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在“微探究”中“默会”数学思想的教学探索
——“学为中心”理念下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5-03-17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平分线线段图像

学生在“微探究”中“默会”数学思想的教学探索
——“学为中心”理念下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乐意君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笔者总能看到这样两类课:一类是数学课堂上没有任何探究,教师成为“传声筒”,知识的传授成了“告诉”;另一类是数学课堂上整节课都在探究.这两类数学课堂都有明显的不足:前者,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缺乏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缺乏自我感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后者,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探索的步伐,而且受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的限制,用时长、操作繁、过程多的探究教学也难以适应现在的数学课堂.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知识的本身只是一个载体,因此我们要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这种内涵便是数学思想.真正的数学课堂实质上是数学思想的课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微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默会”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

何为“微探究”和“默会”呢?“微探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围绕某一问题,选好1—2个探究点,用5—8分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默会”是指学生暗自领会.以往的课堂是教师把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现在提倡的数学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地感悟数学思想,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微探究”中“默会”数学思想呢?笔者从新课程要求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教学策略入手谈些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二、“微探究”的教学策略探究

图1

1.在“合作交流”中“默会”数学思想,变“快”为“慢”,逐步内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因此,数学思想重在悟,悟就需要过程,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逼近思想本质的过程,教师的“快”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解上的断层,我们不妨让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小步子走,变“快”为“慢”,逐步内化.

案例1:“特殊三角形”复习课教学.

(1)对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已知线段AB,找点C,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应该怎么找呢?有几种情况呢?对于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灌输”,之后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掌握的情况往往不容乐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时设置了一个“微探究”的过程.

(2)“微探究”流程.

第一步,学生提出问题.

师:如果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直角边OA落在x轴上,另一条直角边OB落在y轴上,且OA=8,OB= 6,_________?请同学们出个问题.

生1:求AB的长.

(学生利用勾股定理立刻求出了AB的长)

第二步,学生合作交流.

师:我这里也有道题目和大家一起分享,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B为等腰三角形,并求点P的坐标.

(教师组织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学生全员参与,热烈讨论,相互启发,终于“柳暗花明”,各组选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生2(陈海纳):我们小组找到了2个P点,分别是(-8,0)和(18,0).用AB作腰,PA为底,作出了一个三角形;再以AB作腰,PB为底,作出了另一个三角形.我们找点P找了很久,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留给同学们一起思考.还有其他的点吗?

生3:在线段OA上取点P,使得PB=PA,令它们等于x,则OP=8-x,OB=6,所以在Rt△BOP中,(8-x)2+62=x2,得到x

图2

师:我们已经找到三个点了,还有其他的点吗?

生4:(-2,0),已经求出BA=10,当P的位置是(-2,0)时,PA=8+2=10,BA=PA,所以△BAP为等腰三角形.

师:刚才陈海纳小组提出的问题有小组能解答了吗?

生5(陈凌峰):我们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当AB=BP时,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当AB=AP时,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当AP=BP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就是点P.

师:我们可以通过作图(两圆一垂直平分线)得到答案,这道题的本质是等腰三角形的边不确定,按边分类.陈凌峰总结得很完整了,我们把这种找点的方法叫做陈氏方法吧!

第三步,“陈氏方法”的应用.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图2,现要将Rt△OAB形的花圃扩建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OA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且与原三角形不重叠.求扩建后的等腰三角形花圃的周长.

(师生一起用“陈氏方法”解答,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3)“微探究”策略评注.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两个顶点)找第三个顶点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把问题转化为两圆一中垂线.对于这样的开放性问题,采用小组讨论形式组织“微探究”活动,可以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其一,可以讨论出问题多样的结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对按边分类如何讨论的问题还不明确的同学,可以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并深化题意;三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解决,可以找到本质相同问题的思考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合作交流,师生思想共鸣,把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挖掘出来,让学生慢慢地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标准,从而达到默会的效果.

2.在“尝试操作”中“默会”数学思想,变“一”为“多”,逐步类化

章建跃教授认为,数学基本思想需要在活动中经过积淀,把内隐的思想依附在外显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跳出“一例一悟”的框框,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借助多层面的比对,变“一”为“多”,逐步类化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案例2:“认识三角形(2)”的概念教学.

(1)对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概念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教师对这些概念的处理只是按部就班边画图边介绍,之后再进行辨认训练,学生看似接受了,实则对概念的理解是浅显的、不深刻的.笔者考虑设置一个“微探究”的过程.

(2)“微探究”流程.

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画图探究.

教师请学生拿出纸、尺和笔,与学生一道回顾已学过的“角平分线”“垂线”的画法,先让学生体会,再提问.

师:如图3,点P在△ABC的边BC上运动,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有一些特殊的线段?

(学生画图探究)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给予提示: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P将△ABC的面积平分?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沿着AP对折,能使AB、AC重合?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AP的长度最短?

(学生在画图探究得到线段AP平分BC边、线段AP平分∠BAC、线段AP垂直BC等.)

图3

第二步,学生类比下定义.

