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道教辟谷术论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2015-03-18董调红刘晓瑞黄彬洋刘晓可方俪鹃谢春光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000华亭县中医院甘肃平凉74400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0075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辟谷道教病机

王 岗,董调红,刘晓瑞,黄彬洋,刘 浩,陈 燕,刘晓可,方俪鹃,谢春光*(.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000;.华亭县中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0075)

从道教辟谷术论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王 岗1,董调红2,刘晓瑞3,黄彬洋3,刘 浩3,陈 燕3,刘晓可3,方俪鹃3,谢春光3*
(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2.华亭县中医院,甘肃 平凉 744100;3.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75)

道教辟谷术是中国古代养生摄生术之一,主要包括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呼吸吐纳、采气练气,达到气足神完,气机条畅;而服药辟谷指的是食用具有节制食量的药物组方以逐步替代正常饮食,在保障基本机能的前提下,减少膏粱谷肉类的摄入,起到祛疾养生的目的,而辟谷方药多滋阴补气的药物组成,更是直接针对糖尿病的病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方法。

糖尿病;气阴两虚;辟谷术;服气辟谷;服药辟谷

现代养生法中,各种养生方术层出不穷,来自于道教的辟谷术因知名度高以及操作性强,日益受到世人关注。然而在道教神仙观念的误导下,人们对辟谷术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后来研究者本着科学的态度对辟谷术加以分析,吸其精华,扬弃糟粕,挖掘其科学内涵。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辟谷术先可通过辟谷少食来控制热量的摄入、调节饮食结构;其次可以通过服气、服药等具体方式来针对疾病病机进行靶向治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道教辟谷术的由来及分类

辟谷术为传统道教的一门养生方术。在古代道教典籍或医家方书中多有记载,其又名“断谷”、“休粮”、“停厨”、“清肠”等。是指通过练气、服药以及其他方式使得自身精元充盈、正气充足,自觉饥饿感不甚强烈,从而达到让机体少进食的目的。

辟谷术虽说是具有道教思想的内核,然其历史悠久,无论饥馑之乱世,抑或清平之盛世,都是历代高道名医常采用的修炼方法,后世影响颇为深远。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却谷食气篇》记载:“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之炊之,视利止”。该篇用专门篇章讨论辟谷术,是现存最早记载辟谷术的文献。其后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记载:“余数见断谷人二、三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堪风寒暑湿,大都无肥者耳”。可见,辟谷术在当时已经较为常见。同时该篇细分了辟谷术的类型,“凡有几法,何者最善与?……其服术及饵黄精,又禹余粮丸……其服诸石药,一服守中十年五年者及吞气服符饮神水辈,但为不饥耳”[1]。将辟谷术大体分为四类:服石辟谷、服符辟谷、服药辟谷、服气辟谷。其后的《千金翼方》以及历代文献均沿用此分类法[2]。

服石辟谷,是指服用矿物制成的药丸、散剂达到辟谷的目的。最著名的是魏晋时期的五石散,晋代葛洪认为五石散的配方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而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虽然配方不尽相同,其药性皆燥热升腾,服后使人全身发热,体力增加,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然而其矿物中多含砷含汞,且有人长期服食后中毒而亡,故后世谈“石”色变,药王孙思邈更是痛心疾呼“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服符辟谷,是指服用符水以求辟谷不饥。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记载有“又符水断谷,虽先令人羸,然宜兼知者,倘卒遇荒年,不及合作药物,则符水为上矣”。其后《千金翼方》也有专门的“服水”篇进行详细介绍。因其可行度不高,可取之处不多,故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渐渐式微。

服药辟谷,即服饵辟谷,指的是采用替代正常饮食的药物食饵以求达到辟谷养生的目的。长沙出土的《却谷食气篇》中提及的石韦,是最早的食饵药物。之后在《神农本草经》里也记载多种用于服饵辟谷的药物,包括茯苓、山药、蜂蜜、莲子、芡实、白术、泽泻、赤石脂、天冬、麦冬等,为后世诸多著作中所推崇。其他各大方书中也记载许多辟谷药物和辟谷方[3],如《太平圣惠方》里记载的“神仙绝谷方”、《寿世保元》里的“辟谷仙方”、《普济方》里的“神仙辟谷方”等等。

