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2015-03-17吕艳
吕 艳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吕 艳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业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作为新闻传媒人才培养阵地的高校新闻专业,更应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多方面探寻创新路径以顺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和创新。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对媒介融合环境的认识;其次指出了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教学的时代要求;最后重点从教学实践体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和支撑体系创新三个角度探讨了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教学的创新策略。
媒介融合;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支撑体系
随着新媒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如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改变了传统媒体在我国传播领域的重要位置,各媒介之间优势互补形成新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在给我国传媒领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了传媒的发展。在这种大趋势下,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急需培养新型新闻人才,这是当今新闻教育界和新闻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一、对媒介融合环境的全面认识
(一)微观层次
媒介融合是媒介产品的融合。随着新闻媒体媒介数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出现了一系列多媒介产品,结合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元素。
(二)中观层次
媒介融合是媒介组织的融合。不同于微观层次,它包含了传媒融合的很多方面,有技术融合、组织机构融合等。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汉姆多克斯认为传媒融合有传媒文化形态的融合,传播系统的融合和传媒公司所有权的融合三大主要方式。
(三)宏观层次
媒介融合是媒介产业的融合。这一媒介层面的融合包含了与传媒相关的产业,有电子产业、传媒业等。融合是从信息的受众者需求出发,运用我国先进的网络和数字技术,在内容、网络、终端三个方面进行不断融合,从而形成新媒介的变化过程,使信息终端能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收到想要的信息,这是我国媒介发展的前进动力和方向,因此融合了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传统媒体业和不同产业,产生了新媒介时代下的新媒介产业。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教学的时代要求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实务的深刻影响
媒介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传播实务,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改变了新闻传播主体。由以前只能通过媒介机构进行传播,变成了消息终端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新媒介,有了控制传播舆论的权利。二是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不再只是以前媒介机构单向传播给听众,变成了双向传播,媒介机构和听众可以随时互动信息,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传播形式;三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和其相关的媒介信息管理手段和组织方式的改变。
(二)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人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体现在以下两点上:一是新闻记者的改变,由单一性转向全能型,在新媒介来临时代,记者应掌握不同媒体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通过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的描述新闻事件;二是不再单纯的传播消息,而是增加了对信息的管理,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多种媒体运用技能和不同媒介进行新闻采写并能将新闻准确传递给大众的能力,还需要有将和新闻有关的多种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整理的能力。所以,媒介新环境的到来,使跨媒介、技能高超、知识全面的综合性人才成为媒介时代发展的急需人才。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对新闻专业教学的全新定位
从我国人才市场的情况分析来看,新闻传播行业急缺知识渊博、视野广阔、有思想的专业新闻业务人才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对于新闻专业毕业生要求不断提高,在需要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拥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闻行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改变,需要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培养实践能力高、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对各大院校和新闻界进行仔细分析的前提下,清楚看到高校以往的新闻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新媒体时代的需求,需要调整现有的新闻专业结构或是建立新的结构,完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教学创新三部曲
我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认为,随着新闻媒介融合的到来,新闻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由各媒体单独教学变成媒体融合教学,既教会学生新闻知识,又能使学生所学内容满足大媒介融合环境的需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利于学生更好就业和创业。本文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教学创新应以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专业人才新要求为切入点和着眼点分为以下三步走,一是注重培养新闻专业人才融合新闻技能的教学实践体系创新;二是同步抓新闻专业主义素养的课程体系创新;三是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与师资支撑体系创新。
(一)注重培养新闻专业人才融合新闻技能的教学实践体系创新
1.校内媒体实训。主要通过日常作业、自办新闻模拟情景等,让学生锻炼学到的新闻专业的某项技能,加深所学知识印象,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学生运用校内报纸、电台、新闻网等新闻设施进行知识实践,掌握整个新闻制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新闻技能。为满足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专业网络新闻播放平台。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就建立了一个网络电视台,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接收信息,将校内各种新闻媒介综合运用起来,让学生有一个专业、丰富的平台发挥所需技能。
2.校外媒体实习。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环节,而校外媒体实习环节则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提升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新闻专业校外媒体实习部分应包含三个环节:一是,专业实习;二是,毕业实习;三是,顶岗实习。为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与一些报社、杂志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软件、音像制作等公司的长期合作,为新闻专业学生搭建融合新闻技能的稳定的实习平台。学生通过真实的新闻工作体验和经历,不仅可以加深对本行业本领域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度和提升新闻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深刻的新闻专业技能竞赛,以专业技能培育为重点,注重文化素养的融入,使学生通过参加相关实习实践活动获得专业技能的真实演练,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二)同步抓新闻专业主义素养的课程体系创新
新闻事业的发展依赖于不断涌现的新闻人才和快速发展的新闻媒体技术。就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来讲,不仅要注重对新闻专业人才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人文通识与批判精神等素养的培育。因此,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专业精神。可尝试从如下四点入手:
1.注重写作能力培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新闻职业规范,其所包含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道德自律均可通过新闻写作予以体现。因此,学校应设立一系列的新闻专业写作课程,明确写作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明确写作已成为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新闻专业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必备技能。
2.设立媒介素养与伦理课程。新闻专业媒介素养与伦理课程主要以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在新闻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即培养学生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新闻事业的发展依赖于优质的新闻专业人才,而作为新闻工作者接触最多的便是媒介资源。他们既是受众,同时也是新闻等信息的传播者,但新闻专业人才应具有高于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创造、传播信息。
3.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通过开展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相关课程,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新闻专业性质、新闻专业现状、新闻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及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形成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充分地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与技能,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并为之努力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专业素养和优秀的品质。
4.人文通识与批判精神。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人文教育,这在新闻教育中同样得到了体现,即注重人文通识教育,关键在于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人文精神与批判力。为此,院校一方面应当积极开设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公共课,开展以此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加强学生的文学、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功底培养,给学生奠定坚实的通识基础;另一方面,开设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外语等选修课,以社会发展对新闻专业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三)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与师资支撑体系创新
1.要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传统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即便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学校加强媒体相关硬件建设,首先,应注重设备的引入。例如可鼓励学生借助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设备,来搭建博客网址,实时更新新闻资讯信息,保存资料等。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Wordpress、Twitter、新浪微博、Deliciuos收藏等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同时,通过引入这些手段可以为新闻教育提供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其次,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必须充分认识媒体融合理念在实验室群构建中的重要性,应结合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将媒体融合理念渗透到新闻实验室群构建中,打造富含多种媒体形式,拥有丰富数据支持的现代融合型实验室群。例如,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2.师资结构优化
具体而言,主要可以通过如下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注重从新闻业界吸纳人才。对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而言,新闻业界人才是其实务型的老师。因此,院校应当积极加强与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人才考评体系,寻觅一条契合高校人才培育特点,又符合业界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二,鼓励新闻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新闻领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接触新媒体,更新自身知识与技能,逐步建立起跨媒体、跨学科的思维观,并且可以通过参与真实的媒体实践或者真实的体验,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1]聂远征.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编辑人才培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21~123.
[2]言靖.论媒介融合时代全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J].新闻界,2011,(5):150~153.
2095-4654(2015)01-0096-03
2014-11-11
G20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