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视域下的“世界观”问题

2015-03-17陈卫华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世界观人生观马克思主义

陈卫华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视域下的“世界观”问题

陈卫华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本文通过对世界观涵义、划分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分析,提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的新时期,面对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追求淡漠,理想信念迷失的精神状况,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达到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世界观;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2012年“毁三观”成为网络名词开始,甚至在主流媒体也能听到“三观尽毁”“三观不正”这样的表述。在这样的语境里,“三观”不仅仅指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表述,而且已成为一个泛指,只要有颠覆大多数人一般看法的人、事或物出现,都可以表述为“毁三观”,它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夸张化、庸俗化和具体化的表达。然而在这种看似玩笑话的表述下,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真实涵义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被遮蔽了。在“三观”的相互关系中,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往往由世界观来决定。在这里笔者想深入探讨“世界观”一词,世界观的问题不仅仅是观世界,即用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关系到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如何成为人本身。从当前我国对歪曲的甚至反社会、反人类的颠倒世界观的打击和治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无法绕开对“世界观”的正确解读和阐释。

一、世界观释义

“世界”从最初的一片混沌的背景到随着人类的生产和实践的发展,概念越来越清晰,不同的民族对“世界”的界定也不一致,比如天、宇宙、永恒等等。在汉语中,现代词语“世界”一词中的“世”是指世代和生命的延续,“界”指“圆圈”[1];佛语“世界”中的“世”和“界”分别指时间和空间,是指众生生存的地方,包括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六界(东、西、南、北、上、下)。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更是种类繁多,各类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和词典中对世界观的定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其根本内容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一般认为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这里所讲的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而关于“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之说,则不单是对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的认识,也关涉到对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解读。因此,世界观的具体表现就包含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等,世界观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关于“世界观”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回答,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阐释维度给予了多种理解和解读。

比如,陈先达等学者主张,我们不能把世界观理解为“观世界”,自从人类出现以后,我们所言说的世界是包括人和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观”就是“观世界”,这种观世界不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对整个世界形成的看法和观点。还有学者主张世界观可以分为自然世界观和人文世界观,主观化地制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立。主张第一种世界观即自然世界观旨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实然关系,而人文世界观则更多侧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显然,这种对世界观的理解和解释有失偏颇,不但没能完整理解世界观的涵义,反而制造了世界观研究对象的对立。大多数学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中的世界观哲学提出质疑,力图求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质的最新成果。有的学者提出世界观的实质就是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两个问题,就是what和how的问题;也有的学者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才是世界观的应有之义;有的学者则直接规避掉“世界观”问题本身,从方法论或思维方式问题去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侯惠勤老师则认为,辩证法本身就是世界观,就是本体论,就是关于世界是什么及如何是的问题。显然,国内学者对世界观的解读包括哲学教科书体系对世界观问题的表述基本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视角的,而国外有学者则从主体的内心体验、感知、意念、假设等角度来阐释世界观问题。有的主张世界观的问题就是每个人对世界的一种理性假设,认为“世界观就是对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所形成的一套有系统的形而上的假设,……是内在思维的基本框架”。[3]也有学者指出世界观形成的前提是真实的世界,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在思维与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然后将这种感知到的种种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转化为某种相应的假设,于是世界观就形成了。显然,这种对世界观的解读的侧重点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影响了个体的潜在思维方式以及现实行为。苏联心理学家B.A.克鲁捷茨基认为世界观就是人的信念体系的综合,主张信念一旦系统化就演变成为世界观。从西方学者对于世界观的定义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世界观的理解不同于中国学者的整体说,也非指人类本身,而是指个体对于周围事物的总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是个体潜意识地对待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总之,在哲学发展史上本体论研究早已不占据主流,各种哲学流派林立,无论是现代的抑或是后现代的哲学派别,哲学世界观问题基本上已经被规避。但在现实生活的各种言说的背后往往有“世界观”这只无形的手在作指导,无论你怎样思维和存在,只要是有意识能思维的人,都在以不同的行为方式以生活的语言把世界观问题凸显出来。

