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CIK 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2015-03-18章莹姣赵玲利王浓燕

护理与康复 2015年3期
关键词:射波回输悬液

章莹姣,赵玲利,王浓燕,李 冰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 310013)

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报告显示,肺癌是我国居民第1 位肿瘤死因,占恶性肿瘤分类构成的22.7%[1]。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化学疗法、放射治疗、外科手术等。有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联合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的杀伤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患者体内微小肿瘤残留病灶[2],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认可,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多。射波刀作为一种新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段,为肿瘤的局部控制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选择[3],具有治疗周期短、治疗精度高、全信息自动一体化、同步呼吸跟踪等特点[4]。DC-CIK、射波刀两者合并治疗能增强患者放疗的敏感性,减少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使其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肿瘤科开展DC-CIK 细胞回输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2~6年;其中脑转移5 例、骨转移1例。严格排除DC-CIK 细胞治疗禁忌证,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DC-CIK 细胞治疗 在专门的血细胞采血室里,取自身静脉血100ml,用G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实验室内分离得到患者单核细胞,进行培养、诱导、激活、配制,并进行2次细菌、真菌、支原体检测,待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养、扩增成各种杀瘤的免疫细胞,将培养配制成的DC-CIK 细胞悬液,于采血培养14~16d开始静脉回输,1次/d,3d为1疗程。

1.2.2 射波刀治疗 射波刀是利用灵活的机械臂操控的直线加速器,在影像定位系统引导下实现无创伤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射波刀特有的同步呼吸跟踪系统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运用,使运动器官的肿瘤得到了更精性治疗。治疗剂量为36~50 Gy,分3~5 次,生物效应剂量(BED)为81.6~113.1Gy。

1.3 结果 40例患者经DC-CIK 输注1~3疗程、射波刀治疗3~7次,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检验结果显示:37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被活化,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增加,细胞表型改变,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维持时间长,有效地提升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其中10例患者肿瘤标志物降低;3例患者虽症状明显改善,但上述检查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在DC-CIK 治疗中,有6例患者于输注后4~6h出现低热,体温37.5~37.9℃,4~12h后体温恢复正常;12例患者射波刀治疗期间出现轻度乏力,经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自行缓解。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DC-CIK 细胞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手段,费用较高,加上多数患者已经历放化疗、分子靶向等多种疗法,对于治疗的成功率及性价比顾虑较多,思想压力大,情绪复杂,严重影响了后续治疗的依从性。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宣教,针对性地介绍DC-CIK 生物细胞联合射波刀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整个治疗计划和过程的认识和了解,鼓励患者提问,及时解答疑惑,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本组40例患者,经过耐心沟通与解释,情绪稳定,均能配合治疗,治疗过程顺利。

2.2 DC-CIK 治疗护理

2.2.1 DC-CIK 细胞采集时护理 评估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病情、血管情况及患者配合程度,采血前3d勿食油腻饮食,采血前1d及当天勿静脉输注脂肪乳剂,以免血清中的脂肪过多,影响分离效果[5]。嘱患者勿空腹,以免采血时发生低血糖反应。配备专用注射器、抗凝真空试管、血袋和低温箱,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静脉进行穿刺采血;选择粗、直、弹性好、充盈度佳的外周静脉血管,保证穿刺成功率。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直径大于10cm,采集过程中由1名护士全程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听取其主诉,注意有无头晕、胸闷等不适,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采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采集完毕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10~15min,嘱患者平卧1~2h,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告知患者穿刺当天勿淋浴,以免引起穿刺点感染。血袋外标注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送至治疗中心进行细胞培养活化扩增。本组39例患者选择外周静脉采血,1例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选择中心静脉采血;40例患者采血过程顺利,血液未出现溶血、污染、凝固等情况,采血后穿刺点无出血、感染、过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2.2.2 回输前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重点监测体温,患者体温正常方可回输。由专业医务人员将DC-CIK 细胞悬液置于专用运输箱(温度保持在2~8℃)运送至病房,运送过程避免剧烈震荡,轻拿轻放,保证细胞悬液的质量。回输前,细胞悬液室温中放置半小时左右,复温至室温,与责任护士双人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回输细胞悬液的名称,检查有无浑浊、破损,确定无误并签名;为预防变态反应,回输前遵医嘱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本组39例患者回输前测生命体征均正常,无不适主诉;1例患者输注前有低热,经2~3d观察体温正常后,再按操作程序输注细胞悬液。

