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2015-03-17卢丽刚魏美玉
卢丽刚,魏美玉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中国梦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卢丽刚,魏美玉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优化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构筑起更加坚固的国家安全大屏障。这一战略具有和谐性、超越性、包容性、现实性四大特征。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必须发挥现有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尊重照顾参与国的国家利益,切实加强交通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和沟通,并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民间交流。
关键词:中国梦;“一带一路”战略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回暖复苏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亚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也日益上升。随着欧美发达国家重返亚太争夺各国的主导权,亚洲国家的安全和权益正在受到威胁和损害。加上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各国的合作愿望增加。正是据于这一背景,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泛亚地区经济合作,维护地区和谐稳定,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它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一带一路”战略很好地统领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其目的就在于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1]。
1 “一带一路”战略助推中国梦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梦插上有力翅膀,为中国梦的实现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优化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构筑起了更加坚固的国家安全大屏障。
1.1“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中国梦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化解过剩产能,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地缘政治威胁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眼全球,以拓展周边国家市场为战略基点[2],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泛中亚地区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其经济发展结构与中国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全球经济发展乏力的背景下,这些新兴经济体需要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在这一大的国内国际背景下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覆盖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贯穿欧亚大陆,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经济体,并以此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与经济合作,为实现中国梦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1.2“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友好的国际大环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质疑也越来越多。这些国家以各种方式渲染“中国威胁论”,用各种手段打压、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繁荣复兴需要有友好的国际大环境。“一带一路”战略秉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本着互利共享的原则展开交流,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表示,“一带一路”战略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3]。这表明,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赋予了古丝绸之路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也就是要用和平友好、互惠互利、包容共鉴、共同发展的新理念建设新的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互利共赢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为中国及沿途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还可以加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间的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与误解,增强尊重互信,共创人类文明繁荣局面[4]。
1.3“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中国梦优化对外开放的大格局
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条件的差异,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地,西部地区则发展滞后。中华民族要实现“两个百年梦想”,无论从价值取向还是从实现途径来讲,都迫切要求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东西部地区的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一带一路”战略第一次从更加恢宏的视野、更加长远的考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两个百年梦想”优化了对外开放的大格局。这一战略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的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5]。在这一战略的惠及下,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交通、教育、医疗等条件会得到更好的改善,同时,西部地区可以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这就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也为西部地区吸引人才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
1.4“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中国梦构筑国家安全大屏障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安全的支撑,而能源安全已成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为,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对能源的巨大消耗。近年来,随着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时代的到来,世界能源版图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重构,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度下降,我国一跃成为世界能源需求大国。这样,中东地区的局势将更大程度地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相反,美国却可以逐渐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并可利用中东局势掣肘中国。中东地区是世界重要的能源产区,长期以来受制于美国,随着我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扩大,美国对中国的抵制情绪加大,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安全。“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向西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往来,还把中亚、俄罗斯、蒙古、印度、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地区涵盖在内,这就缓解了美国因能源问题对中国的压力,为我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赢得更多的战略机遇期。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印度等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为适应亚太崛起,从传统的大西洋国家转身变为太平洋国家,美国不得不提出重返亚太并推出亚洲再平衡战略[6]。美国还制定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协定是美国对亚洲再平衡的战略之一,中国被排斥在外。从这一点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秉承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而试图绕开“TPP”,寻求新的和平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2 中国梦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战略特征
中国梦是引领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国梦的感召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构和谐,促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呼应中国梦,搭建泛亚地区经济走廊,传递中国梦的友好精神诉求。“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和谐性、超越性、包容性、现实性四大特征。这些特征无不体现中国梦追求和谐、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
2.1和谐性
从国内来看,“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可以改变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为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迎来新机遇。从国际上看,“一带一路”战略,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推动周边国家的参与合作,有着鲜明的和谐共荣性。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同各国尤其是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他还提出,中国和平发展始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人民愿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7]。据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战略覆盖沿线沿边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海陆相通,东西相望,南北相连,经纬交织,其人口规模超过40亿,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8]。如果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将这些国家和地区打造成无缝对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繁荣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共同发展、人类共同进步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
2.2超越性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古丝绸之路”的超越。“一带一路”战略虽然是在传承“古丝绸之路”友好贸易往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增添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像旅游、教育、基建、能源、国家与区域安全等。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原有对外开放格局的超越。“一带一路”战略不同于以往任何沿海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打破了孤立单一的区域发展模式,融合了各种形式的开放经济体,加强了国内各省间的联系,将全国东中西发展板块有机地连成了一体,最终形成了全国一体化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再次,“一带一路”战略也是对近代历史上各种地缘战略的超越和升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各种地缘战略都难以摆脱制约与反制约、控制与反控制的怪圈。近年来,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TTIP)同样没有摆脱这一历史怪圈。TPP和TTIP这两个国际战略实质是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金融实力在亚太地区谋取主导权,圈定势力范围,限制中国、印度等国家发展,推行霸权的工具。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地缘战略,它承载的是共筑中国梦、亚洲梦、世界梦的美好愿景,谋求的是成员国的平等参与合作,协商共建,互利共赢的历史使命。
2.3包容性
