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育人功能探究——从当代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说起
2015-03-18齐轶丹
□齐轶丹
毋庸置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反馈和行为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媒介,从某种意义来说,媒介成为了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它为人们提供信息、知识,甚至是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生作为媒介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在接收并再传递着大量的媒介信息,面对着真假掺杂、良莠不齐的“信息潮”,他们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鉴别和判断,并产生合理的筛选和研判,从而对外界形成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呢,这些都是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当然也是高校校报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2011年,俄国Alexander Fedorov教授对全球10个国家26位媒介教育专家进行调查,得出的大家比较认可的对“媒介素养”的描述是:人们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媒介使用者。具有媒介素养的人,既是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能够理解社会政治内容,有效利用编码及再现系统,有责任地生活在社会中。由此可见,媒介素养的实质是一种公民意识以及一种公民能力,它的根本在于人们怎样主动地而非被动地处理与媒介的关系。
(二)开展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媒介素养的教育即为媒介素养教育,它有别于对媒介从业人员的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是让人们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形成对外部世界正确的关照,从而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1933年所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该论著第一次就学校引进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建设性地使用电视媒体,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积极开展了推广媒介教育的研究活动,形成了一套媒介教育的课程模式。在此期间,学校体系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了正规教育框架中,新西兰的学生在五年级课程中就加入了媒介素养的培训,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也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的“综合教育”科目中,引入了媒介素养。与此相对,即便是在全媒体影响力已经全面渗透至国民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关于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在我国依然没有得到普遍意义上的重视与推广。当然,这并不排除近十年来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翻译了国外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探讨了符合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并在小范围内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进行了试验性的教育实践……但从整体来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运行现状与我国全媒体在规模、品种、信息量、信息覆盖面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仍旧呈现出了极为不匹配的失衡状态。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状况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数据调查,并进行了量化的分析与总结,得出的结论相对一致,他们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较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有所提高,但仍然还存在着相当的可提升空间。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的种类较多,以网络媒介居于首位;部分大学生媒介接触时间适中,但也存在相当的失当和沉溺的情况;媒介内容选择理性,但也常常受到多种不良信息的诱惑;对媒介自身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较高层次知识掌握不足;媒介使用技能有所掌握,但操作熟练程度相对较差;媒介运作基本知识有所认知,深层利益运作认识不清;媒介利用意识逐步加强,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具有一定的媒介辨别能力,但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较差;媒介反思的主动性和意识较强,但仍需教育与引导;大部分大学生媒体监督意识相对较差,媒介参与处于被动状态;从媒介道德来看,大学生在媒介虚拟交往中的诚信水平有待提高,虚拟网络中,价值观存在部分偏差。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曾以社会媒介传播热点,如“香港取消自由行事件”为例,对本校部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受访对象共30人,男女各15人,专业涉及语言类、管理类、艺术类、电子类、建筑类、机电类。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流于接受事件的即时性新闻报道,更倾向于关注网上传播的碎片化的信息,“情绪先导、疏于思辨”情况普遍,对纷杂的信息缺乏识别、判断能力,对事件的深层原因更是认识不清,而年轻人“敢于发声”的性格特点和“为弱势代言”的社会责任感,又使得他们在这一事件的媒介参与方面,发挥了传播“不实信息”和“失控情绪”的消极作用。反之,通过各种渠道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生,如担任过学校宣传部事务助理、广播台学生记者的受访者,则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和辨别能力,他们能够主动对碎片化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理,有意愿深入分析并探求事件内部的关联性,积极而有节制地参与媒介回应,观点中正、论据客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拓展读者思维”和“引导良性舆论”的积极作用。通过以上调查可知,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还不高,缺乏合理的外部引导和内部控制机制,而是否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媒介素养教育,又是大学生能否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面对林林总总的传播媒介的“百花齐放”,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符号的“汹涌澎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被提上日程,这是时代发展、国家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养成公民意识的必由之路。
三、高校校报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校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之一,它与大学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它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质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与便利条件。
(一)示范作用:全面展示对媒介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加工态度。校报与大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首先是通过媒介信息来实现的,校报对新闻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加工态度将直接而有力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加工态度。古语有云,“身教胜于言传”,一份媒介素养优秀的校报,将成为该校大学生最称职的媒介素养“教师”。从这个角度来说,校报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无疑是当务之急。一是校报要做好新闻信息的严格把关和真实呈现,既能够主动聚焦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又能够对海量的信息加以鉴别、判断、甄选和整理,力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理清脉络,将事件真相条理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二是相较于其他媒介,校报还应该善于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用专业的事实判断、正向的价值判断对媒介信息的外在表现、内在成因加以延伸和拓展,帮助大学生建立独立思辨的媒介素养;三是校报还需多角度、多维度、动态性地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空间的媒介信息进行再加工,呈现看法与观点,凝聚观念与思潮,从而启迪大学生的思维创新,助力其拓展人文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二)教育作用:可利用自身优势传播媒介知识。先就传播内容来说,校报可以主动策划媒介素养养成专题,以各种形式,从新闻学、社会学、伦理学、信息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帮助大学生对媒介的运作特点和规范建立清晰的认识,从而形成对媒介信息正确的认知。话题可包括:媒介是否具有商业性,其公益性和商业性如何区分;媒介信息是怎样采集以及如何制作和传播的;媒介信息是否暗含了编辑意图或者话语权利益;如何鉴别媒介信息的表意及内涵……这些专题可以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的不同层面,有理有据、图文并茂地增强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甚至媒介方式的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拒斥不健康的媒介信息和媒介方式的自觉。二是就传播形式来说,校报还可以主动开辟大学生“微言论”或者大学生意见领袖专栏,为大学生读者提供展示自己意见的窗口和阵地,让大学生读者成为校报编辑(微编辑或者专栏编辑),帮助大学生读者实现从被动信息接受者到主动信息发布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这一转换,一方面可以赋予大学生读者一定的编辑自主权,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报从编辑中心向编辑—读者中心转换,增强校报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提高校报媒介素养教育专题的传播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则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给大学生读者提供了接触媒介以及进行媒介信息传播的实战机会,大学生将在媒介信息采集、清理、整合、加工、传播以及读者反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三)指导作用:加强校园“媒介素养”相关社团的建设。目前,创新型学习型社团建设在各大高校已经蔚然成风,并在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成才等方面发挥出了相当的创造力与战斗力,广受大学生的喜爱与追捧。鉴于此,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养成同样也可以充分借鉴这一形式,合校报之力,扶植学生社团,在大学校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传媒人”。例如,可以成立由校报编辑部牵头、校报编辑老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运作、自主发行、自主推广的学生报业中心。指导老师可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帮助学生社团完成专业技术的提高、媒介资源的整合、实践项目的推进、信息产品的评估与工作效果的反馈,等等,而学生也将在项目化的实践操作中,真枪实棒地提高对媒介信息的吸纳和使用能力,加深对媒介运作的认知与理解。此外,学生报业中心还可以团结校园其他专业社团之力,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理论研究型、心理援助型、法律支持型社团活动,树立精品意识,形成品牌效应,以点带面、以老传新,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普及“媒介素养”知识与技能的良性趋动力。
四、结语
总之,办报育人是高校校报的重要职责,校报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这一根本任务进行,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无疑有不同的层次与角度,但在全媒体时代,协同相关力量,深度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无疑是校报的应全之义和应尽之责,本文只是粗浅地探讨了校报在这方面的先天优势与便利条件,以及由此可以尝试运作的几个方向,其现实操作性和面向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邵瑞.中国媒介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小苇.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