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隐球菌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5-03-18孙筱倩吴重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变影氟康唑肉芽肿

孙筱倩 ,直 强 ,吴重重

(1.河南省肿瘤医院鹤壁分院CT/MR室,河南 鹤壁 458030;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853)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但由于该病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收集2007年5月至201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PC的14例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cous cutting needle biopsy,PCNB)在PC 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均经PCNB确诊,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0~78岁,平均48.2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3例,胸痛2例,伴发热3例,寒战1例,胸闷、气短、盗汗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3例。伴基础疾病及其相关疾病11例,其中高血压病史3例,乳腺癌病史1例,银屑病病史1例,干燥综合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球后视神经炎1例,病毒性脑炎1例,肝硬化病史1例,糖尿病和垂体瘤病史1例,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1例;其余3例无基础疾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16排CT扫描仪,自肺尖至肺底连续扫描。CT引导下PCNB:根据病变部位,患者可采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CT扫描定位,用自制的体表标志贴于所穿刺病灶相应的体表部位;扫描范围包括病灶上、下扩展约2 cm,行CT平扫,扫描层厚5 mm;随后评价肺部病变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等的解剖关系;利用CT上的激光定位线选择最佳穿刺点和入路,测量进针距离和角度。以穿刺针经过的距离最短,损伤肺组织最少,安全性最高为原则选取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采用日本TSK半自动活检针17 G引导针先行引导,进针深度和角度达到预测值时再次行CT扫描,确保针尖在病灶ROI后,再采用18 G半自动弹射活检针(带切割槽)进行切割活检。根据病灶大小可选取10 mm或20 mm弹射深度获取病变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患者穿刺结束后10 min再行CT扫描,以观察有无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CT表现

2.1.1 病变分布 14例患者中,双肺多发病灶6例,左肺下叶病变2例,右肺下叶病变5例,右肺上叶病变1例。病灶分布以下肺外周和胸膜下为主。

2.1.2 病变分型 ①多发结节9例,双肺多发结节病变4例。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呈簇状分布,部分病变周围有晕征,以肺外周及胸膜下分布为主,部分病灶内见空气支气管征,个别病灶内见小空洞(图1a,1b)。②实变影2例,病灶形态不规则,位于胸膜下肺外周,与胸膜呈广基底相连(图2a)。③实变伴结节3例,病灶形态各异,CT表现为实变影伴大小不等结节影(图3),其中2例实变影内见空气支气管征。

2.2 穿刺病理结果 本组14例均穿刺成功,病理确诊为PC。其中肉芽肿病变13例,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纤维组织增生,部分上皮增生,见多量巨细胞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内见隐球菌孢子,PAS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炎症性病变1例,表现为肺泡腔内及吞噬细胞内见大量球状隐球菌孢子体。

2.3 术前诊断 本组14例中,术前诊断肺炎5例,感染性病变6例,肉芽肿病变1例,肺癌伴肺内转移1例,肺转移1例。

2.4 治疗与随访 患者术后均行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治疗。随访CT表现,2例多发结节病变吸收消失,7例多发结节病变治疗后病变明显缩小(图1c);1例斑片实变影病变明显吸收、病灶缩小,1例实变影病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薄壁空洞(图2b),但随着继续治疗,空洞壁进行性变薄,直至吸收消失;1例实变影伴结节影病变治疗后,病变明显吸收缩小,2例实变影伴多发结节影病变治疗后4个月后复查,病灶较前明显增大。

3 讨论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1],它侵入机体的途径以皮肤和呼吸道最常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高的亲和性,其次为皮肤和肺,单独侵犯肺部占20%左右[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的大量使用,PC患者明显增加。PC好发于免疫功能缺陷者,但也有报告[3]称50%的PC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本组中伴基础疾病或易感因素11例,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

P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或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伴发热、咯血、盗汗等,少部分患者仅有肺部表现,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组中3例CT见肺部病变,无任何临床症状。

PC病理表现与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程长短有关。文献[4]报道,常见的病理类型有3种,孤立性肉芽肿型、粟粒性肉芽肿型及肺炎型。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以孤立性肉芽肿型多见,初期病灶内可见聚集成堆的大量隐球菌菌体,晚期可见巨噬细胞胞浆内含有被吞噬的隐球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粟粒性肉芽肿型及肺炎型多见,肺泡腔内充满隐球菌孢子,缺乏炎细胞浸润,不易见到肉芽肿。

从目前国内情况看,大多数PC患者均依靠外科手术切除肺部病变经病理检查确诊[5]。随着病例报道的增加,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及诊断率的提高,确诊方法逐渐增多,如开胸活检、纤维支气管镜、PCNB、痰液涂片等。文献[6-8]报道,痰液检查对隐球菌检出率较低,纤维支气管镜检出率约为10%,PCNB敏感度达80%~98%,特异度为100%。本组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可见CT引导下PCNB具有阳性率高、创伤性小、简便易行的优点。因此,临床上若遇到难以诊断的PC感染时,可首先考虑CT引导下PCNB来获得病理组织检查,尽可能减少外科手术或开胸活检。