2.2.3 DC-CIK 细胞悬液回输时护理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由双人核对,并严格检查细胞悬液是否有混浊和絮状物,使用专用的一次性无菌输血器,严格按输血常规操作。输注前上下轻轻旋转输血袋3~5次,以混均细胞悬液,连接输血器装置,预先用等渗盐水冲洗管道,避免与其他药液混合。输注开始滴速30~40gtt/min,5min 后改为60~70gtt/min,DC-CIK 细胞悬液必须40 min内输完,保证细胞活性。输注中为防止DC-CIK细胞堵塞输血器或粘附管壁,每隔10min轻弹输血导管且将输血袋轻轻朝一个方向摇晃1次,保持输注通畅。DC-CIK 细胞回输结束后继续输入少量等渗盐水将残留在输血器中的DC-CIK 细胞回冲干净,直到输血器内细胞悬液全部输入体内。回输前、回输15min、回输结束时及回输后4~6h各测体温1次,整个回输过程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寒战、胸闷、皮疹、心悸等情况。回输过程如有严重的变态反应、突发高热立即停止输注,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及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处置经过及转归[6]。

2.3 射波刀治疗护理 治疗期间皮肤护理是关键,选用全棉柔软、宽松的内衣,避免肥皂或刺激性药物,慎贴胶布,禁止强烈的太阳光直接照射。重视做好营养评估,在营养科专职营养师的指导下,精确计算患者的总热卡,精心调配营养餐,合理搭配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物,努力做到营养支持个体化[7]。40 例患者射波刀治疗过程顺利,复查CT 提示肿瘤边界明显缩小。

2.4 不良反应及护理

2.4.1 发热 发热是CD-CIK 细胞回输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回输后4~6h 内出现,24~48h 内消失。患者轻微低热,体温37.5~37.9℃之间,乏力,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缓解。如体温大于39℃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如消炎痛栓半枚纳肛,寒颤患者可予异丙嗪或同类药物注射,观察生命体征、尿量,补足液体,嘱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受凉。本组34例体温正常,无不适主诉;6例患者于输注后4~6h 出现低热,体温37.5~37.9℃,经休息和多饮水,4~12h后体温恢复正常。

2.4.2 乏力 乏力是射波刀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后1~12h内出现,多数因患者体质虚弱,营养状况差,射波刀治疗剂量大,耐受能力差引起,嘱患者卧床休息,饮食多样化,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后症状可明显改善。本组12例患者射波刀治疗有轻度的乏力症状,经休息及对症处理1~2d后乏力症状自行缓解。

2.4.3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射波刀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后1~3周发生,射波刀单次治疗剂量较大(一般8~12Gy),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症状,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如白细胞低于3.0×109/L 或有发热症状及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应停止治疗,给予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药物,如血细胞继续下降,防止感染,采取保护性隔离[8]。本组40例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下降,均未发生骨髓抑制。

3 小 结

DC-CIK 联合射波刀治疗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疗效显著。护理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做好采血前静脉评估和患者准备,加强采血时和采血后护理,正确实施细胞悬液回输护理,注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做好射波刀治疗的护理与健康宣教,确保患者治疗顺利进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2.

[2]Yamaguchi Y,Ohshita A,Kawabuchi Y,et a.Adoptive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using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current staus and new strategies[J].Hum Cel1,2003,16(4):183-189.

[3]姜志高,杨文青,刘晓旭,等.射波刀联合热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4):233-234.

[4]朱锡旭,陈龙邦.射波刀的临床优势[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6):665-667.

[5]熊永祥,王静,雷开键,等.肿瘤患者CIK 治疗的健康教育[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37-4139.

[6]丁晓娣,叶志弘.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3):247-248.

[7]叶彩仙,谢淑萍.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23-1126.

[8]叶文琴.实用内科疾病护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278-383.

猜你喜欢

射波回输悬液
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颍上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刀过无痕”射波刀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射波刀治疗计划准直器对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影响的研究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放疗技师在射波刀治疗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