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2015-03-17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内涵革命红色

黄 霞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红色文化”这一概念是在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具有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特色的进步文化。它根植于中国人民心中,具有宝贵的传承价值,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认可和践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对红色文化进行研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宣扬红色文化精神,抵制当今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文化保障。

一 红色文化概述和内涵

(一)红色文化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历史时期,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我国民族性格特征一致的、具有我国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特色的进步文化。

从狭义上来说:“红色文化”是指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遗留下来的革命年代的文献、革命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文物、革命歌曲、革命纪念地、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时期为了我国民族解放和自由而斗争的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凝结在这些物态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形成的文化氛围等。

(二)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当时核心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最主要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的革命品质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1.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独立和自由不畏牺牲的坚定理想信念是“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核心;2.求真务实精神是“红色文化”内涵的一个方面;3.廉洁自律的革命品质也是“红色文化”内涵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艰苦奋斗是“红色文化”核心内涵内容之一。

二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

(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

“红色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独立和自由,在长期革命实践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方式。在革命时期,无数先辈们为了祖国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撒热血、不畏牺牲的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宣扬红色文化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大学生自觉将祖国发展和自身成长结合起来。当前我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没有改变,当代大学生要继续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用红色文化来滋养自身,完善自身,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因此,大学生通过“红色文化”认知和继承,培养艰苦奋斗、信仰坚定、奋发图强精神,有助于树立强国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继承了红色文化精神,才能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心系祖国,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为我国富强、繁荣昌盛提供精神力量。

(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来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红色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和内涵,因此,一方面,宣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高校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要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心灵根植,智慧育人。从心灵根植,构建“三大”人格:在政治人格上,防止信仰与现实的蜕化反叛;在社会人格上,防止发展与责任的背离,在文化人格上,防止道义和仁德的蜕化、缺失;另一方面,宣扬红色文化是教育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就是通过其精神内核去感染和熏陶人们,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及不断完善自身意识。通过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大学生会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和规范学习和工作,使自身不断完善。因此,弘扬红色文化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成长为我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调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也受社会环境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在生活和学习中凸显功利性,凸显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团结互助革命精神,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具有重要价值。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团结合作。只有我们发扬了团结合作精神,才能使我国各项事业更好推进和发展。虽然当今时代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是我们发展所需要秉持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一样的。因此,宣扬“红色文化”,通过对红色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可以使我们发挥集体智慧,在革命时期正是由于革命先辈们团结合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我们祖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大学生只有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坚定信仰,奋发向上,才能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服务于社会和国家,无愧于时代使命。

三 “红色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策略

(一)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

“红色文化”教育最首要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其所蕴含的价值观认同,同时,对蕴含在其中的价值认同也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理念践行的前提。要实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使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不断地与时俱进和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笔者认为,红色文化新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挖掘:1.红色文化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改造的文化,是革命前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投身于革命实践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进步精神。这种自我完善、自我改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不断追求上进,奋发图强;2.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文化。在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辈之所以可以为了祖国解放、民族独立不畏牺牲是因为他们胸怀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坚定理想信念;3.红色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利用红色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植心灵,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

“红色文化”教育要重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出现的困惑,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红色文化教育要直面当代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教育者要把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遇到的困惑一一梳理出来,并做出合理正面回答,也就是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既要保证教育的影响力和主导力,也要结合不同声音,融合不同观点,从而达成共识和共鸣效果。

(二)构建教育传播平台,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更好运用红色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十分重视为红色文化教育搭建平台。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传播平台,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到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学习,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到革命老区实习以及邀请红色经典话剧剧组为师生演出等。这些教育平台不仅延伸了“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范围,也大力拓展了“红色文化”教育空间,增强了大学生“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效果,进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偏远地区去,到祖国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去。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使其成长为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接班人。因此,利用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将使红色文化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更好认同和传承。

(三)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利用红色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实现其教育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校应当重视红色文化教育途径多样化。为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和途径,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特色活动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如:通过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交流会、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班会、红色文化实践等校园特色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大学生会加深对红色文化了解,提高对红色文化认同度。其次,在课堂教学具体环节中可以适当运用红色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和教育案例,通过对红色文化典型案例学习,大学生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因此,利用红色文化和思政课结合教育方法将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最后,“红色文化”教育要不断探索,一方面要不断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改革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红色文化教育要秉持寓教于乐原则,对大当代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 冯江平.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

[2] 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8).

[3] 张爱芹等.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J].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

[4] 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1).

猜你喜欢

内涵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红色在哪里?
挖掘习题的内涵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