师:你能类比学过的有关中点、角平分线、垂线的定义,尝试给你找到的这些特殊的线段下个定义吗?

学生在自己的信息库中,已有中点、角平分线、垂线的定义等信息,因此,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后,能唤起学生回忆,陆续发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特征,但叙述不完整.

第三步,学生完善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补充、完善,得到概念.

(3)“微探究”策略评注.

本案例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概念引入设置了一次微探究,侧重于概念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先复习旧知,带着问题,在操作中去探究、去发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探究活动提供了一个认知基础;让学生在类比中,逐渐从混沌与粗浅走向清晰与深刻,让“形象操作”与“抽象思想”有效契合.首先“会有一些特殊的线段”的问题,促成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在图形上自主尝试、探究,给予他们感受、体验的时间.第二步是让学生尝试归纳,通过类比旧知,初步得出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线段的概念,类比是探究发现的重要途径.第三步师生借助图形,通过交流反思,补充完善概念,帮助学生把新问题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回顾探索沿途,概念生长的每一步都饱含类比思想.比照“角平分线”“垂线”的画法得到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线段的画法,比照中点、角平分线、垂线的特征得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特征,比照中点、角平分线、垂线的定义得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等.由开始生涩的比较,走向熟稔的比较.让原本无法捕捉的思想由“一”变“多”,逐步类化,类比思想在洗练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置于思维的顶层,缓慢地“默会”并衍生.

3.在“问题驱动”中“默会”数学思想,变“浅”为“深”,逐步深化

一种数学思想的形成往往需要在不同的问题背景中经历提炼、理解、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让学生不断深入,才能渐次领悟.只有经历多角度的感悟、反复的思考,才能让抽象的思想由浅层面的认识渐次走向深刻的理解,真正得以深化.

案例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新课教学.

(1)对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三大认知难点:一是列表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二是连线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不是连成折线;三是图像的变化趋势,越来越靠近x轴和y轴,而不是相交.突破这些难点,可组织如下“微探究”活动.

(2)“微探究”流程.

问题1:列表时如何选取x的值?(提示:首先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根据x和y的对应关系,考虑x所取值应利于y值的计算和描点;能整体反映函数图像的轮廓)

问题2:连线时任意相邻两点应如何连接?用线段连接行吗?(提示:选定相邻两点,如点A(1,6)和点B(2,3),在1

问题3:反比例函数图像的趋势特征是什么?你能从函数解析式加以解释吗?

第二步,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性质解析式定义域形状位置变化趋势y = k x(k≠0)k > 0 k < 0 y = k x(k≠0)k > 0 k < 0图像

图像“特征(形)”是函数“特性(数)”的直观表象,双方可以互相解释和印证“.数”抽象时,可以用“形”说明;“形”难理解时,可以用“数”解释.这种“数”与“形”的结合,既是一种思想,也是学习函数和解决有关函数问题的图像位于哪些象限?由什么因素决定?

问题6: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

(3)“微探究”策略评注.

本案例是用一组问题进行的一次微探究.问题1解决自变量取值能否整体反映图像轮廓和利于计算、描点问题,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地思考问题和函数对应关系的运用.问题2判断点C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和问题3由解析式中x≠0、y≠0得到图像与x轴和y轴不相交,都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数形转化思想的运用.在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上述三个认知难点是客观存在的.若回避难点,如列表时给出x的值;描点、连线时教师作出示范或虽由学生作图,但对出现的问题(连成折线、与x轴相交等)不加解释地给出评判,都不利于知识的深刻理解,不利于后继二次函数乃至高中函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失去了领悟数学思想的机会.在问题4中,其共同特征:图像不经过坐标原点,图像为两支曲线且与的方法.揭示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所蕴含的思想,即抓住了内容的核心本质.突出核心本质的教学与“只讲知识,机械记忆”相比,其教育价值有天壤之别.在这一“从浅入深”的过程中,能让图像“特征”和函数“特性”自然外溢,无需教师刻意说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默会”.

三、对“微探究”教学的反思

“微探究”转变了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方式,它将成为师生共同思考一个问题、研究一种策略、达成一种共同目标的快乐教学.数学思想与生俱有“默会”的属性,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依托问题展现数学的精髓,让学生在“微探究”中自觉地感悟内隐的深奥的数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从“微探究”中“默会”数学思想,笔者在上面提出了三种策略,为了让策略更好地发挥作用,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数学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默会”数学思想.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和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能随着学情的变化进行调适,使探究的目标是开放和动态的,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体悟数学思想.

二是教师教学中要找到学生能探究的问题,从而揭示数学思想本质.教师选题针对性要强,要能紧扣题材,关注联系点,着眼于问题解决.

三是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提升自身,数学思想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流淌”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去默会.教师要导得亲切,导得自然,导得和谐,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概言之,通过小巧、灵活、用时少、便于操作、学生乐学的“微探究”,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启迪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然而然地“默会”数学思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Z

猜你喜欢

平分线线段图像
玩转角的平分线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有趣的图像诗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