heart Lung,1993,22(6):509.
[7]Crouch R.Nurses’skills in basic life support:a survey[J].Nurs Standard,1993,7(20):28.
[8]冷晓晖,刘纪宁,杨雍,等.医院内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367-369.
[9]张雁,温新华,林长敏,等.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68-1669.
[10]吕娟,张波,戴颖,等.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的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20(8):6-7.
[11]娄平,庄小静,王武军.护理人员掌握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81-1383.
[12]赵玉兰,戴冬梅,李彦.野战医疗所护士心肺复苏新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3):38-39.
[13]陈凤莲,赵爱兰.院内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601-602.
[14]张卫清.临床医生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现状和学习需求调查分析[J].医药事业,2006(6):22.
[15]李玉肖,陈实娥.培训警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58-160.
[16]杨赓.结合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谈徒手心肺复苏培训的几点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584-1585.
[17]李学惠,何小俊,姚静,等.消防员徒手心肺复苏术认知情况调查及技能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8,23(24):38-39.
[18]Kaye W,Mancini M E.Teaching adult resusc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ime for a rethink[J].Resuscitation,1998,37(3):177.
[19]Devlin M.An evaluative study of the basic life support skills of nursesin an independent hospital[J].J Clin Nurs,1999,8(2):201-205.
[20]Nyman J,Sihvonen M.Cardiopulmonaryresuscit at ion skills in nurses and nursing students[J].Resuscitation,2000,47(2):179-184.
[21]Berden H JJM,Willems F F,Hendrick JoMA,et al.How frequently should bas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be repeated to maintain adequate skills[J].BM J,1993,306(6892):1576-1577.
[22]Broomfield R.A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retention of bas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and knowledge by qualified nurses following a course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6,23(5):1016-1023.
[23]Su E,Schmidt T A,Mann C,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assess decay in acquired know ledge among paramedics completing a pediatric resuscitation course[J].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00,7(7):779-786.
[24]Lynch B,Einspruch E L,Nichol G,et al.Assessment of BLS skills:Optimizing use of instructor and manikin measures[J].Resuscitation,2008,76(2):233-243.
[25]Dwyer T,William L M.Nurses,behaviour regarding CPR and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ur[J].Resuscitation,2002,52(1):85.
R193
A
1671-1246(2015)24-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