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成绩评价的改革与探索
2015-03-18阎萍
阎萍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成绩评价的改革与探索
阎萍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以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为例,针对学生成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尝试打破传统评价方式,通过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明确评价标准,细化测评内容,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发挥成绩评价的引导、教育功能,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到必备的知识、学会专业技能、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劳动技能型人才。
药物制剂技术;高职学生;成绩评价
一个人在校的学习时间相对一生而言是很有限的,学校的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但应该教会他们自我学习的方法和各种能力。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通常用考试结果来评判。传统的评价方法发挥了筛选的功能,但是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引导作用。职业教育不等同于纯学历教育,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应培养学生掌握专项技能,立足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本着“知识为辅,能力为上”的原则,探索职业教育的教改问题是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成绩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药品制备的技能,学生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传统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教学与实践脱节。我们通过课改,在学生具备一定药剂学知识基础之上,开设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针对药品生产企业制剂生产岗位常用剂型,以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意识。同时进行药物制剂技术成绩评价的改革,充分发挥成绩评价的正面引导作用。
1 评价内容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
药学专业的中职学生毕业后要到企业具体岗位从事药品生产的技术工作,药物制剂技术成绩评价以能否胜任制剂的生产为标准。我们首先进行企业调研,征求企业技术骨干的意见,以《中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药物制剂中级工的技能标准和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为准,本着“知识为辅,能力为上”的原则,修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做适当增减。教学设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将课程的核心内容分为若干知识点,通过具体的项目来体现。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任务。项目的完成是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采用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终极目标是强化制药设备操作,生产出合格药品,尽可能达到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零距离”。成绩评价融入项目考核的内容,例如片剂的生产项目考核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片剂成品的生产任务,用压片机的操作技术和产品的质量综合评价学生技术水平。
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过于依附教材,考试的模式多采用闭卷形式,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实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材料,课程评价的内容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记住了教材中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不能仅局限于这一点。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也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到工厂里不能适应岗位要求,这就是传统评价内容对学生误导的结果。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能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 评价方法重视过程性考核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用一两次理论及实践考核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忽视了学生平时的努力和提高,违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过多或主要采用笔试形式来考查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所以,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负担出发,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强化过程性考核,以促使学生长时间地认真学习和备考,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应考习惯。过程性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是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积累经验,使过程性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完善。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将过程性考核分为学习态度、专业技能、综合能力3个方面,旨在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3 学生作为主体之一参与课程评价
实行过程性考核后,教师评分的权重增大了,评判的标准难免具有主观性,人为因素较多,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使用不当会扼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愿望和积极性。
所以,在对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的成绩评价进行改革时,细化了评价内容,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手段和多元评价主体。例如,依据制药企业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设计模拟GMP工作情境,成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成绩考核小组对实践课教学进行考核。学生参与考核,能加深其对考核标准的把握,从而自觉地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考核标准来做。另外,笔者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评价学生成绩时,还安排一些学生自己能把握标准、通过努力能改善的内容由学生自我评价。如在对学习态度的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受重视的程度,珍惜自己的权利,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逐步按评价要求约束自己。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安排小组内评价,使学生在乎自己的表现,踊跃参与小组活动,树立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对有些评价标准不易把握的内容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既要客观又要以鼓励为主,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在测评时可能会因主观因素出现偏差,影响学生情绪,因此在测评表中设立妥协因素一项,由教师与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进行协商,既要客观公正,又要以尊重学生为原则,充分体现人权,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4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评价改革方案
评价方案采用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以笔试形式考查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从学习态度、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考查项目广泛、内容细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4.1 学习态度测评点
端正学习态度是保证学习效果的根本,过程性考核首要的工作就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动机及主动性、自觉性。学习态度的测评可以安排在一次课之后,或一个章节之后,每学期根据教学进度,考评次数不限,平均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占总成绩的20%。
4.1.1 课前准备准备好学具及教材,有预习、复习笔记及预习报告,结合教学进度进行抽查,学期结束汇总,占总成绩的5%。
4.1.2 课堂出勤旷课每次扣2分,无故迟到、早退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学期结束汇总,占总成绩的5%。
4.1.3 课堂表现集中注意力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操作训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踊跃发言,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不随意讲和课堂无关的话,不吃东西,不接听手机(含收发短信),不看课外书,达到以上要求者记满分;有达不到要求者,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学期结束汇总,占总成绩的5%。
4.1.4 小组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小组活动,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自己的观点得到同学一点点的认可和赞赏,都能使他们兴奋和激动,都成为激励他们进一步自觉学习的动力。根据参与小组活动的表现、所起的作用、是否为学习小组的核心来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根据表现酌情给分,学期结束汇总,占总成绩的5%。
4.2 专业技能测评点
专业技能考核通常是在完成一个项目时进行,这种动态的评价力求考核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占总成绩的20%。
4.2.1 技能操作及实践性报告(占总成绩的10%)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进行成绩评定,实验报告只能反映学生是否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基本情况,不能体现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技能的高低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处理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以实验报告为主评定成绩,会使学生产生应付的态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要根据学习内容安排不同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考查实验方法的设计、规范操作程度、安全操作意识、技能水平和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结果与讨论等,记录各单项技能考核实际得分,期末汇总,计入总成绩中。单项考核很多,例如片剂生产业务技能考核、颗粒剂生产业务技能考核、胶囊剂生产业务技能考核等。
4.2.2 成品质量(占总成绩的10%)检查学生生产的成品质量,培养质量控制的意识,按照各项目及任务单独计分。
4.3 综合能力测评点
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就业后发挥自身特长,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适应社会所必备的能力。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和考核,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不致落伍,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该项测评占总成绩的20%,包括日常学习能力和个人能力两方面。
4.3.1 学习能力(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作业情况。按时、独立、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正确无误,根据作业质量量化,并计入总成绩中。(2)学习方法。预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课后看书、查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授课时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回答这些问题,根据回答问题的质量量化考核,并计入总评成绩。(3)课堂提问情况。根据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准确性、流利程度评定成绩,教师对回答情况及时进行正面的点评。
4.3.2 个人能力(占总成绩的10%)根据在药物制剂技术学习过程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表现,进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学习能力:能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知识,能独立阅读,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2)信息处理能力:能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整合。(3)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想法、意见传达给别人,让别人能充分理解自己的想法、意见。(4)与人合作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和小组活动,乐意听取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5)开拓创新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发展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想法和建议,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6)抗挫折能力:勇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有勇于改正的能力。
4.4 加分因素
旨在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此项由教师进行评价。(1)根据在各种知识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奖的情况酌情加分(1~5分)。(2)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任课教师对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酌情加分(1~5分)。(3)对自律性好,在班级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可酌情加分(1~5分)。(4)对学习成绩较差,通过自身努力有进步的学生酌情加分(1~3分)。(5)对在课堂提问时经常踊跃举手,但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酌情加分(1~3分)。
5 建议
课程评价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一门课程的考试命题。考试形式尽可能采用口试形式,因为口试便于教师灵活提出问题并及时点评。课前提问还可以通过学习卡片形式,采取抽签的方法,要求学生回答卡片上的问题,目的是对以往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加强知识的重复记忆,因为“重复是学习之母”。另外,进行课程评价时,还要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才能增强学生对教育的信任感,提高教育效果。
6 结语
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成绩评价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进行课程评价的改革,都要始终以加强平时考核、分项考核和综合评定为标准,力求考核内容全面、考核标准合理、考核客观公正。以考核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使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G40-03
A
1671-1246(2015)24-0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