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重构
2015-03-17刘长程
刘长程
(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14)
移动技术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重构
刘长程
(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14)
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外语听说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技术支持。在移动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分为听力移动学习、课堂口语活动、课外语言实践三个阶段。这种新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促进学习协作与交流,实施动态多元评价的教学理念与原则,为新技术条件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移动技术;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一、引言
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Rivers和Temperley曾经做过统计,在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约有45%的时间用于听,30%的时间用于说,16%用于读,还有9%用于写。[1]也就是说,大约有75%的时间用于面对面的口头交际。正因为如此,听说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重要目标之一。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至今,国内各高校基本确立并实施了以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为辅、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听说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听说教学中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学生的英语听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须大力提高,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听说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形成。究其原因,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教师疏于引导的因素。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的技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广,为我们的听说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技术支持。为此,本文提出重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试图建立基于移动技术的听说移动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和适当的过程监督等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满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重构的理据
(一)移动学习的发展
Alexander Dye等在题为《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的文章中对Mobile-Learning作了一个较具体、完整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2]移动学习相比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更具有独特的学习优势,学习者不再被限制于某一固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style)的学习。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博士在其论文《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中认为,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由远程学习(D-Learning)和电子学习(E-Learning)发展而来,并乐观地认为这三种学习形式正在形成今天的远程教育大学、网络大学以及未来的移动大学。[3]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实践与研究在欧美等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也已取得相应成效,应用领域己经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如社区企业以及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等。国内研究者和教育者们十余年的探索为移动学习的实践和推广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目前正处于移动学习平台与环境建设、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以及移动学习服务的积极建设阶段。这一切为移动学习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前提。
(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个性化学习是指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个性化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对人的个性潜能优势进行挖掘,主张对人的个性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倡依据个人学习需求的学习特色化。个性化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意味着学习者对学习拥有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和方式等。[4]英语听说是体验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一项语言技能,每位学习者都要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的听说训练才得以掌握。传统听说课堂使用统一教材、实施“一刀切”的大班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个性差异,不利于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教材与教学相脱离,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对学习感到吃力,慢慢失去兴趣,语言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鉴于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应该倡导实施个性化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力差异、兴趣差异、学习适应性差异和个体生活经验的差异。
(三)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听说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契机和技术支撑。智能移动设备因其携带方便、交互性强、支持多媒体、应用丰富,成为大学生们学习、娱乐和通讯的便捷工具和贴身“伴侣”。依托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学习使学生不再限定于网络机房或台式电脑前,学习时间和方式更为灵活,充分利用和优化了课外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音视频学习资源和服务,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和交流,极大地拓展了英语技能训练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课时不足、模式单一的缺憾,与传统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促进英语听说学习效果。智能移动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英语听说学习泛在化,使学习从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延伸,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和便利性,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便于因材施教。
三、重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每周安排2学时,同时兼顾听和说的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时间较为局促。以外研社《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5]为例,教学内容主要分三大版块,分别为听力训练、口语训练和听说结合训练。其中说的训练至少占一半,可实际上由于课时有限,说的部分往往无法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开展。因此,必须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和结构,把听力训练放到课前自主独立完成,课上只针对疑难点以及听力策略和技巧进行指导,余下的时间大量用于第二、三版块的会话和主题口语活动,增加课堂面对面口语交流的机会。根据英语听说课程的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情况,笔者提出构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即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听力移动学习、课堂口语活动和课外语言实践“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听说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听力移动学习
该阶段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部分。教师首先通过充分整合现有教材的音视频资源,以及从开放的网络中获取资源,加工成为短小精悍的、适合移动学习的微型音频、视频材料,按照不同层级分类部署,建立移动自主学习资源库,以适应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在线学习需要。课前教师通过移动学习系统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听力技巧和策略的指导,要求学生在线或下载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自主完成听力训练。在智能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学生可根据个体的需求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或执行报告等,对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跟踪和监控,确保自主学习的持续性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有余力者,鼓励从VOA,BBC,CNN,NPR等英美网络媒体获取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专题节目以及影视剧等资源,进一步开阔视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支持大量的学习应用(Apps),如掌中英语,每日英语听力,知米听力,英语魔方秀,美剧猎人等等,它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实时借助移动技术与同伴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难题,分享经验,相互促进。移动学习方式不受时空限制,极其便利、灵活,学习内容微小化,充分利用了课余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优化了学习过程,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课堂口语活动