服气辟谷,历来都被认为辟谷术中最难修炼者,其指的是通过服气,即呼吸吐纳之法达到辟谷养生的目的。然而因为道教神仙观念的影响,人们误以为服气辟谷就是“不饮不食”、“餐风饮露”、“吐纳日月精华”。其实,服气辟谷法并不是提倡只靠呼吸而不食任何“世间浊物”,应该把它作为调息、吐纳的辅助手段,起到类似于气功养生的效果。

总而言之,对待道教传统辟谷术,不可执其两端,应本着科学的态度验证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历来有许多人把辟谷与长时间的绝食划等号,殊不知,无论是何种辟谷法,其目的不是绝食、禁食,饿到形销骨立绝不是辟谷法之本意,它本是一种摄生养生之法,尤其以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为例:服气辟谷可作为一种练气、导引、吐纳的锻炼手段,起到辅助作用。至于服药辟谷,药食本同源,以滋五脏、化精血、补中益气的药物为食饵,减少膏粱谷肉类的摄入,以求祛除病痛、延年益寿。服气辟谷的精髓在于通过采气、练气的观想进行条达气机的话,服药辟谷的精髓则是改善饮食结构以及适当控制食量,其理念对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盛行的当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急速高升。流行病学表明,二型糖尿病占九成,而肥胖、高热量饮食是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亦会增加患病风险。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的范畴,《素问·奇病论篇》对其病名以及病因病机阐述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明·张介宾在 《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八》指出:“高梁,膏粱也。肥贵之人,每多厚味,夫肥者令人热中,甘者令人中满,热蓄于内,多伤其阴,故为此诸病”。 可见,《内经》明确指出长期恣食肥甘厚味之品,会使体内水谷所化之精气郁积生热,消灼阴津阴液,遂成消渴一病。

其次,《内经》还认为五脏柔弱,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乃消渴病的根本原因。《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张志聪在《灵枢集注》中指出:“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皆柔弱,则津液竭而善病消瘅矣。”随后仲景也继承此理论,并从方药的角度加以阐发。《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记载了关于消渴病的条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在治疗上消以及中消的白虎加人参汤中选用人参补肺气益胃气;而治疗下消的肾气丸更是以“少火生气”之思路大补肾气。从以其药反推其证的角度,验证了仲景强调补气法对消渴病的治疗[4]。

再者,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体现在糖尿病大小血管病变上:小血管病变发于毛细血管上,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大血管病变则发于脑、心、肾以及肢端的血管。无论大小血管病变,病因多在于瘀血。《灵枢·五变》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月宽皮充肌,血脉不行”。

综上可见,糖尿病的病因与禀赋异常、生活过逸、饮食不节、喜食肥甘、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有阴虚,气虚。气阴两虚是基本病机,而标实则以“瘀血”为主,兼有湿热[5],病位主要在脾、肾[6]。

3 辟谷术防治糖尿病的具体体现

3.1 服气辟谷防治糖尿病

针对消渴病的气阴两虚的基本病机,服气辟谷正好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吐纳、采气、练气的观想,进行一身之气的补充。服气辟谷的修炼方式历来颇多,但大体相通,均是择空气清幽新鲜之地,有人提倡采气之前通过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功法进行形神的调控,导引气血,接着通过意念放松心身,以特定的唇形进行有规律的吐纳,并且观想大自然精华之气从周身毛孔涌入体内,充满全身,逐步达到气足神完的地步。

服气的精髓在于通过采气练气的观想,其一针对糖尿病气虚之病因,使得气足神完,其二亦可针对糖尿病并发症气滞血瘀之病因,使得气机条畅。而且通过对形体的调控和锻炼,一方面能引动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机能;另一方面,调整身形的过程其本身即是一个使形气神合一的过程,是使意识活动与自己的身形和动作相结合的过程。

3.2 服药辟谷防治糖尿病

针对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等消渴致病病因,服药辟谷恰好可以通过辟谷方药改善饮食结构、限制热量摄入。且服药辟谷不仅是传统养生文化的产物,它的理念也与当今在欧美各国盛行的限食疗法(Dietary restriction,DR)[7]亦有异曲同工之妙。限食疗法指的是减少每日的摄入量,使得机体处在低营养状态。但由于其单纯的限食难免饥火中烧,因此许多人即便知道限食疗法可以有效地预防衰老、肿瘤、代谢疾病,但在修炼之时很难保质保量从而达到目的。而服药辟谷在“饮食有节”的基础上,采用服药作为代替手段,保障机体所必需营养,达到“气足不思食”,其可行性得到中医学几千年的实践检验。

