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与人的发展三题

2015-03-17郭大俊余彬梓

创新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能力

郭大俊 余彬梓

一、实践与人的需要的实现和发展

关于人的需要问题,马克思指出了产生和实现需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实际上,任何需要的产生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实践为前提,同时社会实践又为满足需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人的需要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一)人的需要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任何实践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列宁很赞赏黑格尔这样一种观点:实践是一种主观要求,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要求,说他道出了实践的主要特点。[1]马克思说,行动如果没有目的就是无目的、无意义的行动。[2]而目的则产生于人的需要,任何实践,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某种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实践的发展,规范着实践的方向,调节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贯穿于实践的始终。

首先,需要是发动实践的动因。人为什么要进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向外界获取一定的资料,而为了获取这些资料,就必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开展一定的对象化活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531需要是人之活动的最初动因。

其次,需要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非但如此,“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531需要不会停留在某种既存状态,它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当新需要得到实现后又会产生更新的需要,需要的不断产生和实现就推动着实践的发展,从而推动着历史的进步。马克思曾经以17世纪英国市场的需求推动大工业的发展为例说明这一问题。在17世纪,由于商业和工厂手工业集中于英国,给这个国家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因而也造成了旧的工业生产力不能满足对手工业品的极大需求。正是这种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促使了英国大工业的产生。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新需要的不断产生,这个社会的生产就会停滞,历史就会中断。

再次,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是评价实践优劣的标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实践活动也是如此。积极的实践创造正效应,为人类造福,消极的实践创造负效应,危害于人类。这就是说,实践也有优劣之分。那么,怎样评判实践的优劣呢?实践本身是无法给出答案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这样的实践就是积极的,应当加以肯定和提倡,否则,就是消极的,应当反对和修正。我们党历来把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当作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4]23而国家的兴旺发达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实践可能对当代人有好处,对满足人的一时需要有好处,而可能对后代人、后来人造成损害乃至伤害,这样的实践也是不应当提倡的。

最后,需要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人与动物不同,人的实践不是对外界环境的消极适应,而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而活动的目的性又内蕴着人的需要,是受人的需要支配的。当然,在一定意义上说,动物的活动也有目的,但动物活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满足当下的肉体需要,它“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3]163而人的需要则多种多样,他可以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时刻能用主体内在的尺度去衡量对象,使对象世界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改变。脱离人的需要的实践是盲目的无价值的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发展实践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增长的需求,都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离开了这一条,社会主义就会走向歧途。

(二)实践是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基本方式

怎样才能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呢?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动物的需要简单而单一,动物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东西便可获得满足,而人的需要则丰富多样,自然界不能满足人,人必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才能满足人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实践别无他途。

首先,从根本上说,人的需要的欲望根植于实践之中。人为什么在此时此地有这种欲望,而在彼时彼地又有其他欲望呢?这是因为欲望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它是在一定实践条件下形成的,是在一定生活状况下对一定对象的需求,不同的实践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欲望。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指出,生产生产着消费,也生产着消费者,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5]16需要欲望的产生离不开生产,而在多数情况下也源自于生产。

其次,需要的对象要靠实践提供。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是对一定对象的满足,无对象满足的需要是非现实的需要。马克思说:“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5]16同样,需要而无对象,也不成其为现实的需要。在需要的对象中,除海洋、森林、空气等特殊自然资源外,大部分都是人化自然的产物,即在实践影响下形成的自然界。无论是生存需要的对象,还是享受需要的对象,抑或发展需要的对象,都有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哪怕是家畜也是人们喂养的结果,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羊或狗的目前形象无疑是历史过程的产物。[3]575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化自然的范围会越来越广,随之人们需要的对象也会越来越丰富。

再次,需要的手段也要靠实践提供。动物需要的满足只能依赖肉体本身的力量,而人能够超越肉体自身的限制,利用工具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超越了这种限制时才可谓真正地进行生产。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5]16生产工具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主要手段,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高低,决定着人们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而生产工具并非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东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智力和体力的结晶,是人化自然的产物。实践手段决定着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决定着人们创造财富的多寡,创造财富的多寡决定着人的需要满足和实现的多少,如果人们拥有的生产工具比较先进,就可以扩大实践对象的范围,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反之,如果生产工具落后,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的需要的满足就会受到一定限制。

