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
2015-03-17常青盖秋云王予倩张晓玲
常青 盖秋云 王予倩 张晓玲
摘 要:在经济的发展和电力的改革工作中,电网企业受到强烈的改革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电网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财务管理内容都将发生根本改变,电网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问题,本文将就电网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电网;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电网财制已经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由公司经营层组织,各业务部门根据各项业务的不同特点制定各自不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作业标准和风险防范措施,稽核部门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各部门责任分离、相互监督,对自营操作中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
一、电网财务风险
电网经营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财务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则是客观存在的,电网企业对项目预算以及业务计划的对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工作,在业务环节对财务支出和收入进行科学的评审和评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并且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内容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明细项目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二、电网财务内部控制
(一)制度改革
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严把清产核资、资产处置关键环节。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统一规范集体企业会计核算,完善财务信息报送制度,加强集体企业预算和资金规范管理,优化完善集体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严格财务收支管控,清理规范银行账户,严格执行大额资金支付审批规定。推进集体企业财务管控平台建设,规范主业与集体企业财务关系,严禁主业单位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集体企业转嫁支出。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决策程序、业务流程、资产资金管理和运营效益等方面进行检查分析,消除薄弱环节和风险点。
(二)信息系统控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网财务管理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目前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身份认证的功能来事先用户口粮、数字证书等方式的分级管理,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降低了财務风险,在信息系统的财务管控工作中,基本分成用户及业务管理、客户管理、账户管理、资金计划、结算管理等模块,实现了结算管理、信贷管理、资金计划、报表管理、用户管理及权限分配、审批流程管理等相关的业务处理功能,该系统通过科技的支持基本上实现了网上支付和对账的实时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风险,实现了跨模块之间的业务流程控制,在银企互联、资金计划、内外部账户、信贷合同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进行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在资金管理方面公司较好地控制了资金流转风险;在信贷业务方面建立相应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程序,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使整体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这就需要科学规划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线图及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了建立以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风险管理控制为导向,以控制活动为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桥梁,以内部监督为促进的闭环运行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各电力企业可以参考电力工程和管理指南提供的基本思路,结合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等因素,探索建立并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及内部控制操作手册。
(四)新能源微电网
新能源的利用对于电网财务管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减少成本和开支的方式,其中新能源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的电网建设方式,利用风光电等多种分布式能源的优势互补来实现电力能源的高效接入,对本地能源的生产和应用负荷来进行优化配置和存储,最终实现平衡的状态,这种新能源微电网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可以根据公共电网的不同特点灵活的调节和选择,但是在目前来看,微电网项目虽然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建设成本的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的推广困难,这就需要在电网发展的过程中,刺激投资、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发展,推动微电网项目的进步和完善。
(五)科学选择
对于一家电力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涉及到多个产业类别,并且不同的产业类别可能仍处在不同的寿命阶段,这就需要在整个内部控制的工作中考虑到内控要点和风险要点,原有的内控标准作为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基础下进行内控标准体系的细化分类,从而更高效的控制风险,另外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企业的重大风险点应列为控制点和监控点,做好风险与内控工作的有效衔接和操作,真正的实行科学的测度和量化,最终落实责任单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就是内部控制,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工作,有效的提高电网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电网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芳.基于风险导向的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郑敬.电网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