二、科学的世界观与非科学反科学的世界观

人类在物质世界不断演进的基础上使自然界发生了质的飞跃,并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形成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包括人)、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世界观,还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处事的方法论。世界观因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立场和观点而各不相同,它的理论化、系统化表现形式就是哲学,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精华,它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基本关系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列宁同志由此把两者之间的这种对立称为哲学的党性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哲学史上有两大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从对哲学史的历史考察结果来看并被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论证的结果是,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有科学、非科学及反科学的世界观之分。所谓非科学的世界观比如宗教神学世界观以及经验世界观等,反科学的世界观比如邪教组织的世界观等。当然哲学上讲的唯心主义并不等同于宗教神学,两者虽然都主张存在超物质的造物主、主宰者,但唯心主义的主宰者是客观精华或主观精神,而宗教神学则是人格神,是上帝或天,一个是讲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一个则谈神与物质的关系,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不同形式的唯心主义最终都会通向神,因此两者的本质又大体相同。列宁认为,哲学唯心主义就是隐晦的鬼神之说,是鬼神学的潜在形式。无神与有神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涉及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最根本性的问题。例如:世界以及人类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人的本性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什么是完善的人格以及完善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未来的世界和理想的王国又是什么,它们又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如此等等,几乎关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将之逐步辨清,作出符合事实而又具说服力的解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之外,别无他途。

恩格斯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是超越性的存在。因此,宗教神学世界观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对世界观的幻想的反映,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它肯定有超物质的人格鬼神存在,主张灵魂不灭或者有鬼,甚至决定人类的命运包括个体的死生祸福等。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尽管它是非科学的,但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宗教采取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对于邪教一旦认定,就要坚决取缔和打击。邪教组织所持的是一种反科学、反人类的世界观,邪教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它的非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上。比如,它往往把宗教教义的抽象的末世论宣扬成具体的世界末日论,邪教教主们把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偶然事件等都说成是末日来临的征兆,宣称某年某月某日即是人类的末日,把世界末日的时间说得非常具体、精确,一旦破产,就变更末日时间并使之合理化,完全否认现世的意义,只有加入组织,才能得以保全。显然,这是一种彻底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颠倒的、错误的世界观。

通过对世界观内涵及其根源的探究和分析,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才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理性及其正确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精华和总结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必须把世界观的建立置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视角之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构建人们共有的科学的精神家园,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世界观是在同非科学与反科学的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是绝对不能调和的,这是为历史事实所反复证明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理解和正确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前提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既不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理解为单纯的辩证唯物主义,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回答,也不把它孤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或者干脆回避和消解世界观问题本身,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方法论或者是对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已。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相对于非科学的或者反科学的世界观而言的,它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它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深刻剖析,以此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总的目标的完美结合。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解放全人类的,同时它还是一系列的基本原理的逻辑统一,更是运用辩证法的典范;其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最集中地表现在共产主义世界观即“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之中,因此马克思所言说的新世界就是共产主义,是核心和归宿,是总的目标。

在共产主义社会这种人的自由状态下,一切的关系无论是人与物之间的直接关系还是自然界的本质完全得以理解和认识。因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这三个领域之间是同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脱离辩证法的自然观、历史观是无法理解的。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4]马克思在这里好像把人类的发展史看成是自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单纯从表面看来,好像只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这种抛弃了辩证法的世界观不能把世界看成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这种世界观的根本错误就是把自然和人类社会看成是两种对立的不同的东西,从而把自然和人类史彻底分开。只有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对世界观的认识高度。因此马克思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的基础上,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即科学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要想整体把握整个世界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并对以往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展开全面批判,充分认识到旧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直观性和抽象性,那就只能从共产主义世界观这个高度出发,别无他途。这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与非科学的及反科学的世界观区分开来的关键之所在。然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非常清楚这种共产主义只能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达成,既不能自然生成更无法通过抽象地思维得来。把自然界和思维统一到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形成人类历史,而人类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本性,从而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因此,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集中而准确的表达。

对于世界观问题,只有把它纳入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视域下去研究,才能使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才能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并在这一科学世界观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胡锦涛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真理并逐步修正错误的过程。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的新时期,面对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追求淡漠、理想动摇、信仰迷失的精神状况,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性互动,构筑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1][法]莱米.布拉格.世界的智慧[M].梁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

[3]M Ogawa.Science Education in a multiscience perspective[J].Science Education,1995,79(5):582-592.

[4]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0.

B15

A

1671-2862(2015)04-0026-03

2015-07-15

本文系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项目编号:HDXJJG201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卫华,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在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世界观人生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智能化的“世界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世界观—雕塑遗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人生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