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椎弓峡部骨裂法医学鉴定分析

2015-03-17邵武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武夷山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黄建炳

海峡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峡部棘突脊椎

.邵武市公安局刑侦大队 .武夷山市公安局刑侦大队 黄建炳 刘 超

1 案例资料

1.1 案例1

某男,35岁,2015年2月27日15时许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拳打脚踢致伤,伤后被送到当地某医院治疗,查体:神志清楚,左侧颧部处皮肤可见一2.0cm×1.5cm皮肤擦伤,略肿;背部皮肤未见明显损伤,腰部压痛;右手背肿胀,压痛明显,肢体活动可。余未见明显异常。行腰椎X线正侧位检查:第5腰椎下关节突可见斜形透亮线,考虑骨折。鉴定时要求再行CT复查,CT检查示: L5椎体峡部骨质断裂,边缘不齐,断端可见骨赘形成。

1.2 案例2

某男,57岁,2015年5月14日7时许,其在自家门口与邻居因纠纷发生口角并被打伤。2015年5月14日某市立医院门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额见一长3 cm创口,创边不齐;腰部轻压痛。该院行CT检查:(1)颅脑CT未见异常;(2)L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伴向前滑脱(Ⅰ度)。鉴定时要求再行腰部MRI检查: L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伴向前滑脱(Ⅰ度),周边软组织未见明显新鲜损伤。

2 讨论

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扳、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椎弓根峡部前有椎体及前纵韧带,后有棘突、后纵韧带,两侧有横突,外层有腰大肌,其解剖位置较为隐蔽。人体脊椎于胚胎第七周开始出现四个软骨核(椎体两个,每侧椎弓各一个)。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联合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椎。约在胚胎第10周后,又开始出现三个原发性骨化核,包含在原发性软骨核内,慢性生长,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1~2岁,椎弓开始联合,并出现脊椎的横突和棘突,3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如果一侧或二侧峡部骨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理性不融合,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又称椎弓崩裂。

外伤性腰椎骨折需受到较大的外力才能形成,来自腰椎水平方向的力易伤及棘突、椎板、横突,造成骨折;而垂直方向的力易使椎体受到损伤,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关节突间部骨折(或称峡部骨折)常发生于第5腰椎,多为剧烈的纵向压力造成,见于腰部遭受猛烈打击,可伴发脊椎滑脱,导致脊柱不稳定,多伴有其他附近结构的损伤出血,单独的腰椎峡部骨折少见。脊柱滑脱常见 L4-L5,其次 L5、S1,以腰痛和椎管狭窄为主要临床表现,当人体站立、行走或参加负重劳动,如扛、抬等动作时,上半身体重及负重总压力均集中通过腰部而达双下肢,故腰部负重大,由于L4-L5向前下方倾斜,因此自上而下的将重力在关节突关节分为两个分力:一为垂直的挤压力,二为滑向前方的滑脱分力。长时间的反复作用会导致相关韧带劳损、松弛,进而发生椎体滑脱。此外,若脊椎严重过伸也会以关节突间关节为支点造成峡部骨折。一旦发生骨折,上述力学因素使骨折不愈合,形成峡部不连接。因此,伤后影像学发现峡部不连或脊柱滑脱,影像学能证明新鲜骨折所致,否则难以鉴别[1]。

从CT表现来看,外伤性腰椎峡部骨折CT表现为:骨折线清晰锐利,边缘整齐,断端无骨痂或骨赘形成,周围无纤维组织增生,常常伴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挫伤,椎体滑脱、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症状。病理性腰椎峡部骨裂CT表现为:峡部骨质断端处裂隙状低密度影,边缘不齐,断端可有骨痂或骨赘形成,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梭形膨大;因峡部骨裂处椎体失去附着点,纤维组织增生,骨赘形成,亦常常伴有椎体滑脱、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症状。

综合以上分析,上述两例腰椎椎弓峡部骨裂虽有腰部压痛,但体表均未有明显的外力所致的肿胀出血。案例1影像学检查 L5椎体峡部骨质断裂,边缘不齐,断端可见骨赘形成;案例2影像学检查骨裂周边软组织无明显损伤,故分析认为上述两例椎椎弓峡部骨裂与外伤关系不大,或者说外伤参与度较小,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相关条款,不宜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1]刘技辉.法医临床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峡部棘突脊椎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搓腰
——壮肾
应用320排螺旋CT三维重建腰椎棘突顶线的临床研究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腰椎峡部骨微细结构的Micro CT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