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表达

2015-03-17刘华高占梅刘泊宋扬卢满存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腺样体中耳变应性

刘华高占梅刘泊宋扬卢满存

·研究报告·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表达

刘华1高占梅1刘泊2宋扬1卢满存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确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8例,其中腺样体肥大伴OME 26例(腺样体肥大伴OME组),单纯腺样体肥大22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另选取单纯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单纯OME组)及健康儿童正常组各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儿童血清及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表达水平。结果 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浓度(11.84±4.74 pg/ml)显著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8.65±3.67 pg/ml);单纯腺样体肥大组和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血清中IL-5含量分别为3.68±0.88 pg/ml和4.32±1.47 pg/ml,均显著低于同组腺样体组织中IL-5含量(P<0.01);四组儿童间血清中IL-5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IL-5在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腺样体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慢性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 变态反应; 白细胞介素-5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从免疫调节角度探索OME发病机制为OME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具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趋化和活化作用。研究证实[1]OME患者中耳局部IL-5表达明显上调,触发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和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等细胞活性物质大量释放,是OME患者中耳炎症迁延不愈的机制之一。腺样体为咽淋巴环的一部分,能产生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参与OME的发病,在局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伴或不伴OME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及腺样体组织中IL-5的表达,探讨IL-5在OM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OM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河北唐山市工人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8例,其中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22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男10例,女12例,年龄3~11岁,平均5.67±4.65岁;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26例(腺样体肥大伴OME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5~12岁,平均6.59±3.74岁;另选取单纯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6例,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3~13岁,平均6.75±3.8岁;健康儿童(正常组)26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6.26±4.15岁,以上各组儿童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均经鼻咽侧位片证实[A/N比值(腺样体/鼻咽腔比值)>0.6],并通过鼻内镜检查排除腺样体机械性阻塞咽鼓管咽口的因素,均无鼻炎及鼻窦炎。OME患儿经纯音听阈检测多为低频传导性听力损失,部分为混合性听力下降;声导抗检测示鼓室导抗图呈B型(40例)或C型(12例),声反射消失。所有对象均排除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行血清变应原检测,排除变应体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近2周内无激素类药物使用史。

1.2 IL-5检测方法

1.2.1 标本收集 腺样体肥大伴OME组及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患儿均在行腺样体切除时常规留取腺样体组织,匀浆后留待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所有受试儿童均留取肘静脉血2 ml,置含EDTA抗凝剂的采血管中,2 000 r/min离心10分钟,留取血清标本,置于-80℃保存待检。

1.2.2 ELISA标准曲线的制定 按照人IL-5ELISA试剂盒(购自RD公司)提供的检测方法,取2 000 ng/L的标准品,根据需要依次稀释为1 000、

500、250、125、62.5、31.25、0 ng/L,绘制标准曲线。

1.2.3 IL-5检测 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及激活后的标本分别加入平衡至室温的抗体包被条孔中,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孵育90分钟,洗板4次,除空白孔外,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孵育60分钟,洗板4次,除空白孔外,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再次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孵育30分钟,洗板4次,加入显色剂,避光孵育10分钟,加入终止液,混匀后即刻检测A450值。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组儿童血清及腺样体肥大患儿组织中IL-5的检出率均为100%,IL-5含量见表1,可见,四组儿童间血清中IL-5的含量无显著差异(F=2.205,P=0.92)。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含量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含量(t=2.701,P<0.01),这两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患儿血清中IL-5的含量(t1=-10.263,P<0.05;t2=-6.915,P<0.05)。

表1 四组儿童血清及腺样体组织中IL-5的含量(pg/ml,±s)

表1 四组儿童血清及腺样体组织中IL-5的含量(pg/ml,±s)

注:△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比较,P<0.05;*与同组血清中IL-5含量比较,P<0.05

?

3 讨论

近年来,有关变态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研究日趋增多。已有研究[2,3]证实中耳的黏膜系统存在与其他呼吸道黏膜相似的免疫应答模式,在变应原的作用下中耳局部微环境中多种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局部免疫稳态失衡,将启动机体免疫病理反应,产生Th2免疫偏极化反应,造成黏膜上皮损伤,粘液分泌增加,中耳气体调节能力及粘液清除能力下降,最终导致中耳渗液持久不愈。因此,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一种Th2优势的变应性疾病。

IL-5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因子,由CD4+T细胞和NK细胞产生,作为B细胞分化的晚期调节因子,IL-5对嗜酸性粒细胞和生物学活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对嗜酸性粒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行诱导,有效趋化和激活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同时还能够使嗜酸性粒细胞的存活时间极大程度地延长,抑制其凋亡。IL-5还能够上调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发生粘附反应。有研究发现IL-5作为Th2反应的重要效应因子参与了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4~6]。

本研究显示,两组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5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患儿血清中含量,提示腺样体组织局部高表达IL-5,推测由于IL-5水平升高,促使腺样体局部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增殖及趋化,进而使ECP等炎性介质增加,导致毛细血管渗漏,腺体分泌亢进,产生上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同时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又能分泌IL-5,如此反复循环,使变应性炎症迁延不愈。而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液中IL-5的含量较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进一步增高,提示腺样体局部迁延不愈的变应性炎症加剧可累及中耳粘膜,引起中耳局部的变应性炎症,产生中耳渗液。涂澄宇等[7]研究发现IL-5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高表达,提示中耳局部亦可能产生局限性的变应性炎性反应。

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腺样体组织中IL-5高表达,提示IL-5可能作为重要的免疫介质参与了OME的发生发展,免疫调节是由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组成的免疫网络来实现的,改善该细胞因子的水平能否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OME的新思路,有待进一步探讨。

1 Tewfik TL,Mazer B.The links between allergy and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4:187.

2 刘华,赵守琴,佟静,等.大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Th2/Th1细胞失衡模式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7282.

3 Zhao SQ,Li J,Liu H,et al.Role of interleukin-10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in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Chin Med J(Engl),2009,122:2149.

4 Nonaka M,Fukumoto A,Ozu C,et al.IL-5 and eotaxin levels in middle ear effusion and blood from asthmatics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Acta Otolaryngol,2003,123:383.

5 邵莉,郭胤仕,朱丽君,等.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IL-5测定的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354.

6 冷弘,马超美,胡军.IL-9和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4.

7 涂澄宇,何德金,彭佳,等.IL-5在分泌性中耳炎及中耳积液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8.

(2015-02-11收稿)

(本文编辑 李翠娥)

10.3969/j.issn.1006-7299.2015.04.022

时间:2015-6-17 9:54

R764.21

A

1006-7299(2015)04-0417-02

1 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耳鼻咽喉科(唐山 063000);

2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刘华(Email:fhlshan@163.com)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50617.0954.005.html

猜你喜欢

腺样体中耳变应性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潜水员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