PC的CT表现多样,大部分分布在肺野外带或胸膜下区域,多分布在下叶。综合国内文献资料,PC的 CT 表现主要有[1,8-10]:①孤立结节影,特点不典型,需与肺癌、结核瘤或炎性假瘤鉴别。②多发结节或肿块影,此型没有主体病灶,多个散在类似病灶,随机分布,易误诊为肺癌并肺内转移,临床资料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组4例表现为该型。③浸润实变影,表现为叶或段的大片状实变影,实变的区域内见充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模糊,与胸膜呈广基底相连,本组2例实变影内均可见充气支气管征,需与细菌性肺炎鉴别。④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一般无钙化,易出现坏死,需与淋巴瘤鉴别。⑤肺部胸膜小结节,伴胸腔积液,少见。⑥空洞型病变,有文献[10]报道该表现仅占10%,多为厚壁空洞,钙化和干酪坏死少见,需与肺结核、韦格纳肉芽肿鉴别;本组中4例伴空洞。

图1 男,54岁 图1a 右肺下叶、左肺上叶舌段见多个大小不等小结节,个别病灶周围见晕征 图1b 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胸膜下见结节影,病灶内见小空洞 图1c 经过5个月的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 图2 男,20岁 图2a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胸膜下见不规则片状实变影,周围模糊,与胸膜呈广基底相连 图2b 经过氟康唑5个月的治疗后病灶形成薄壁空洞,病灶明显缩小 图3男,53岁,右肺下叶见多发小结节影,左肺下叶背段见实变影,病灶周围模糊

PC的治疗应依据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症状轻重选择治疗方案。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的意见[11],免疫功能正常PC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①免疫功能正常、无症状,但肺组织隐球菌培养阳性者,可不用药,密切观察;或氟康唑200~400 mg/d治疗3~6个月。②免疫功能正常、症状轻到中度,氟康唑或伊曲康唑200~400 mg/d治疗6~12个月;免疫缺陷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至中度患者,首选氟康唑至少400 mg/d口服治疗6~12个月。③无论免疫功能正常与否,对于重症或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PC患者,首选药物则为两性霉素B,病变好转后,使用氟康唑序贯治疗[12-14]。通过本研究临床观察,轻中度患者经过5~14个月的氟康唑序贯治疗,均能治愈或明显好转。本组中,1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用药史1年,病灶治疗后明显缩小。1例球后视神经炎的患者,具有3个月的激素用药史,病灶治疗后明显缩小。1例肝硬化、1例乳腺癌、1例糖尿病患者,病灶治疗后都明显缩小。1例有银屑病史的患者,经过6个月后的氟康唑治疗后,病灶范围加大。1例有糖尿病和垂体瘤病史,同时有2年的激素用药史,经过4个月药物治疗后,病灶实变影增大,结节增多,分析原因可能与天然耐药株有关,与药物的使用无关。无论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与否,若肺部病灶经内科规范抗真菌治疗足够疗程后,症状、影像学表现无改善,有必要行手术治疗。目前微创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独有的优势,患者易于接受,应尽量切术病变肺叶,且术后仍需辅以抗真菌药治疗,以免出现术后播散,术后用药至少 2 个月[15-17]。

[1]于红,刘士远,李惠民,等.肺部隐球菌病影像学[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0,16(5):389-394.

[2]申景涛,辛小燕,贾支俊,等.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335-1338.

[3]吴玉林,徐忠飞,汪国余,等.肺隐球菌病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172-175.

[4]彭雅婷,欧阳若芸,蒋谊.28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1):49-55.

[5]王葆青,张含之,范壁君,等.中国大陆地区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的 Meta 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13,20(3):351-354.

[6]李基根,陈龙华,高军.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隐球菌病的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05,20(12):1047-1049.

[7]俞同福,徐海,宗敏,等.肺隐球菌病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9):1297-1299.

[8]吴伟本,俞同福,徐海,等.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4):227-229.

[9]高广飞,高蓓莉,戎霞君,等.肺隐球菌病17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11-1013.

[10]赖菁,林云崖,黄丽芬,等.空洞型肺隐球菌病并脑膜炎一例报告[J]. 新医学,2011,10(42):691-693,701.

[11] Perfect JR,Dismukes WE,Dromer F,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yptococcal disease:2010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10,50:291-322.

[12]何剑,朱柠,陈小东.2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17-20.

[13]盛华,瞿介明.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1):107-109.

[14]赵微,金芬华,陈良安.解放军总医院20年肺隐球菌病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6):549-551,629.

[15]叶枫,谢佳星,李少强,等.非免疫缺陷者肺隐球菌病110例临床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81-86.

[16]陈红,邓佳,唐永江,等.非免疫缺陷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6例临床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5):916-918.

[17]刘明,姜格宁.肺隐球菌病的外科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5):307-309.

猜你喜欢

变影氟康唑肉芽肿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结核肉芽肿形成及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1例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床边胸部DR 动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