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5-03-18杨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化协作集群

□ 杨玥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

(一)产业集群概述。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迈克波特(1997)的理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主要表现为三个特性:一是地理的集中性,表现为有共性、互补性而相关联的企业在某一地理范围上的集中,即企业与其材料供应商或服务提供商等相关机构的集群;二是产业的专业性,表现为集群内的产业都具有高度的专业化;三是企业间的关联性,表现为生产某种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各企业,不仅横向相关,且在自身纵向一体化发展后,形成各自的产业链,而这些产业链互相交错,从而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产业网。集群内的企业关系密切,联系紧密。

从产业集群的定义与特征来看,目前我国软件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普遍,例如由北科建集团开发的专业化高端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区与无锡中关村软件园等,这些软件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都较为成功。

(二)产业集群竞争力概述。波特(1997)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等六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蔡宁、杨旭(2002)参照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集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关联性、要素条件及需求条件四个基本决定因素,以及环境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认为这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其中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协作产生的协同效应,对企业集群竞争力至关重要。另外,Pekka(2004)强调可以从增强企业间协同作用、集群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绩效、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可见,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不是对集群内企业各自的竞争力进行简单加总,产业集群竞争力应该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溢出效应,而这个溢出效应更多来自于集群内企业间的互相协作沟通,合理整合资源信息,选择最优发展路线。

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分析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集群效应大多是体现在由于空间的临近性而节省运输成本,交易便利,但核心上的集群效应表现得不甚理想。核心的集群效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分工细化带来的高效率;二是多个相关企业高效整合资源,共同创新;三是企业间不断衍生,相关要素向该地区汇集,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一旦集群内的企业做到以上三点,产业集群竞争力必将大幅提高,更将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但现状是集群内的各企业基本上是凭借自己的主打产品在市场上竞争,互相之间的合作沟通较少,产业集群竞争力不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

(一)软件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不明确,贪图扩大经营范围造成恶性竞争。软件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软件产品重复开发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增大了企业的投入成本,未能合理利用资源,还可能使企业专业水准下降,无法形成正的专业化效应,影响盈利以及公司口碑,更容易造成恶性竞争。企业在规模增大时,会尝试扩大经营范围,但这前提是规模足够大,不会影响原有主营业务的研发投入,而当前很多企业往往喜欢跟风开发新产品,市场追捧某一方向,就贸然开始尝试新方向,经常顾此失彼,削减了原本主营业务的投入资本,使得主营业务专业水准降低而新业务运营效果也不理想,不仅使得利润受损,还会使公司的品牌名誉受损,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软件产业,在其他很多产业,这种情况都是普遍的。这种贸然跟风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公司盈利情况,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容易造成恶性竞争,虽然这项新业务对于一个企业是未涉足的新领域,但其实这一领域早已有企业涉足,若该企业贸然进入,市场反馈效果就会不理想,但为了争夺客户,便只能通过压价,最终导致竞相压价这样的恶性竞争,软件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甚至导致开发商不能收回基本的开发和服务成本。另外,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甚至是跨国公司都开始瞄准中低端市场,中低端市场也不再只是中小软件企业的战场,大企业具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加专业的科研水平,当他们参与竞争,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受到制约。

(二)企业间缺乏联合协作意识,各软件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多,协作少。当前,各软件企业之间的创新交互过程不多。虽然由于地理上的邻近,信息传递速度远远超过孤立的单个企业,但信息交流频率低,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这种分散的状态将会极大阻碍软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往往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软件产业这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单独的技术创新活动很难维持并发展,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所体现。传统企业集群中的投入产出关系已经不再适用,企业之间应该既有多种形式的竞争,又有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更加复杂的良性竞争合作关系。产业中的各个企业都有自己专长的某一个方面,它们独立成为产业网络中的某一节点,互相学习、研发合作,以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通过合作减少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共同应对来自整个市场的冲击。但目前我国软件企业间缺乏这样相互扶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导致整体创新绩效不高。

三、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钻研细分市场,合理定位产品。软件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与领域相关的某一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战略重点,将生产要素和资源向这一部分集中,打造自己的王牌产品,这将提高企业在用户中的评价,且企业在专注于这一细分市场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公司的专业水准,企业竞争力自然逐步提升,并将带动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上升,切忌盲目扩大经营范围。

(二)加强企业协作,整合资源。企业之间应该明确分工,专业化经济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企业之间结成网络化关系,提高对信息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集群内企业间可以共享一些技术,既能够使企业避免重复投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产品开发成本,还有助于集群内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扩散。尽管会存在专利的保护,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活动,才能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不断获得超额利润。在集群内部,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与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共同利用知识的溢出、竞争和合作机制有效地进行生产创新活动。小米手机的预装应用软件在协作这一方面就表现出良好的模式,它自带的手机清理软件是由猎豹清理大师提供的核心技术支持,这免去了自己的研发投入,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并且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自己的主营业务。

(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配套发展。软件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小软件企业的灵活机动性更高,可以更快地迎合市场产品需求。这是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的最明显优势,大企业可以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可以将软件产品的基础部分外包给其配套中小企业,核心部分则自行研发。这样可以节省产品研发成本,也能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最终带动集群整体发展。

[1]迈克·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蔡宁,杨旭.协作行为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3]Pekka Yl-Anttila.Industrial in Change-How to Stay Competitiv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R].The Search Institute of the Finnish Economy(ETLA),Opening Seminar,2004,4

[4]杨水根.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2007,11

猜你喜欢

专业化协作集群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团结协作成功易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协作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