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及策略研究
2015-06-23卢欣
卢 欣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17)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及策略研究
卢 欣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17)
电影片名,作为受众接触电影的“第一扇窗”,在推动电影宣传、拉动票房成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外电影片名互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因素,提出电影片名翻译的信息原则、美感原则和效益原则,并结合功能目的论原则提出具体的翻译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创译法、改译法等等,对保证目的语观众接受电影译名具有重要意义。
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功能目的论;翻译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不断深化,电影已然成为跨文化交流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国内电影市场异常活跃,2012年27亿的票房成绩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海外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然而,国内电影的总体出口情况却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中外电影片名的互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因素
1.行文习惯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表达过程和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归纳来说,英语重形合,汉语重语义;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中文电影片名多讲述故事情节,倾向于使用优美的语言。西方电影片名形式多样,且结构简单,从近十年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不难看出,70%-80%的影片名称不长于三个单词(陈奕芳,2014)。
2.思维方式
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看,中国文化谦虚内敛,中国人偏好概括归纳,以直觉思维为主;西方文化张扬外放,西方人重视逻辑概念,以分析式思维为主。相对明确具体的电影片名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西方观众则偏爱留有遐想空间的电影片名。
3.审美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秉承“对称为美、和谐为善”的原则,注重音律美、平衡美、匀称美,在翻译中常用四字格,一切求好。而西方人秉承“结构简单、简洁明了”的原则,注重信息传递,逻辑通顺,一切求对。中国人以音律协调、结构对称为美,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应充分满足该审美需求,译者还可适当借鉴汉语典故及常用语等(杨坤,2014)。
二、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核心原则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译本必须在目的语言中被理解和接受(张美芳,2005:63)。电影片名的翻译目的是向目的语观众推介该影片,因此,译者既要忠实于原片名内容,符合语言规范,令观众心领神会;又要尽量体现原片名的色彩和韵味,力求再创造,引起共鸣。基于此项准则,笔者试拟出以下三项翻译原则:
1.信息原则
首先,好的电影片名应该能够清晰地向受众传递影片信息。为此,译者应该首先了解该影片内容,并领悟影片折射出来的文化信息。2006年上映的剧情片Babel,获得美国金球奖,片名取自《圣经·旧约》。巴别塔反映的是无法实现的梦想,影片Babel也正是借用了该隐喻,中国观众对“巴别塔(Babel)”一词颇感陌生。笔者认为,译作《通天塔》可以适当缩小文化隔阂,拉近原影片与目的语观众的距离。
2.美感原则
在传递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译者应充分尊重目的语观众的审美观念,译出美感、译出韵味。具有艺术性的片名,可以让受众浮想联翩、身临其境,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片名的美感一般表现为形式美和音律美(李坤,2014)。此外,适当地使用修辞格也将使该电影片名锦上添花。
表1 电影片名的修辞手法
3.效益原则
电影既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更可以带来可观的商业利润和经济效益(赵紫汐,2014),因此,译者应全面了解源语文化体系和译入语文化体系。例如,电影Italian Job(2003)讲述了一群人在意大利威尼斯抢劫黄金的故事,意译名《偷天换日》更能表达影片主题。成语“偷天换日”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弄虚作假的目的,而英文俚语“Italian Hand”也是喻指二战时期意大利中途改变立场、暗中干涉的事件。由此可见,《偷天换日》不仅能够映射出影片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画面、切合主题,而且符合中国观众接受能力。
三、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功能目的论视角
功能目的论认为,无论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都取决于翻译目的。译者必须以发挥导视功能、激发观众的观影欲望和提高票房收入为目的,遵循信息原则、美感原则和效益原则进行译名探究,审慎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
首先,电影片名的翻译常常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这两种译法使用频率较高,也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纳与采纳,在此不再赘述。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将无法保持信息和文化的完全对等,这时候建议采用意译法。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翻译方法:
1.增译法或减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译名中增补一些源语影片片名中不存在的词语,使观众获取更多影片信息;减译法,就是删除源语影片片名中多余的词汇,忽略不译。
2.改译法
改译法要求译者适当改变源语影片片名的结构,适应目的语语言的表达习惯,但仍然保留原影片部分信息,以便于目的语观众理解和接受。2010年香港警匪大片《线人》(2010)讲述了警察依靠线人情报破案的故事。线人,不同于卧底跟间谍,一般是不属于系统机构内的情报搜集者,为警方提供线索的人,跟西方人概念里的“spy”和“undercover”等人物不同。英文俚语“stool pigeon”其中一层意思是“someone acting as an informer or decoy for the police”,该俚语恰当地反映了“线人”一词的含义,因此该影片英译为The Stool Pigeon。
3.创译法
创译法要求译者综合影片内容和宣扬的主题,并结合两国文化差异和观众审美差异,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彭浩翔导演的影视作品《志明与春娇》(2010)(Love in a Puff),影片中文名记录了男女主角名字。志明与春娇这两个台语发音好听好记的名字,频繁出现于民国早期台语广播剧中和后期综艺节目、歌曲中,但这两个人物却不被西方人所认知,倘若直译必定产生疑惑和隔阂。英译名改译自电影情节,故事围绕禁烟令背景下两个吸烟者的爱情展开,影片中“puff & tobacco”贯穿始终,因此 “love in a puff”可以理解为“烟雾缭绕下的爱情”或“一口烟的爱情”,该片名可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思考。
四、结语
电影片名是电影中心内容的载体,在电影推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依循双语语言习惯和尊重文化差异,以满足翻译目的。译者应该综合考虑双语文化,尽可能在表达影片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尊重目的语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暗示,灵活地选用翻译策略。译者应该审慎地结合以上翻译方法,以达到电影传播的信息目的、美感目的和效益目的。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 杨坤.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4,(2).
[3] 赵紫汐,阎新,李敏.浅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4,(2).
2095-4654(2015)01-0091-02
2014-09-23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