从国际上看,“一带一路”战略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它不排斥任何有意愿参与的国家或地区,以自主、平等、协商的灵活性为指导,以尊重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为目的,谋求各个层面的合作,发挥好各个国家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区域安全。与美国TPP安排的排他性形成强烈对比。新丝绸之路倡议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及其大国胸怀,得到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9]。“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既有区域多边合作机制的平台上,继续推进合作,并为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等合作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从国内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将国内各省最终搭建成“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将古丝绸之路中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包容进一个高水平的经济带中,而且将很好地把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圈、长江中游经济圈、北海湾经济圈、滇中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等很好地包容成一个整体。
2.4现实性
面对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世界格局出现新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满足国际国内两个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国内看,“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西部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向西开放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力促进内陆和沿边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进程”[10]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欧美国家经济恢复困难重重,新兴经济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跃力量,有寻求新发展的需要。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资源能源进口需求超过美国。对新兴经济体来说,不管是能源输出,还是资金引进或承接产业转移都希望从中国获得机会。据统计,“2012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高达12 217亿美元(不含拉美),占我国外贸总额的42.6%,我国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南亚国家、海湾国家及一些拉美和非洲国家最重要的贸易对象和外资来源地。”[9]
3 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举措
“一带一路”战略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它为中国梦、亚洲梦、世界梦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平台,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促成“一带一路”战略的搭建。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发挥现有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不能忽视现有国际组织的作用。可依托现有国际组织,减少“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阻力。目前,我国为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交流,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欧亚联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开办了各种合作论坛,签订了一系列投资贸易协定,如中国—海合会合作论坛、中国非洲合作论坛、亚太贸易协定等。这些国际组织可以很好缓解沿线某些国家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心存的疑虑。依托这些国际机制,各国可以有效地共同应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协商共建项目、实施机制创新。如依托上合组织共同应对中亚不稳定因素、依托中国—东盟机制落实现有项目并共同维护南海航道安全等[11]。
3.2尊重照顾参与国的国家利益
“一带一路”战略是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战略,其覆盖面广,涉及国家之多,依靠单个或个别国家难以构建起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舞台,周边环境因素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中国日益强大的趋势下,周边国家的安全与防范意识增强,与中国的交往关系微妙复杂。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要想稳定国家关系就需要各国在交往中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体现了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时对沿线国家利益的充分尊重。尊重与照顾好参与国的国家利益与战略设计,不谋求地区事务的主导权,才能赢得合作伙伴,才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
3.3大力推进交通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打造好“一带一路”战略,关键在于互联互通。虽然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方面面,但首要的还是交通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目前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比较滞后,多数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级低、路况差、安全隐患大,一些国家之间铁路技术标准不统一,运输周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海上航道安全问题频发,海上运输信息合作水平不高。这种滞后状态既是‘一带一路’发展的瓶颈,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和重要内容[12]。因此,应尽快打造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区域交通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新格局,从总体上规划好“一带一路”沿线陆路、水上和陆水联运通道的布局,推进国际运输的便利化。还应充分发挥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国际物流节点建设,发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区域在信息系统、交通安全、海事搜救等方面的合作[13]。
3.4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和沟通
“一带一路”战略目前虽然得到了广泛支持和赞誉,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通关、运输、物流等方面存在较多贸易壁垒,各方贸易投资成本都居高不下,贸易安全也难有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和沟通,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为宗旨,以“亲、诚、惠、融”的外交理念作为处理周边事务的原则,消除周边国家的疑虑,与沿线国家一道,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的合作和政策交流,改善口岸通关设施条件,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增强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12]。
3.5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民间交流
加强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是沟通民意,凝聚民心的重要举措。民心相同是互联互通的基础,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生命力所在。新一代领导集体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思维,开展国际合作,必将得到亚洲人民和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游部原部长苏尔丹拉耶夫认为,没有人文合作的发展,很难实现经济合作的进步,希望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合作的复兴[14]。值得注意的是,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力量。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华侨华人超过4 000万,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是华商力量最强的区域。据估算,全球华商企业资产约4万亿美元,其中东南亚华商经济总量为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海外侨胞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广泛的政界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1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 2014-10-26(01).
[2]郭占恒.当前宏观经大势与政策取向[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5):4-9.
[3]韩旭阳.习近平在哈发表演讲:古今故事讲述中哈友谊[N].新京报, 2013-09-08(01).
[4]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N].中国经济时报, 2014-8-11(06).
[5]唐纲."一带一路"战略打开西部开放空间[J].重庆与世界, 2014(11):5.
[6]刘宗义.冲突还是合作—"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选择[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4(4):4-20.
[7]王欢.中国梦、亚洲梦之后,习近平为何又提出"亚太梦"[EB/OL].(2014-11-10)新闻中心-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
[8]彭光谦.复兴"丝路"文明促进共同繁荣[J].中国投资, 2014(10):30-33.
[9]全毅,汪洁,刘婉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方略[J].国际贸易, 2014(8):4-15.
[10]霍建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义深远[J].中国外资,2014(10):33-35.
[11]杨晨曦."一带一路":外交该做什么?[J].新产经,2014(5):72-73.
[12]李金早.深化经贸合作把"一带一路"建实建好[J].国际商务财会,2014(8):5-7.
[13]人民网.交通运输部将从六个方面推进"丝绸之路"交通建设[EB/OL].(2014-03-27), http://politics.people.com.cn.
[14]蒋希蘅,程国强.国内外专家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看法和建议综述[J].中国外资,2014(10):30-33.
[15]陈经纬.充分发挥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作用[J].四川统一战线,2014(11):4-5.
(责任编辑姜红贵李萍)
On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Dream
Lu Ligang, Wei Meiyu
(College of Marxism,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Abstract:"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expands new spa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reates more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 optimizes the great structur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builds up a stronger barrier of national security, thus achieving the Chinese dream. This strategy has four major features: harmony, tran⁃scendence, inclusiveness and reality. In the promotion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 strategy, we must exercise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initiation , take an active role,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strengthe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interconnectivity,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n policy between countries along the line, and through the humanistic bridge promote the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along the road.
Key words:the Chinese dream;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作者简介:卢丽刚(1965—),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2014-12-26
文章编号:1005-0523(2015)03-0133-05
中图分类号:F415.1;F511.33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