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索
2015-03-18李士军刘媛媛
□ 李士军 李 健 刘媛媛 宫 鹤
据国家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大学生毛入学率已经到达34.5%,这标志着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面对大众化教育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面对“90后”的学子们,高校教师不得不对高等教育进行新的思考,如何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
一、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了统计学生的出勤,而又不耽误课堂教学时间,笔者让学生按照座位依次进行签到登记。一个学期下来,发现每次学生登记的座次顺序大致相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大致从上课时所在的座位即能看出,课堂教学从前排到后排,分成三级,最前面的几排同学上课认真积极思考、记笔记、主动回答问题,最后几排座位的同学,基本上不关心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桌上可能连教材或参考书都没有,手里拿着的就是一部智能手机,上网、看视频、聊天、听音乐,和学习无关;中间部分同学是可以前可以后的,间断性学习。而期末考试成绩,也进一步认证了学习效果,按照学生的登记顺序登录成绩时发现,学生的成绩大致按照座次从前向后分布,优秀的就集中在前几排,不及格的集中在后几排。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原因,笔者对学习优秀的、学习不及格的群体进一步了解,发现优秀的群体、不及格的群体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笔者同几个同类高校的同行交流时谈到此,大家似乎有同感,只是量的差异,并且不是很大。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学习动力的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制约学习动力的根本。为了找到原因,对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通过与学生座谈和单独谈话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考取大学,一旦考上大学他就有了船靠码头人到岸的感觉,缺乏奋斗目标自然就缺乏学习动力。有的有学习目标但不够明确,想好好学,但持续时间较短,劲头就松了。只有那些想考研、考公务员、找好工作等等,目标比较明确的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努力,动力十足。同时,家长也认为孩子经过十几年的苦读,很辛苦,就让他轻松轻松。但是,被家长规划的学生一时间没有规划,没有了目标,变得不知所措,迷惑、盲从,稍不留心就随波逐流。
(二)影响学习动力的外部因素。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内因的变化。比如,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消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就业中的不平等竞争,让学生感到困惑迷茫,也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也在引领学生前进和发展。教师的学术水平、职业风范、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直接表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因素是学生从小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一直是在家长的手心中捧大的,除了学习以外学生的全部都由家长承包,学生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很低,一切的事全由家长给规划好,大学松散式的管理,让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放松过度,家长也疏于监管,导致学生放任自流,沉迷于网络,有一半的学生每天要花上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与学习无关的网页,聊天、看视频、网络游戏等,白白地浪费大量时间,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另外,热衷于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以及兼职工作,参加活动固然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但本来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辅助性工作,一部分学生当成主业,挤占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习跟不上,最后失去兴趣,没有动力。
三、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规划引导。一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机会,与家长见面开好新生入学的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度过学生的“断奶期”,双方都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老师还一定要上好学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课,引导学生做好大学的学习规划,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如何规划,同时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放眼未来,学会思索,找准坐标,使其走出迷茫,重新树立自己的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二是聘请本专业的知名教授、成功的校友来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讲解本专业的特点、如何学好本专业、社会需求,用他们的成功经历培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了解自己的就业方向。
(二)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具有促进带动作用,调查中发现,不同学校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一定的差别,即使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四个班,乃至不同寝室的同学,都会有所不同,不及格的同学可能在某一班级比较集中,再细化可能在某一个寝室比较集中。这就反映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乃至不同寝室的风气的不同。年轻学生的定力很差,加之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稍稍副作用就会很快滑坡,随波逐流。因此要加强学风、校风、班风、室风建设,努力营造出适宜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术氛围可以培养和熏陶学生学习态度,带动学生的学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温馨的、文明向上、学术氛围浓郁、比学赶超、不学可耻的文化氛围,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
(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所学课程。科学规划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教育,设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选修课程超过三分之一或更多,使得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自己喜欢,才愿意用心学习、研究,才有学习动力。
(四)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倡导了多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真正实施。一方面教师已经习惯于这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很好组织教学;另一方面现在的教学资源配备不合理,师生比不合适,师资不足,只好采取大班授课,这势必限制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但现实明显表明它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兴趣不足,要想提高学习动力,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引导,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还没有从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上来,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一直延续下来,担心学生学到的不够,往往是学生不买账,不接受,跟不上,长此以往,渐渐地失去兴趣,逐渐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必须根据授课对象,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彻底改变现状。还学生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题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平等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把该学习的知识弄懂弄通,甚至还有延伸。
(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延续多年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那些知识饥渴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全盘接受,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发展,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如此广泛,不再满足可以吃饱,而关心的是吃好,更注重质量。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灌输式为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即使是一堂课中的不同部分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轻松、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
(六)改变考核方式。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查,考核手段过于单一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把握好考核环节,利用考核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应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闭卷、开卷、口试、答辩、论文、操作、沙龙汇报式等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引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真正考核出学生的能力,还能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真正实现教即为不教的目的。
四、结语
尽管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很多,每个个体还有所不同,但只要教育者认真研究,了解教育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就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1]陈怡.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
[2]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
[3]尧义,刘真.大学生学风状况与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6
[4]王悦音,王树武,郑重.分析大学生学习状况,探索教学改革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