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探索
2015-03-18董希远
□董希远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问题也日渐显露出来。
一、高职院校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
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当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但是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自主权的扩大、法人地位的明确、招生规模的扩大,再加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办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其经济业务也在随之增多且变得更加复杂,但是高职院校在财务预算、收入支出、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没有任何管理制度,使其无法有效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最终导致高职院校的资金安全隐患。
(二)高职教育的投资机制混乱。从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其维持日常运营的主要手段是依靠收取学生较高的学费,由于缺乏新的财政投入,造成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数量有限。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特别是理工类的高职院校,若要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对试验设备和器材进行更新换代,由于它对学生的培养成本较高,普遍高职院校形成对外举债,想方设法依靠自己筹集资金来办学,从而加剧了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预算管理落后。高职院校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只有财务部门,它主要负责学校财务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的编制、考评,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进度进行简单的预判,缺乏跟踪分析工作和对各种预算调节表的编制工作,并且这一部门属于高职院校的内部财务部门,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其他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同时,高职院校的领导缺乏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这将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
(四)审计监管不到位。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比较重视服务和教育内容,往往忽视了财务管理中的监督职能。在高职院校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只是在形式上对财务进行监督,但实质上这是一种不符合规定的监督行为。并且高职院校审计处的审计监管职能缺位、错位,审计人员听从校领导的指挥,无法起到实质性的监管职能,这都给高职院校的财务埋下了安全隐患。
(五)经济责任主体不明确,追究机制不清晰。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贯彻和强调高职院校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说明国家一直把高职院校作为法人主体来看待。但是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对经济责任主体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出现财务风险之后,无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高职院校的财务与校内党委书记、院长、财务处长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来说,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很难找到相关责任人,并且会演变为集体负责制,这种制度最终会导致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
二、防范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根据财务风险在高职院校产生的原因,高校应积极主动建立一系列防范财务风险的机制,使高校财务能够合理的使用和分配。
(一)建立制度,完善内控。高职院校防范财务风险一是要建议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从内部做好控制。高职院校在进行对外投资、贷款、采购大型实验设备,或重大工程招标时,要对财务的使用明细进行公开,并由校内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查。财务风险的防范要从内部做好控制,对高职院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二是建立健全责任到人制度,确保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能够自觉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并勇于承担责任。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实行财务公开制,公开财务的收入、支出和用途,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二)强化预算约束管理。预算控制与管理是高职院校进行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加强预算约束管理主应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合理的制度,保证财务预算在各阶段的科学规范。第二,改进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的改进主要是指制定预算定额标准、细化学校预算编制。目前最为通用的预算方法是零基预算法,高职院校采取这种方法需要以零作为各项支出的起点,把每一项预算单位或项目分出轻重缓急,按照效益原则进行审核,并合理安排支出顺序。这种做法可有效控制不必要的开支,防止重大事件资金不足现象的发生。第三,校务公开中填入财务公开一项,及时公布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
(三)明确主体,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国家在法律上给予了高职院校法人主体的地位,但从高职院校日常工作中来看,其法人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经济责任主体,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难以找到第一责任人。因此,高职院校要把与财务有关的各项职责权限划分清楚,使校内各级领导和部门明确自身的权责,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法人主体地位,形成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进而保障高职院校资金的正常运转。
(四)增加渠道,科学融资。高职院校的发展仅仅依靠收取学生的各种费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开拓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并形成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已发展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自主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与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科学管理,技术转化,推进高校后勤部门的社会化,广泛吸引社会和企业的资金。高职院校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办产业,但校办产业一定要合法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明确高职院校和校办产业的责任与义务。同时,校办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部门对财务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对校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约束并规范他们在财政使用上的行为,防止因权力集中发生以权谋私的财务问题。只有科学、规范地管理校办企业,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经营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职院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也凸显出了许多严峻的问题,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并做好财政预算,增加渠道,科学融资,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使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1]何玉梅.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
[2]刘水英.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孙翠芳,张刚民,陈建刚.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剖析[J].改革与开放,2012
[4]叶如义,贾蓉. 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张延君,刘进宝,范亮春. 高校资金筹集途径及应用效用分析方法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