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小情境,激趣有效大课堂

2015-03-17冯静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游戏情境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冯静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是落实新课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教材,以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索情境,不是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素材,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一、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很多日常生活实例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也才能让学生将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二、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和理解知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开火车、找朋友、漫游数学宫等数学游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我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到“旋转”。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这种游戏经历,比较熟悉。创设这种情境,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平时生活中,游戏是很多学生都会玩的,但几乎没有学生会思考这一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也没有自己描述过俄罗斯方块中的旋转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当引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获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获得,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适当的情境,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方式获得材料,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和规律。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用正方体学具搭出立体图形,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设置问题情境“诱”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使学生在想一想、搭一搭、猜一猜、看一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兴趣并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应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应当是多维度和全方位的,应当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董卫国.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4(2).

猜你喜欢

游戏情境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乐在读中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