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3-17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社区教育管理中心闫红霞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社区教育管理中心 闫红霞
2014~2015学年度,笔者在本辖区内各中学对英语教学进行调研性听课86节,在辖区外5所中学对英语教学进行学习性听课33节。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本辖区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下列两方面主要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在调研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查。通过调查显示,43.86%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52.15%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汉语为主,没有为他们创建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英语作业方面,有39.16%的学生是应付了事,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因为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与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缺乏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为讲授法(占所听的119节课的31.09%),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通过相关实践调查表明,其中63.17%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环境比较枯燥、乏味,48.6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60%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均是听教师讲,没有自己发言与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相应的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全面的开展,从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解决上述问题之对策
(一)加强联系英语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中学教学阶段,英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时期,更是增强语言能力的最佳阶段。所以,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增设一些兴趣英语、社交礼仪、口语听力等英语课外辅导课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由于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不高,学习兴趣也不高,并且一看到英语书就反感,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降低学习的难度与要求,并且在学生现有英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扩展,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与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体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提高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讲的多、练的少的问题,试图以教代学,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等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总而言之,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相对比较长期的工程,作为英语教师一定不要出现拔苗助长或者心浮气躁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英语实践教学的开展,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