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酒国》文化意象的俄译研究 ——以叶戈罗夫译本为例
2015-03-17钟雪,王金凤,赵姗姗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酒国》文化意象的俄译研究
——以叶戈罗夫译本为例
钟雪,王金凤,赵姗姗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010100)
摘要:文化意象翻译是文化翻译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翻译界的重视。文化意象反映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是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莫言的小说《酒国》独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有许多字里行间起不同象征作用的文化意象,这是《酒国》的一大特色。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酒国》俄译本中的一些文化意象,论述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此来看民族文化意象的翻译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从而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文化意象;《酒国》;功能对等;文化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科研成果(省级课题成果)。课题名称:莫言《酒国》俄译本意象翻译研究。立项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编号:S20141012804。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3-0096-4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ultural image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it is appeal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mong translators. Cultural image is the refl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 It is the fruit of the intelligence and history in a nation. The Republic of Wine, the fiction written by MoYan, stand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al.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cultural image, which represents for different meaning, and that is wher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 fiction located. By analyzing some cultural images in the Russian version of The Republic of Wine, the article is to clarify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fter the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it can help to find out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two national cultural images, and it can improve the culture exchange and fus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随着各民族的不断发展和交流,文化意象慢慢地形成一种文化符号,不断出现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出现在一部又一部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有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彼此间只要一提到,会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文化意象,这一文学作品中的“鲜活力量”,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以莫言的《酒国》俄译本作为范本,探讨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及其在文化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文化意象的概念
方梦之在《译学辞典》中对文化意象做了这样的定义:文化意象是蕴含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1]
谢天振也在他的《译介学》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意象”的说法。[2]文化意象是指蕴藏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和民族心理等特征的意象。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及其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含义。在本文中,“文化意象”这一词主要是从文化角度来定义,赞同谢天振提出的这一说法,用“文化意象”这一术语来概括文学作品中具有文化意义的意象。
文化意象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种植物,例如汉民族语言里的松柏、水仙、竹子,欧美民族语言里的橡树、玫瑰、橄榄树、白桦树等;它可以是一种实有的或传说中的飞禽或走兽,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鸳鸯、喜鹊、大雁、龙、麒麟,欧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兔子、狮子、熊等;它也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或、俗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性词语中的形象或喻体等等,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既生瑜,何生亮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欧美民族语言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争斗之源;祸根”(An Apple of Discord);鳄鱼的眼泪 (To shed crocodile tears)等等。这里的“周瑜”“诸葛亮”“东风”“罗马”,“苹果”“眼泪”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含义,成为特定民族语言中的一个个文化意象。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
美国当代首屈一指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他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在这个定义中,有三点是关键:一是“自然”,指译文语言通俗、流畅,不能有翻译腔;二是“贴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三是“对等”,这是核心。[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强调的是尽可能地切近原文的意思,达到译文与原文的信息对等,而不是形式对应。“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翻译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动态对等”十分强调原文与译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这样容易给人造成内容与形式相矛盾、不可兼顾的印象,甚至可能使有些译者翻译时走向极端,只顾翻译原文的内容却忽略了文章的形式。因此,为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奈达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在于1986年与冉·德·瓦尔德(Jan de Waard)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书中,奈达就把“动态对等”的名称改为“功能对等”。在功能对等中,奈达对“信息”做了进一步的界定,指出信息不但包括具体的思想内容,而且也包括语言的形式、结构。他认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奈达认为,“功能对等”这一名称,与“动态对等”相比,可以更加“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应使得译本在译入语文化中实现与源出语中同等的效果。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能够译得准确、译得好,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标准。因此,这就要考虑到在语言交际中由于各种因素和语言环境所产生的文化差异。文化意象就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酒国》文化意象翻译的这一角度,来看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基于功能对等理论,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再现原文的风貌,使译入语读者更容易接受。
三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看《酒国》俄译本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本文将《酒国》俄译本中作者翻译文化意象的策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保留文化意象、替换文化意象、削减文化意象以及舍弃文化意象,具体实例分析如下。
1.保留文化意象的策略。
保留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指的是译者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意象直接引入到译入语作品中,让不太了解中华文化的读者得到充分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大多采用了直译法和直译加注释法。
(1) 直译。
例1:—“你怀孕了吗?”
