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5-03-18孙泽涛
□ 李 宁 孙泽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院校成为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学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与深度合作是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盲目地复制与照搬照抄;为了保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与改进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类型。“985工程”和“211工程”等百余所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则承担着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对于众多本科院校和新建院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地方院校是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纷纷涌现,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应用型本科成为地方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层次。应用型本科强调应用,即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要求专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联系;教学体系多方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二、应用型本科的校企协同培养要求
(一)专业建设的要求。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口径较宽,同一专业学生就业行业多,但是高级专门人才匮乏,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整专业建设。其建设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仅要求满足专业建设的内涵,完善与改进教学环境;同时考虑企业的需求,将专业设置更加细分化、课程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要共同攻关技术项目,产学研结合实现协同创新。
(二)教学模式的要求。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需要企业深度参与。按照企业与行业具体情况细化课程,并将这些课程选择在企业完成,一方面缓解了学校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授课更直观更实际;在教学方法的划分上有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改进教学方法过程中,更加提倡企业的模拟教学,企业可以自身实际和资源情况,帮助同学们进行沙盘模拟或者跟踪项目;校企双方还可以联合搞一些第二课堂、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使得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系统化。
(三)评价体系的要求。科学适宜的评价体系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是校企合作得以长期化、稳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企业积极性不高、实践与论文环节脱节、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缺乏等问题,评价体系的设置标准正是校企双方的约束条件。例如在教学及评价的具体实施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特有属性;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主次划分,在企业实施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员的评价及培训效果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等。
三、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梳理
(一)工学结合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是一种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多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其特点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工学结合,采用2+1或3+1的人才培养方式,即用两年或者三年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1年在企业实践并完成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在培养方案则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授课计划、专业指导、生产实习等;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学生提高专业技能,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劣势在于过程复杂,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投入较多精力。目前这种模式也被地方本科院校采用,但是由于简单复制并不符合现状,本科生要求大四第一学期在校上课,下学期实习、找工作,所以操作起来不是很适合。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和企业签订契约、订购用人的人才培养方式。在高职类院校中订单模式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从培养时间上分为1~6个月、1年制、2年制和3年制;地方本科院校多采用从大三开始的两年制,因为目前高校多采用跨大类分专业的模式,在大一、大二期间已经具备基本理论知识,这时正面临专业的选择,选择订单式的培养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在学生大三时企业与学校签订协议并确定需求人才的数量,学校则根据企业的订单招收学生;双方共同商定制定培养方案、并明确权利和义务,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并按照合同解决就业。“订单式”培养优势在于课程专业化、方法多样化、就业对口化;劣势是不利于企业优化人才结构,长期解决就业的压力使得合作不能长期化。
(三)“7+1”实习基地模式。通过地方院校与企业合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搭建了桥梁,实习基地的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7+1”模式,是使学生在前7个学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8学期进入校外合作企业。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毕业环节,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企业项目逐步融为一体。“7+1”模式是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与企业配备相互联系的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实验设备、教学场所等教学环境,极大地推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探索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特色,并适用于不同的办法主体和培养层次,但是也都存在劣势和问题,如工学结合模式培养的人才技能单一、缺乏创新性;“订单式”培养的合作年份往往由于招聘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只是一次或者一两年,难以形成规模等。为了更加明确地适应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和科技产业、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探讨了三种可供借鉴的模式。
(一)以攻关项目为纽带、校企协同培养。以攻关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培养是学校和企业以攻关项目为纽带、建立共享平台,共同开发企业实际的科研项目;并选拔学校优秀的在校生配合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来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攻关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培养与传统的培养模式在人才的选拨上要求比较高,培养对象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掌握本领域前沿知识,所以选拔优秀学生成为前提,需要加大面试的考核。同时培养规格也有所提升,由原来的所有学生转变为培养出类拔萃的科研人才。其目标是塑造创新型科研人才并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当然每种模式都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四位一体的管理框架,针对本科四年在培养形式上可以采取“2.5+1.5”、“3+1”或者“2+2+X”。
(二)依托校企项目班、发展辅修专业。校企项目班是在充分整合学校资源、不受专业限制、学生自愿报名的前提下择优录取的模式。学校可以和多家企业一起参与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课程并分配学生数额作为校外实习导师。校企项目班的培养时间一般为一年半,第一年学习专业知识、后半年进入校外导师管理下实习;当然这种项目班的模式是在不影响原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如果仅仅是项目班的形式,学生可能由于缴纳额外费用、时间紧张、没有证书等原因放弃,所以提倡学校在政策的允许下,将此专业学习作为辅修专业,并在毕业证书中有所体现。项目班的培养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企业解决就业的压力、将风险分散,有助于实现合作对象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合作机制的长效化。
(三)结合区域行业发展、拓展专业方向。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应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相适应。所以从定位出发学校应与当地产业行业协会而不是某一家或几家企业合作,拓展新的专业或者原专业下增设新的方向。在合作形式上还可以联合成立研究院、或者学院,既可以实体化也可以虚拟化运作。行业协会再将会员单位作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学生的实践场所。例如天津市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势头和人才匮乏,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与天津商业大学合作成立租赁学院联合培养金融学(融资租赁方向)本科生、会计专硕(融资租赁方向)研究生,协会负责协调实习实训基地、委派专业人员授课、落实校外导师等,学校则组织好教学活动和培养方案的实施。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如果在政策上行业过于细分不符合设立专业的要求,则采取在大类专业下分设方向,这样培养的人才更加专、深、实。
[1]房学军,马铁成,谷秀梅,李长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2]罗文广,胡波,曾文波,叶洪涛.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3]林金良,李小兵,董清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4
[4]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5]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
[6]王旭启,徐大纹.“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J].职教论坛,2009,6
[7]张爽.以攻关项目为纽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
[8]谢小青.构建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性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8,10
[9]陈子辉.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
[10]吴元欣,王存文.依托专业校企合作联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