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本土化的把握
2015-03-17安徽省淮北市第七中学秦品华
安徽省淮北市第七中学 秦品华
20世纪以来,西欧、北美、亚太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的极大丰富,有力地推动了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要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教育就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要求教育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奏响了经济全球化的序曲;到19世纪的工业革,逐渐将世界各国经济连成一体,展现出经济全球化的雏形;20世纪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促成因素是 :一是政治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取代了意识形态至上,成了整个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部分,各国把发展经济、加强经济合作放在首要地位。二是经济因素,市场经济使各国经济接轨的可行性大大提高,世界经济大发展、大开放、大融合,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 资金过剩要向全球寻找新市场,全球化成为它们的主要出路。三是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使空前规模的资金流动成为可能, 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给各国带来了风险和严峻挑战, 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经济领域, 受到外国跨国大财团的操纵, 会丧失部分经济主权。发达国家控制着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成为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使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穷富国不平等加深,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另外,超级强国还利用其经济优势,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把本身的强势文化、西方价值观大量输出到第三世界,以实现其“文化霸权主义”的政治目标。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迫使各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从而各国都可能利用全球的教育市场。 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教育国际化是应经济全球化而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一)经济全球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教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众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后,已不满足在国内学习,而要求到国外去学习。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国际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的信息同步,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基础必然带来文化和教育上的广泛交流。
文化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变化而变化的。孔夫子时代的教育满足于“述而不作”,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工业革命后,提出“班级授课”法,开展实科教育,培养专门人才;19世纪德国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变化是立足于本国地域上的变化。当前,我们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因而教育也应全球化、国际化。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了解国际经济,了解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教育要适应国际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要突破观念和文化差异的障碍。教育应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传播者。 教育的国际交往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必须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挑战和风险,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因经济实力不强、科学技术落后,一些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机构,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决策者,使第三世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有可能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保险、证卷等经济领域受到外国跨国大财团的操纵。一些西方国家乘经济全球化之机,把本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大量输出到第三世界,大肆推行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要迎接这些严峻的挑战,民族国家尤其应当保持自己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三世界之所以落后,是由于教育的落后,人才的奇缺,是长期以来殖民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造成的,教育必须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即充分利用外国的教育资源为我们培养人才。
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所谓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的推动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加速配置、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一句话,所谓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教育的本土化则是国家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与忧虑下的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的回应及其完善民族文化的努力;是20世纪以来广大摆脱殖民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反对不平等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它倾向于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平等对话、交流与合作,是人们对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主动适应或积极选择的结果,因为,“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其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国际化正在使各国的教育信息、资源发生着前所未有的交流、渗透与融合,任何国家都必须积极面对、智慧取舍。作为相对落后的民族国家(发展中国家), 如何一方面积极促进本国教育搭上教育国际化的列车,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本国教育被完全同化、西化,即有原则地坚持国民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本民族文化家园的诉求,这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二战以后,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马来西亚为了强调自己民族的独立存在,坚持以马来语作为国语,作为国家官方语言;以色列建国以后,也把长期以来仅作为宗教仪式的希伯来语重新恢复为日常用语。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好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发展中国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种内在统一的关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一开始就是互为表里的,从根本上说,国际化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本土化,因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教育系统才可能在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吸纳可以健全自身的人类优秀文明。不存在单一意义上的本土化或国际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在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本土化的二元对立中,如何能够做到“既带有全球化的眼光主动适应、加入教育国际化的洪流,同时,又能对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隐藏的全盘西化的陷阱予以足够警惕;既能够保持民族国家教育的“文化独立性”,又能够自觉地克服民族国家本土化意识中潜在的狭隘、保守的、不合时宜的观念。理想的做法应该是:以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为指导,正确把握教育国际化、本土化之间的“度”,以本土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手段,保持一种胸怀开阔的批判理性,在此基础上,达到吸纳与扬弃基础上的综合平衡,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不能代替国际化,也不能成为落后体制拒绝先进文化的理由;国际化也不能取消民族特色而排除本土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才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四、 正确把握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本土化的综合平衡,快速我推进我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教育国际化中得到了益处,尝到了甜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每年从外国留学生身上可获得数十亿到几百亿美元。通过引进大批优秀人才,为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更新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在我国,至今有人担心教育国际化会给我国教育带来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带来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正象有人担心经济全球化会导致殖民主义经济一样。国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避免所担心的局面真地发生, 我们就必须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好教育国际化趋势与本土化坚持之间的关系,本着“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拿来主义原则,把握好“度”, 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抵制来自西方的腐朽、反动的东西。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的、支流的一面,更要看到它积极的、主流的一面。要看到教育国际化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 。 教育国际化,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抵挡不了的世界潮流。我们必须主动去迎接它,适应它,利用它,而不可游离其外,不可消极抵制。早主动早适应,早介入早得益。加入教育国际化的行列,一方面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其还可以充分对外开放我国的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推动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不少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在历史上,我国长期实行封闭式教育,很少与国际社会交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的各类教育,开始走出国门,向国际化迈进。但在培养目标上,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意识尚有待提高,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还需进一步推进与落实。 国家还需大力鼓励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里面当然包括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而制订的政策、制度、策略及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借鉴外国同行的经验,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制订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掊养目标。比如,以下的培养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的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三是培养学生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四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
(三)要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建立教育国际化的市场,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为人才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育质量的高低也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西方国家较早介入教育国际化,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改革。
我国在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上,比较重视专业性和系统性,这是必要的。但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必须在课程结构上作较大的改革。一是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应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三是应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
(四)要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
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分向外国开放本国的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一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国只有加强交流和切磋,才能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二是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五)要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教育国际化包括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加快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