—“我有毛病,盐碱地。”①
—“我是农艺师,善于改良土壤。”
—“小妞,再见了,我有上等肥田粉,专门改良盐碱地”。②
俄译:—А ты что, ребёнка ждёшь?
—Солончак я, вот беда.③
—Ну, по вопросам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я срец, -подыграл он.
—Пока,дочурка. А удобрение у меня первоклассн-
ое, как раз для солончаков.④
这段对话描述的是中国典型乡村中对“不孕”概念的一种经典幽默方式,叶戈罗夫在翻译中直接译为“盐碱地”和“改良土壤”,这是一种中国幽默的移植,力图在俄语读者面前展现出中国乡村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面,也体现出了作者的诙谐所在,可以说是对莫言意图巧妙贴切地表达。
例2:年轻农民在背后骂道:“叫他们快开门,这群吃米白的猪。”⑤
俄译:“Пускай ворота скорее открывают, свиньи.”-бросил вслед крестьянии.⑥
文中是农民在骂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人,称他们为“猪”。在俄汉文化中,“猪”这个文化意象都有“肮脏,愚昧”的伴随意义,常喻指人,或指其蠢笨,或指其好吃懒做。正是由于这个意象在两种文化中的意义是相同的,因此译者采用直译,语言简洁明了,又使俄语读者心领神会。
(2)直译加注释法。
在文化背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直译+注释比较适用,目的在于详细说明不太被译入语国家读者所熟知的文化意象。这样,对于欠缺原语文化知识的读者来说,会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例3: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⑦
俄译:Как гласит поговорка, в семьдесят три и в восемьдесят чемыре разве не призывает к себе Яньло-ван?⑧
此处是丁钩儿到矿上去调查,在酒桌上矿长举杯劝酒时说的话。借自己八十四岁老母亲的名义,矿长要敬丁钩儿侦查员酒祝他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意思是说他家年迈的老母亲今年很可能就要去世了,一个垂死的老母亲敬您一杯酒水您可不能推辞呀!
“阎王”一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阎王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是佛教中的阴间主宰。在佛教传说里面,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在中国民间也有这样的俗语,“阎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当然,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俄语读者来说,可能读起来会很费解,不禁会问,“阎王是谁呢?”这里译者采用了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保持了形式上的对等,并且用注释法来辅助读者理解原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充分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可以说也基本达到了内容的一致。总体来说,实现了功能对等。
例4:“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⑨
俄译:В книгах обретешь златые чертоги, книги принесут немало мер зерна, в книгах увидишь словно выточенные из яшмы женские лица⑩
在注释中说明:Слова, приписываемые императору династии Сун, который правил под девизом Чжэнь-цзун (997- 1022). (该词句为宋朝时名号为“真宗”的皇帝所写)。
“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这些文化意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是完全没有对应的。它们出自中国一个很有名的典故,用以勉励大家用功读书。这个典故是这样的: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得开大宋皇朝,为了稳定国家,实行了贬抑武人参政的政策,建立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由于中国宋承五代长期的战乱,一般人都不喜欢读书,书读得好的就更少,所以国家一时要普遍起用那么多文臣,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的风气。因此,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劝学篇》,这首短短的篇章,广传天下,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诗中这样写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 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再来看译文,在这段文字中译者用三个“В книгах”构成排比句式,与原文中的三个“书中自有”排比句形成一一照应的格局,完美地复制了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读书之作用的描述。并且在意思上通过加注的方式来让读者更贴切地去理解。该段翻译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且语言表达精准,意思和形式上相互衔接缜密。
2.替换文化意象的策略。
替换文化意象的策略即以译文读者熟知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含义的目标语文化意象替换源语文化意象的策略。[4]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够顺应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使译文读者在更为熟悉的文化语境下理解原文的文化含义。
例5:金刚钻啊金刚钻,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哪怕你盘根错节,哪怕你天罗地网,落到我手里你别想好过。
俄译:Эх. Цзинь Ганцзуань. Цзинь Ганцзуань, какую бы несокрушимую твердыню ты собой ни являл, на какой бы короткой ноге ты ни был с сильными мира сего, как бы глубоко ни пустил корни, как бы широко ни раскинул сети, а коль попал ко мне в руки, спуску я тебе не дам.