历代医家在食饵药物的选择上,主要遵从充胃、滋润、补气、利浊、通阳五大原则。如《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茯苓、山药、蜂蜜、天门冬、麦门冬、莲子、芡实、白术、泽泻”等18种药物中,山药、蜂蜜、白术益气补中;天门冬、麦门冬滋阴生津;芡实、莲子补脾益肾;其功效对消渴病气阴两虚之基本病机发挥针对治疗作用。而“山药、茯苓、泽泻”之伍,又涵仲景肾气丸“三补三泻”之思路,不仅可敛脾精、导肾浊、消除尿糖,其祛湿利浊之功也佳,对脂多形盛体浊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亦有轻身瘦体之效。

在宋代《太平圣惠方》所记载的神仙绝谷方中,方用茯苓、泽泻、赤石脂、白芍、天门冬、葳蕤、蜂蜜滋阴益气、充饥利浊。黄永锋[8]梳理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和《备急千金要方》、张君房《云笈七籖》、陈显微《神仙养生秘术》等众多服药辟谷的文献,并例举出历代常用的服药辟谷药物:地黄、茯苓、人参、枸杞、山药、白术、泽泻、稻米、粳米、黍米、松根、柏叶、小茴香、蜀椒、干姜、黄精、萎蕤、天门冬、何首乌、菟丝子、紫河车、大麦、大豆、蜜、枣、黑桑椹等等,也大多遵从充胃、滋润、补气、利浊、通阳五大原则。用大麦、大豆、枣、黑桑椹等淀粉居多的粗粮充胃,以止饥火;再以地黄、山药、何首乌等药物滋阴,人参、白术、紫河车等药物补气,二者相辅相成,直指气阴两虚病机之所。配合泽泻、茯苓等导浊轻身,以代谢机体肥脂。最后以小茴香、蜀椒、干姜等通阳,一则振奋脾阳利湿,二则通阳活血,以针对消渴瘀血之标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服药辟谷为主,辅之以服气辟谷,可通过辟谷来适当控制食量、限制肥甘厚味的摄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减少了高血脂、高血压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存在。其次,辟谷术通过方药益气生津、活血祛瘀,直指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基本病机以及各类瘀滞为主并发症。可见,辟谷术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病因和病机上均有针对性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1]晋·葛 洪.抱朴子内篇卷15.道藏第28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

[2]李德杏.道教医学辟谷养生术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5 (27)1 230-1 232.

[3]沈晓东,华卫国.辟谷食饵养生术的探析 [J].中医文献杂志,2005,23(4):25-27.

[4]李 凯,李 秘,江 泳.浅析气虚为糖尿病的基础病机[J].四川中医,2011,29(8):28-30.

[5]李赛美,李易崇,李华伟.糖尿病湿热症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5):65-67.

[6]王俊琪,张 珍,陈 明,等.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112-113.

[7]Richardson A,Austad SN,Ikeno Y.Significant life extension by ten percent dietary restriction.Ann N Y Acad Sci[J].2015,22 (12):1-7.

[8]黄永锋.关于道教辟谷养生术的综合考察 [J].世界宗教研究,2010,3:106-114.

(本文编辑 李路丹)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from Bigu

WANG Gang1,DONG Diaohong2,LIU Xiaorui3,Huang Binyang3,LIU Hao3,CHEN Yan3,LIU Xiaoke3,FANG Lijuan3,XIE Chunguang*
(1.Zig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Zigong,Sichuan 643000,China;2.Huating Hospital of TCM,Pingliang,Gansu 744100, China;3.Graduate School,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engdu,Sichuan 610075,China)

Bigu is one of health preserving operations,including Fuqi Bigu and Fuyao Bigu.Fuqi Bigu adopt practicing Qi and collecting Qi in order to Qi enough and unobstructed;Fuyao Bigu means taking drug prescription which control appetite,to gradually replace the normal diet.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basic functions,reducing intake of crop and meat,playing the purpose of curing disease and health.Nourishing yin and invigorating Qi drugs focus more directly o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They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diabetes;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Bigu;Fuqi Bigu;Fuyao Bigu

R255.4

A

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5.12.012

2015-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749)。

王 岗,男,硕士,主要从事内分泌疾病研究。

*谢春光,男,教授,主任医师,E-mail:393282952@qq.com。

猜你喜欢

辟谷道教病机
像马云那样辟谷,有用吗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辟谷”能治便秘吗?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神奇的辟谷养生术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