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3-17梁永郭耿微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国梦政治思想

梁永郭,耿微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梁永郭,耿微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新渠道。本文分析了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对增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所助益。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一、引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新一代青年的努力和奋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中国梦宣传与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网络宣传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在我国各高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且能够确保大学生坚定有力地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二、中国梦的内涵及实质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一个共同体,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传统思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实现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不仅是中国梦的创造者,还是中国梦的享用者,中国梦的实现必将造福人民;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们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敢于追梦,用实际行动去追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1]

三、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青春而又稚嫩,个性而又张扬,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心理发展上也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思想是大学生坚持一切理念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梦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以非意识形态性的表述形式,在高校中宣传中国梦的内涵,实质上是对当代大学生传达一种“正能量”,因此,加强大学生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环境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教育手段之一,在高校内开展中国梦的讨论和践行,使大学生认真思考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如何全面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以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身心上不断提高抗压耐挫的能力,进而使大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一种精神信念。

(二)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广大高校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中国梦的教育,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从而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

(三)有利于促进民族发展的进程,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中国梦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也是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现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发展的历史,深知面对建设国家、振兴民族,自己应义不容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使其将中国梦的思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进而加快民族发展的进程,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中国梦的教育主题与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的教育有着十分相近的内容。通过这一主题教育,大学生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成长成才的愿望,同时用科学知识带动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四、在网络环境下,高校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贴近学生,形式多样,效果突出,但是现阶段高校中国梦教育网络化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认真分析这些缺陷,才能有针对性地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举措过于简单

在许多高校虽然使用网络进行中国梦内容的讲授,但是仍然没有改变简单搬家式的教学,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只是简单展示PPT的内容,课堂之外许多高校只是单纯举办关于中国梦教育的讲座,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被改变。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表现得更加明显,单调刻板的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减少了学习的新鲜感,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3]

(二)网络载体建设现状与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存在差距

当前,许多高校在网络硬件上的配套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机房数量不足直接减少了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另外,不少高校开设了关于中国梦教育性的网站,但内容单一,限于红色信息,说教性比较突出,上网的大学生虽然很多,但是浏览这些网站的人却很少,这就说明高校的网络载体建设仍处于滞后的阶段。

(三)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运用网络,提高中国梦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网络能力有限,只能以单一的形式将课本内容展示出来,不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多样性进行中国梦的宣传与教育,网络思政课的效果不是非常显著。当前高校中,那种既是中国梦思想教育的行家,又是互联网技术熟练运用者的“复合型”教师是非常稀少的。

(四)高校监管制度不完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环境是虚拟的,网上信息有好有坏,当前由于我国对网络的监管能力较低,各种非法信息充斥网络,许多大学生经常沉溺于网络世界,身心受到毒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在我国高校,校园贴吧、论坛、QQ等网络途径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泛滥,高校的监管能力滞后,再加上大学生自制力不强等原因,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辨别是非的能力下降。

五、高校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优化对策

(一)利用网络,充分发挥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

引导大学生共圆中国梦的前提是加强其价值观念的引导。随着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入侵,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大学生在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攀比、盲目高消费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在高校中,我们可以建设中国梦的网络宣传专栏,主要讲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先进人物事迹,相信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价值观会得到一定矫正,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4]

(二)进一步丰富中国梦教育的网络载体

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重要作用,使网络教育载体更加多样化。将网络的趣味性、服务性与中国梦的思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打造校园梦想专题网站或网络专栏,利用校园LED屏循环播放中国梦主题思想,通过微博、微信平台、手机QQ等,采用浏览、转发、评论、点赞等形式传播中国梦的内涵实质,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更多新颖的网络载体会相继产生,这些都将会成为高校宣传中国梦的新阵地。[5]

(三)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和网络技术俱佳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培养对于中国梦的教育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建立一支专门进行中国梦教育的组织,比如,在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中有的学院教师在理论建设方面有专长,可以承担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理论教育模块建设。单单依靠学工部或是宣传部等机构进行中国梦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不但要保证这支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上的合理性,还要定期进行专业能力和网络技术的培训,达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目的。

(四)做好高校网络环境的净化,坚决抵御不良信息

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净化网络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校广播站等渠道传递正能量的信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评议活动,以优秀典型感化人,使教育与活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在网上的自律意识;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对于现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进行深刻剖析;[6]此外,还要加强网络法制宣传,提高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利用这种无形的约束力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使大学生远离不良信息的影响。

六、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高校中切实做好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为了使网络传媒在高校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要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特点,牢记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创新现有的模式,激发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早日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8-29.

[2]蒙秋明.“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13,(07):151-152.

[3]刘薇,程鹏翔.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9):55-56.

[4]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013,(09):43-44.

[5]宫建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01):117-118.

[6]蒋桂芳.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点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7):97-98.

Analysi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Chinese Dream of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Liang Yongguo,Geng Wei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401)

The propose of Chinese Dream further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is not only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but also the inner requirement of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to carry out Chinese drea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ages,meanwhil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new path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Chinese dream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to carry out college students'Chinese dream education by using network platform,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imeliness and pertinence of Chinese dream propaganda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drea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etwork platform;current problems;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G41

A

1671-2862(2015)04-0070-03

2015-06-21

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利用网络平台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课题编号:2014030605)的研究成果之一。

梁永郭,男,博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耿微,女,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