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5-03-17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大辛庄镇小神学校李金霞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大辛庄镇小神学校 李金霞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充满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不枯燥,为今后培养能力奠定基础,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除了通过直观讲授一些图形特征外,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采取看、折、剪、拼、量、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画图,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逐步掌握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时,我们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应用题教学要注意把力量放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目里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及数量之间的关系上。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加强补充条件、自编应用题的练习,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的价值。
三、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你是怎么想的?”“把你想的说出来,大家听一听。”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四、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 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可挖掘,学生有控制课堂的欲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有意识的训练等多种途径,不失时机地培养训练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评价等,就能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