此处先看“铜墙铁壁”一词。它出自元·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此后用来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这里译者直接译为 “несокрушимая твердыня”(“坚不可摧的堡垒”)来替代原文中这一成语。这虽与原文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没有遵照形式上的对等,没能把中国文化中“铜墙铁壁”这样的成语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
同样,此句中“皇亲国戚”一词。“皇亲”指的是皇家的亲属;“国戚”指的是皇帝的外戚,即后妃的家族。泛指皇帝的家庭和亲戚,也比喻极有权势的人。当然,“皇帝”等词的含义只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才会出现,不加注释的情况下译语读者基本不知道什么是“皇亲”,什么是“国戚”,译者用 “с сильными мира сего”取代了这个文化意象的内涵,直接用俄语中相近的文化意象来让译入语国家的人领会。
3.削减文化意象的策略。
削减文化意象的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在译作中对原文文化意象进行削减处理。
例6:“首长,我没醉,像您这般出色的人物怎么会醉呢?我们这里醉酒的都是写没有知识、没有教养的下里巴人,阳春白雪从来不醉,您是阳春白雪,所以您没有醉。”
俄译:Такой видный человек, как можно! У нас тут ежели кто напьётся, так не из интеллигентных, не из культурных. Те, что “белый снег солнечной весной”, не напиваются. Вы ведь из таких-значит, те пьян.
这段中“下里巴人”译者并没有直译,而是直接译成“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人”。实际上“下里巴人”就是指的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人。译者省略了令译入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本土文化词汇,这样虽然形式上没有达到完全对应,不过内容上却十分贴切。
此外,由于文中平头是丁钩儿在煤矿保卫部遇到的接待人员,原文作者莫言使用了“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这些成语是为了奉承这位从省里来的“首长”,因此在语言上力求和“首长”保持一致。在这里译者巧妙地将“阳春白雪”直译出来,辅之以注释,并没有掩盖原文中的语境氛围,保留了原语文化的特质。这样翻译,不论从形式上,亦或是从内容上都恰到好处。
4.舍弃文化意象的策略。
舍弃文化意象的策略即在译文中舍弃原文文化意象的策略。
例7:这是我市的一道最有名的菜,叫做“麒麟送子”。
俄译:Это у нас самое знаменитое блюдо, называе-
стся “Цилинь приносит сына”.
麒麟送子是中国古代祈子法的一种。在中国文化中,传说麒麟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正因麒麟既作为仁瑞的象征,在古代人们还将自己的小儿称为“麒麟儿”,又在附着“天仙送子”这一传说之后,于是人们顺理成章地也将麒麟作为了送子的灵物,由麒麟的王道之征到麒麟送子之俗信,其实也是麒麟形象由“帝王世家”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
这里,译者直接音译,使得原文名称文化意象“麒麟”所带有的文化意义都被取消了,译语读者不会真正了解到麒麟代表怎样的意义,更不会懂得这道菜的名字为何源于关于麒麟的这个传说。形式上做到了对等,但内容上,对于读者理解原文会稍有偏差。
三结语
原语与译语本身代表着两个民族的文化,语言中的各种文化意象更是充分体现出两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差异,那么面对着这些差异和特质,如何翻译文化意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酒国》俄译本中对于一些意象的翻译,不难看出,译者采用舍弃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很多,多数情况下都比较看重原语中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尽可能地传达原语文化,可以看出叶戈罗夫倾向于借助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将中国的民族文化带到俄罗斯,走近俄罗斯,从而达到两个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目的。
注释
①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4.
②Егоров И.А. Страна вина[M]. изд..ЗАО ТИД “Амфора”,М.2012,6.
③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7.
④Егоров И.А. Страна вина[M]. изд..ЗАО ТИД “Амфора”,М.2012,9.
⑤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9.
⑥Егоров И.А. Страна вина[M]. изд..ЗАО ТИД “Амфора”,М.2012,11.
⑦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48.
⑧Егоров И.А. Страна вина[M]. изд..ЗАО ТИД “Амфора”,М.2012:61.
⑨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28.
⑩Егоров И.А. Страна вина[M]. изд..ЗАО ТИД “Амфора”,М.2012:36.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9.
[4]戚建.文化意象缺失和错位的翻译补偿手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36-139.
[5]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6] Егоров И.А. Страна вина[M]. изд..ЗАО ТИД “Амфора”,М.2012.
On Cultural Image Translation in the Russian Version of The
Republic of Wine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Zhong Xue,Wang Jinfeng,Zhao Shansh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100,China)
Key words:cultural image; The Republic of Win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culture
Class No.:H3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