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个幼儿园园长对“爱”的教育的感悟
2015-03-17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幼儿园包宪雪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幼儿园 包宪雪
我每天工作得如此开心,只是因为有你的存在/我在教室里忙忙碌碌,想着逗你开心/我就是你最知心的朋友,倾听你无邪的心声/我陪你健康茁壮成长,你健康我幸福/我送你妈妈般的关爱,让你翱翔得自由自在/我送你父亲般的关怀,让你迎接未来的挑战,你是我的梦,你是我的爱,一起乐开怀/这是幼儿园老师写给孩子的歌,它,虽平凡但却是幼儿教师的真实写照;它,处处体现着一个字——“爱”,那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朴实的真爱,因为“爱”是教师师德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是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爱的教育,也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是爱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果一位教师身体离孩子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声呵斥,孩子就会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而感到恐惧、紧张,心理也会随之扭曲。当然,我们可能有许多理由去为自己辩护,我国公立幼儿园教育资源的紧缺,幼儿超大班额让幼儿园老师每天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因此,整齐划一地管好孩子往往会替代了教师对幼儿细微的关爱。更令人痛心地是,在网上不时爆出幼儿园老师伤害孩子的事件,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这也与幼儿教师素质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会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你愿意当一名幼儿教师,首要的条件就是得有爱心,因为爱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爱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基础。幼儿的心理发展处于萌芽阶段,随着幼儿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幼儿的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具相关的研究表明,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环境因素。幼儿早期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的人,不仅在将来的事业中难有成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他们一生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心灵重要缔造者之一,爱心是师德的灵魂,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教育“范式”,给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在充满亲情和爱的环境,每个幼儿都会感觉到幸福。教师要努力营造融洽和爱的教育氛围,践行“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那么,我们幼儿教师如何践行“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呢?
一、真爱孩子就要了解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同时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以游戏为基本目的,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和进修学习,了解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掌握教师的基本技能,特别是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才能当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孩子,连母鸡都会,但是教育孩子则是一件伟大的事。
二、真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性也有所不同,教师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个孩子,而应该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在理解孩子差异的基础上理解孩子的心灵。在这些方面,国外的幼儿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在澳大利亚,幼儿教师会把多数时间花在与每个孩子进行个别谈话上;在德国,允许孩子与成人争辩,通过争辩让孩子明白道理,或大人有难题,也可让孩子提出看法以启发大人。
三、真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
《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真爱孩子就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不可拔苗助长,让幼儿教育“小学化”;尊重幼儿的文化,不应将成人文化强加给幼儿;尊重幼儿的需要,提供机会满足幼儿的需要,带给幼儿欢乐和幸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幼儿的个性、兴趣等不同,他们的家庭生活也有差异,教师应尊重这些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四、真爱孩子就要公平对待孩子
公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它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要保护好每个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不受伤害,就要学会公平公正对待孩子,不能因孩子的家庭背景或孩子的漂亮、乖巧与否而失去一颗对孩子公平的心,因为这将会带给孩子不良的情绪,也许终身都会留下阴影,甚至影响他成人后对人对事的看法和判断。
五、真爱孩子就要宽容孩子
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比陆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学会宽容,是幼儿丰富自己个性、完善个性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同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注重以一种宽容、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我们的孩子,教育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谦让,教会幼儿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纠纷和摩擦,让幼儿从小就有宽容大度的胸怀,做到与人为善、待人真诚,为幼儿一生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幼儿老师亲历而为,身先垂范。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爱来呵护孩子,同时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公平对待孩子,宽容孩子,让孩子们如娇嫩的幼芽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