经过课前移动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对主题内容的理解或当前热点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活动。首先,教师用问答、小测等等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并适当给予解析和指导。其次,围绕单元主题开展讨论或辩论等,引导学生就听力材料中所听到的、看到的内容作简要陈述,或发表看法和评论,实现有意义的交流,加强语言应用实践。讨论活动按小组进行,讨论前教师做适当的提示,以引导方向和拓展思路,确保讨论和辩论的深度和广度。发言可先做准备,也可即兴演讲,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语言机智以及思辩能力。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语言组织与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加强同伴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包容各方观点,学会尊重他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表现做出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发言观点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语音语调是否准确自然,遣词用字是否得体等,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促进同伴交流。组织课堂互动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创建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增加英语实践和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以获得必要的语用能力和交际策略,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课外语言实践
课外实践旨在提升语言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该阶段不可或缺。原因在于课堂口语活动终究还是课堂环境下的语言应用,学生必须体验社会情境下的语言交际,以此检验其学习成果。因此,必须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语言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校际英语交流活动;参加阶段性的英语公共演讲赛、辩论赛、小品或短剧赛、英文歌曲大赛等活动;举办西方文化节等文化体验活动;推荐到学校与企业共建的英语实践基地进行短期业务实训等语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国际性的经济、文体、商业等跨文化交流活动当志愿者;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来完成项目任务,从做中学,最终实现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的目的。[6]
大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移动技术的支持下,确立学生为主体,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移动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课堂各自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能力,促进创新能力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关键
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成长的一代,即所谓的“数字土著(digitalnatives)”,他们生活在数字化世界里,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数字土著”的教育者理当顺应时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潮流。移动技术环境已经较为成熟,移动学习已然发生。教学模式改革目的是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使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利用新技术整合和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认知体验、互动交流和知识的协同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探究和认知工具。[7]
(二)移动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
移动学习符合个性化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征,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驱动学习,并进行必要的监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与需求,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以供自主选择;教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特点、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要求,目的是让每个学习者都找到自己的“邻近发展区”,在自己的发展区内体验到成就感;另外,个性化教学不再忽视后进生,使他们的无助感、失败感和自卑感得到一定缓解,也使优秀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享受到成功、快乐的教育。[8]
(三)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替代
课堂一方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坛,教师在课堂传递知识、答疑解惑,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另一方面,课堂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经验和智慧的场所,英语课堂中教师围绕学习内容开展积极的、有益的课堂交流活动,通过问答、讨论、辩论等方式探讨问题,促进学习交流、经验分享,使学生在与教师、同伴的协作与交流中体验学习和沟通的乐趣,增长知识,找到自信,树立自尊,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人际交往。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高尚的人格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在线学习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实施动态多元评价
教学模式的转变促使评价方式发生改变。新模式注重自主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在过程中的表现,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估的现象,实施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源于诊断性测试,与终结性评估相比,形成性评估通过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过程性、目标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9]形成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10]为此,教学中还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活动参与度、积极性、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作为评价的对象和内容。此外,还要实施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参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手段并用的多元评价机制,使评价的结果更为合理、客观。
五、结语
本课题对移动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重构,分析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张构建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实施个性化教学,以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激励学生移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克服不利因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最大化;采取更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与交流等等。另外,还要充分收集教学实验数据,用量化分析等方法验证混合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听说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Rivers&Temperley.A Practical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A lexanderDye.Mobile Education——AGlanceatthe Future[EB/OL].http://nettskolen.nki.no/forsknin}/mobile_ education.pdf.
[3]Keegan D.The future of learning: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m-Learning[EB/OL].http://learning.ericsson.net/ leonardo/thebook/book.htm l.
[4]蒋志辉.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模式建构与策略优化[J].中国远程教育,2013(2):48-51.
[5]郑树棠等.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
[6]王海啸,余渭深.新大学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杨晓红.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能的认知工具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2):33-37.
[8]王小彦.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12-15.
[9]魏薇.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的形成性评价[J].文教资料,2005(24):36 38.
[10]李霞.地方高校动态、多元的英语口语评价体系建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9):151-153.
(责任编辑:吴克峰)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a Mobile Technology Environment
LIU Chang-che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ang-En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14)
Mobile technology offers an opportunity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ssisted by the mobile technology,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volves three phases, that is, the mobile autonomous listening, the classroom oral English activities and the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The newteaching mode is the teacher-guided, student-based one that integrates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with the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It promotes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and conducts the dynamic and multiple assessments. It is expected to serve as a guide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s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H319.1
A
1008-7427(2015)02-0028-04
2015-03-20
仰恩大学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听说移动学习实证研究”(JY2015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长程(1971-)男,福建长汀人,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语用学。
[Key Words]mobile technology;mobile learning;individualized learning;College English;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sson;teaching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