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的教育与管理

2015-03-17北京联合大学张占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1期
关键词:交流学习校际台湾地区

北京联合大学 张占婷

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一脉相承。海峡两岸历来就有史缘久,神缘合,文缘深,语缘通,俗缘同,商缘广的传承与认同。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大学交流项目不断增多,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规模不断扩大。笔者结合对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的教育与管理实践,归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好的推进两岸大学间校际合作,开展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的教育与管理。

一、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的形式

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多由高校的台湾事务办公室组织实施,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本文主要探讨非学历教育,即大学生所在高校与台湾地区高校签署有关合作协议,大陆大学生可以赴台湾地区高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交流学习。

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又有公费交流学习和自费交流学习两类。前者是指台湾地区高校根据与大陆高校校际协议,免除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的学费、住宿费,有的台湾地区高校还向大陆交流的大学生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费,由于这种交流方式会给台湾地区高校带来一定经济负担,所以这种交流形式一般数量有限,每所台湾地区高校都根据自己的情况会有只免除学费或免除学费和住宿费等区别。后者为自费交流生,台湾地区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私立高校为了增加学校收入,经过协商和双方宣传,从大陆高校学校招收自费交流生,大陆大学生需要自己负担学杂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这种形式交流生的数量一般不受限制,如果在校学生有意愿到台湾交流学习并有经济能力来负担在台湾地区的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将不会受到限制。

二、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赴台手续办理繁杂。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审批涉及教育、公安、对台等多部门,需先申请办理台湾地区的入台证、再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签注。入台证实际上相当于台湾给大陆居民发放的一次性的护照和签证,由台湾地区接收高校帮助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凭入台证等相关材料到所在地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办理;签注需到所在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由于大学生赴台手续涉及两岸多个部门,办理时间相对较长,加之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手续的办理多在下一学期前的假期期间办理,会给家庭所在地与大学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带来不便,特别是在“春运”期间办理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手续给高校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组织管理难度大。

第二,赴台期间安全管理难度大。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具有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善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笔者通过对100名申请赴台交流学习大学生的问卷调查,95%的大学生认为:赴台湾交流时间有限,会充分利于课余时间观光旅游,了解台湾地区的风土人情。对100名赴台交流学习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大学生在台湾地区学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过观光旅游。大学生在台湾地区学习期间较高的流动性,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据笔者统计,交通事故、意外损伤等是主要的不安全隐患。

第三,两岸学分证照互认难度大。两岸高校间学分相互转换和学分相互认证深受赴台交流大学生的关注。因两岸高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存在不同,大陆高校与台湾地区高校即使专业相同也存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在大陆高校的一些选必修课,在台湾地区高校无法选到。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时间通常为一学期或一学年,致使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过程中出现学分抵免难的问题,存在差异的课程,面临补修的问题,甚至延缓正常毕业。

第四,赴台学习助学机制不完善。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大陆学生赴台学习进行了诸多限制。比如,不能享受奖学金、助学金,不允许勤工俭学,不能享受医疗保健等等。自费交流的大学生在学费上,台湾地区私立高校学习的收费高于台湾地区公立高校。而且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大陆学生在台湾就读学费不低于台湾同级私立高校收费标准,就是说即使大陆学生在公立高校自费交流学习,仍然要按照同级私立高校的标准交纳学费。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优秀的贫困学生不得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赴台湾地区高校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加强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教育与管理的建议

第一,植之以根,夯实基础,严格选拔。大学生赴台湾地区学习交流选拔应以政治立场坚定、历史概念清晰、品学兼优为必要条件。

第二,导之以行,抓好安全,跟踪管理。建议大陆高校将大学生赴台期间的安全管理协议作为与台湾地区高校校际合作协议的补充内容,同校际合作协议一同签署。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前与高校台湾事务办公室签订安全协议,规范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期间的行为。赴台期间,健全自治监督体系,在台湾地区同一高校学习的学生,应确定联系人,负责学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协调工作;在台湾地区同一城市学习的学生,应确定负责人,负责同一城市学生的管理协调工作,并定期向派出高校反馈学习生活情况。可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微信群,传递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向大学台湾事务办公室申报相关事项。将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所赴高校管理相结合,做到大学生赴台期间全程跟踪管理。

第三,赋之以形,把握重点,认真总结。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结束后,应将学习总结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并将其作为交流学习奖学金评选的必备条件。台湾事务办公室应不断总结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的特点,设计改进大学生赴台交流学习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大学生需求,适时调整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管理办法。

高校积极开展与台湾地区的校际间交流项目,大学生是赴台交流学习项目最直接也是最大的收益者,通过交流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拓宽学生思维方式并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通过开展与台湾地区的校际间交流项目,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为学校发展提供新契机。因此,我们还需不断总结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的教育与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大学生赴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的教育与管理水平,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校际台湾地区
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反向而行,探索有意味的形色语言一一以台湾地区张美智《春天在哪里》为例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当代台湾地区法学教育与司法官训练制度之现状与启示
总会第10期会长秘书长联谊会暨走进5A级社会组织——广东省建筑安全协会交流学习专题活动成功举办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台湾地区拟修订车辆容许耗用能源标准
台湾地区食品标签标准及其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