(三)实践是促进人的需要发展的助推器

实践不仅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能够促进人的需要的发展,促使新需要的产生。虽然同为人的需要,但需要的性质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区,人的需要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人们大多以丰衣足食为满足,但在现代社会人们除了物质需要的满足外,还有精神文化以及政治参与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需要。在欧美国家,妇女和男子具有同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需要,都希望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在亚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妇女就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她们需要的是相夫教子,当好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当地的实践条件决定的,是由人们所处的实践地位决定的。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工十分简单,产品单一,加上各个民族的闭关自守,人们的需求也比较简单单一。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国家已经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社会分工发达,产品丰富多彩,社会交往频繁,人的需求自然也就会多种多样。欧美国家最先进入工业社会,有的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妇女的需求也就具有多样性,而亚非国家相对落后(有的国家尽管经济上比较富裕,但社会整体发展不足),因而妇女的需求尚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状态。但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社会财富的增进,人的需要也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点上,而会不断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一旦新的需要得到满足,在实践的推动下又会产生更新的需要。需要的产生—实践—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的产生—再实践—新需要的满足和更新需要的产生,如此往复,以致无穷。需要和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二、实践与人的能力的发展

所谓人的能力,笼统地说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和力量。马克思曾经将人的劳动能力表述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6]195人的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指包括智力和体力在内的人的各种本领和力量的增长与进步。人的能力的增进与发展也离不开实践。

(一)人的能力在实践中生成与发展

在人的能力中,生产力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而与动物获取食物本能的自然力不同,生产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人正是在从事各种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才学会了打猎、捕鱼、采集、种地、做工等各种本领,掌握了各种生产技能,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通过改造外部自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6]208并且,生产力的进步也有赖于生产实践的发展。不同的生产条件,不同的实践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生产力。游牧业生产培养了人观察天象变化、把握四季更替、辨别方向的能力,同时也使人们掌握了一套放养牲畜的本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分工极其简单,每个劳动者必须掌握从耕种到收获的一整套简单的操作技术,还要了解相关农业生产知识,掌握有关手工业生产技术,人的能力便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生产力也获得一定的进步。工业生产时期,机械力逐步代替人力和动物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在现代,生产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以至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实践的发展对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和智力水平,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较大作用。在此情况下,人的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得到了显著提高,工业生产使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农业文明时代无可比拟的水平。因此,马克思总结说:“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7]生产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生产力形成的过程,随着生产实践的日益深入和扩展,生产力也日益获得进步和发展。

人的认知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3]191人的感官不同于动物的感官,即便同为人的感官,在不同时代、不同实践条件下也会有一定差别,“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3]190因此,“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3]191人的思维器官即人脑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也应归结为劳动实践。人在劳动过程中,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大,脑通过感官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也就越来越多,思维的器官便得到了改造。人类思维运用的语言也起源于实践。正是在劳动实践中,在物质交往和生活交往中,人们有了交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需要才形成了语言。随着交往实践的深入,交往范围的扩大,当口头语言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便产生了文字,产生了书面语言。而且,某一语言的普及和发展与物质生产,与交往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物质生产愈发达,交往愈频繁的地区,该地区使用的语种就愈普及愈发达。人的意识的生产最初也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产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起初的意识只是一种动物式的意识。因为那时的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与人们相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3]534于是,便产生了图腾崇拜、自然宗教等初级意识。由于生产的进步,需要的增长,人口的增多,交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3]534亦即开始用冷静的眼光正视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并力求从理性的高度去把握它们。于是动物式的、原始的意识发展成为“对现存实践的意识”。由于社会实践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由于分工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才开始形成理论化的系统化的意识,那些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人们才制造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意识形态。

人的其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实践。人的体力发展得益于体育锻炼和劳动锻炼,创造力发展得益于创造性实践活动,审美力的发展得益于艺术实践活动,领导能力的发展得益于长期的领导工作实践,思想力的发展得益于思维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得益于学习实践,工作能力的发展得益于工作实践,研究能力的发展得益于研究实践,交往能力的发展得益于交往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得益于操作实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离开了实践,人的能力便无法生成,也无法提高。

实践与人的能力发展的关系还可从实践的质量对人的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得到进一步的确证。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不同的实践具有不同的形式、水平和功能,各种具体不同的实践对人的能力发展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差别。积极的实践能够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消极的实践则会有损或有害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先进的实践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落后的实践手段就可能使人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复杂的实践可以使人的能力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简单的实践可能使人的能力的发展比较单一;实践方式越科学人的能力提高就会越显著,反之就可能受到压抑和束缚;实践目标的设计越合理人的能力的发展就越健康,否则就可能受到影响;实践环境越适宜人的能力发展就越畅顺,否则就可能受到阻碍。

