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滋生腐败现象的社会根源
2015-03-17陈义静
陈义静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9)
党内腐败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降低了行政效率,冲击了市场经济运作的秩序。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认为:“腐败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恶性肿瘤,它蚕食着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使国家无力实施自己的法律和法规,改革即使在法律上通过了也很难实施。”[1]所以反腐倡廉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时期党内腐败现象高发的原因,除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制建设等原因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年轻的执政党,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还受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一、腐朽思想的侵扰
腐败作为剥削制度的共有现象,不是偶然的。恩格斯指出:“社会起初用简单分工的办法为自己建立起了一些特殊的机关来保护自己共同的利益。但是,后来,这些机关,其中主要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种情形不但在例如世袭的君主国内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的共和国也可以看到。”[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革命的政治路线,基本上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党内的不正之风主要是封建社会官僚主义、特权主义等作风余毒的危害。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开放,海外的设备、资金、技术随之蜂拥而至,对于外国的经验我们党向来是批判的继承,对外国的腐朽思想和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抵制。例如我们强调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教育,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教育。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后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抵制还要进一步加强。
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3]这种失误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既有经验不够、思想理论准备不足的原因,又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涣散软弱的原因,还有我们主管指导失误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失误对思想政治领域的危害和影响确实是不可低估的。正如邓小平所后来讲的,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都出来了。这与我国勤劳简朴、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背道而驰,也给我们党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思想领域的各种腐朽思想,在思想理论工作建设不利的情况下,腐蚀了不少干部和群众,促使了腐败的滋生。
二、公民文化素养整体低下
文化素养不是文化水平、文化知识或文化程度等概念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具有穿透力、洞察力的文化视角。从客观上讲,文化素养是以文化水平、文化知识和文化程度为基础,通过对自身主体的潜心修炼而形成的一种人格魅力。它具有邪不敌正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简而言之,文化素养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注重道德品质的修炼,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善。一个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人,一般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养品质。
一般来讲,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运行的机会均等等机制和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合格人才和教育的现状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的民族素养和教育水平低下,严重阻碍了这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在文盲、半文盲广泛存在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据统计,在亚洲全部人口中有47%的是文盲,非洲则高达74%。为消灭文盲,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做了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使文盲的绝对数字又有所增加。在发展中国家,文盲的比例比较大,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文盲数量尤其突出。列宁明确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削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4]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短时间内整体水平不高,可以讲文化水平的整体低下是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教育程度和其他相关条件的共同合力下,广大人民群众考虑的主要是生存,至于公民的法制意识、参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等意识则变的十分微弱,国家的活动,包括行政管理在内,民众的参与性不高,在缺乏有效的民众监督、法律监督以及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的情况下,腐败行为会有所抬头。目前我国教育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来说,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民族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为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监督腐败行为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人们道德约束的软弱
从长远来看,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以及公职人员的道德水平是更基本、更带有更本性的东西,它决定了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民众道德、价值观,就会产生具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平、价值水准的政府和公职人员。社会“道德底线”的扭曲和下滑,道德防线的溃散或突破往往就是腐败的开始。著名学者彭文德曾经说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在党和政府中也出现了腐败现象,而且情节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就是这一时期,我们对道德建设没有给予足够重视。”[5]所以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建设,不断地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是一项长期的但又是基础性的工作。
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因为道德的堕落腐化,导致这些国家产生大量的腐败问题。目前我国在道德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根本上说,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低下,再加上社会生产的产品本身比较少,人们为了生活的好一些,在物质产品上享受的水平高一些必须要艰苦奋斗,这种为了物质生活而苦苦追寻的思想往往战胜理论上的教育。第二,受经济利益影响和急功近利之心驱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蔓延成灾。领导干部中的弄虚作假、浮夸之风的主要表现有:其一是玩数字游戏,虚报产值与速度;其二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为求升迁,不讲良心道德,置党性原则不顾,摆花架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和贴金工程;其三对政绩无限扩大,甚至无中生有,对失误则尽力隐瞒,大化小,小化了。第三,经济条件好的国家的带动作用,国内有些阶层收入比较高,从而引起低阶层收入者的攀比。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原因都促使人们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想尽千方百计。第四,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各种不同的阶层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社会物质的水平。那些物质欲望强的人,往往铤而走险,为了单纯的物质利益而失去做人的底线,从而加剧了腐败的滋生。因此,首先用诚信、正义、廉洁奉公、克己无私等积极的价值观,代替拜金主义、自私、为富不仁等肮脏、没落的价值观念,重塑社会舆论,振兴公众道德,在民众中逐步营造起腐败可耻、廉政光荣的意识和氛围;其次,倡导健康、文明、俭朴的生活方式,创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摆脱狭隘的对个人的、家庭的及至氏族部落的“忠诚”和“依赖”,阻遏一些陈旧的传统准则和风俗习惯对公共生活的侵蚀;再次,最为重要的还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四、组织管理上存在时间的滞后性
反腐败需要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需要党委、行政、纪委、监察、公安、审计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这些部门步调一致,密切合作,反腐工作才能取得巨大胜利。但是现实情况使我们的反腐工作还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时间上的滞后性是腐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性是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腐败整改措施存在滞后性。这是存在与认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腐败问题出现后对其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拿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目前我国有许多反腐败的措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根源就是其措施的产生是救急之作,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于解决燃眉之急还勉强可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相差很远。
第二个时间上的滞后性是具体制度的完善跟不上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入,腐败也会以不同的面貌存在与发展当中,可以说改革的发展必将有腐败的出现,腐败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所派生出的一种病症,它不可能单独、孤立、静止地出现。然而根本制度与具体措施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例如我国反贪污受贿制度的不断充实、健全就是一例,它从1931年中央苏区条例制定开始,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仍在不健全。只有在改革的同时不断健全反腐制度,给反腐制度新的动力、新的方向、新的舞台,反腐败才会深入人心,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健全的过程,如果在改革开放深入的同时不加强反腐败制度的建设,就会使反腐败制度得不到发展,从而功亏一篑。就不能取得反腐败的成功,企图一下子就把漏洞堵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具备改革发展了反腐败制度也要补充、修正、完善的坚定决心。
人们的衣食住行、公民的基本素质等方面需要提高的方面还非常多,腐朽的封建思想还经常腐化我们。所有的这些在我们的执法者身上都有一定的体现,“人治观念”“官本位观念”“特权观念”等思想还比较浓厚,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讲感情,讲关系等思想。然而执法者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法制观念的深入,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需要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因此反腐制度没有较高素质的执法者是不行的。然而执法者素质的提高要达到反腐败制度提出的要求还需要一个过程,两者不是同步的。例如西方的多党政治,三权分立制度被少数发达国家吹嘘成“最民主”、“最科学”的制度,但这些制度移植到非洲、南美洲的不发达国家中去,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奇迹,反而成为政变频繁、内战不断、军人独裁、血腥政治的渊薮。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执法者管理素质、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保罗·哈里森.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42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8.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4]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9.
[5]彭文德,杨麻.走出周期律——关于腐败与反腐败的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