(二)实践是实现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深刻基础

既然人的能力的发展与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实践发展的不足和片面性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能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但由于存在着强制性分工,“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3]537每个人的活动被限定在特殊的范围内,甚至有的人不得不终生从事一种职业,“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3]537每个人在所及专业范围内是一位行家里手,但在所及专业范围以外却了解甚少,无所作为,人的能力只是得到了片面的发展。正是针对此种情况,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呢?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生产实践的发展。因为如果没有生产实践的发展,就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就不能消除贫困,“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538二是交往实践的发展。因为只有交往实践的发展,才能建立普遍的交往关系,才能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才能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相互支持,共同实现共产主义。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同时发动时才可能胜利,这是针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言的;而后来列宁根据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几个或者甚至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不可能同时在一切国家或大多数国家内获得革命的胜利。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上述两个必要条件,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强制性的分工,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537个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决定了人的能力发展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每个人在不同的实践领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要,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个人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实践是实现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深刻基础。

(三)人的能力发展对社会实践发展的反作用

虽然人的能力的发展从根本说来源于实践,但人的能力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实践的发展产生反作用,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因为实践的主体是人,一切事情都是要人来做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实践成效的大小或好坏。在古典经济学家把劳动看作财富源泉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看作是财富的源泉,把人力资源看作是最大的资源。因此,在人的发展中,他特别注重人的能力的发展,甚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8]马克思这一思想虽然是从理论层面讲的,但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特别是对于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针对我们党有的干部领导能力不足的现象,曾经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9]所谓本领恐慌即指执政能力欠缺。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邓小平也特别注重开发和培养人的能力。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创造适宜人的能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为个人能力的发展开辟广阔天地。他曾经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4]108在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明确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要把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抗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我们党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总之,人的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能够带动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实践与人的自由的获得和拓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最高价值诉求,是他们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上,有的论者仅提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提人的自由发展,在全面发展前面省去“自由”二字,这是不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论及这一问题时从未省略“自由”二字,而是提自由发展或者将自由与全面发展并列地提出。例如,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在《资本论》中,在谈到人的发展条件时,马克思指出,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6]68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这样提出,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解放和自由有不解之缘。在汉语里,解放即解除束缚,得到自由。在英语里,解放和自由也有同义性。一般来说,解放是发展的前提,人们只有从某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压迫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才能发展,如果一直处在被压迫、受剥削地位,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换句话说,如果人们连自由权就没有,处于一种被奴役、被管制状态,谈何发展?自由权是发展权的前提,发展必须以自由的获得为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虽然较封建社会的农奴来说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在总体上仍然是不自由的。首先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3]11实现人的解放,使人获得自由,方能得到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从理论上讲,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但由于整个社会发展不足,有的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在许多方面仍然缺乏自由,例如,多数人经济上并不富裕,还要为生计操劳,还存在着旧式分工,不能自由地选择工种,政治上缺乏民主,表达意见的渠道有限,不能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只有少数人能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等。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个继续获得自由的问题,有个继续解放的问题,有个不断拓展自由空间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在发展前面省去“自由”二字,应该将自由的拓展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基本向面,应该完整地讲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然,要准确地把握自由仍然离不开实践的观点。恩格斯说:“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11]也就是说,在恩格斯看来,无论哪种自由,其最终目的都是获得对人自身和外部自然界的支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实践为中介。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现成东西很少,大部分要靠人类在世代相传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恩格斯曾经将火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看作是人类迈向自由的两次巨大飞跃。在现代生产实践和科技革命中每取得的一个进步和发明创造,都推动着人类从不自由走向自由,从较小自由走向较大自由。随着实践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由空间将不断得以拓展。

严格地说,人的发展问题并非为科学社会主义首次提出,在此之前,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提出并较为深入地探讨过这一问题。从古希腊哲人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启蒙学者,从德国古典哲学家到空想社会主义者,无不论述过人的发展问题。其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有的甚至天才地预示了现在看来已经被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一些合理认识,但总体上是不科学的。他们或者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人的发展仅仅看作是道德的自我完善和教育的结果,而不了解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者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状态,甚至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危害人的发展的某些弊端,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究其原因,可能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有关,也可能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了解社会实践的作用,不了解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了解实践与人的发展的密切关系。[1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实践观使传统人学理论发生了根本变革,他们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人学,从实践的角度考察人,考察人的本质,考察人的自由和解放,考察人的发展,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能力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