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7例临床研究

2015-03-16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功能急性

陈 欢

(廊坊长征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7例临床研究

陈 欢

(廊坊长征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目的:研究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脑梗塞;疏血通;神经功能;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由于该病是一个多环节、多途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单一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成为临床首选疗法[1]。疏血通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疏血通辅助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58.7±4.5)岁,病程1~19h;对照组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0.2±4.8)岁,病程1~22h。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严重者昏迷不醒。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排除脑出血以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各项检查,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肌氨肽苷改善脑代谢、依达拉奉营养神经以及降压降糖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10100)6mL加入250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和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NIHSS得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ADL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神经科学《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评分减分率判定[3]。基本治愈:患者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无遗留残疾;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遗留残疾1~3级;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或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低于18%。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组别例数(n)NIHSS治疗前治疗后AD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713.04±3.765.67±3.02▲#37.43±20.2667.79±21.33▲#对照组6712.87±3.848.35±3.69▲36.98±21.5152.08±20.74▲P<0.05<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皮疹、1例出现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8%,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停药后均自行缓解,未经特殊处理。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复杂,一般认为是由脑血管局部发生梗塞后造成急性血流障碍,导致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产生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发生再灌注损伤,引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发病初期,缺血半暗带的损伤是可逆的,及时疏通闭塞的血管可挽救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其功能[4]。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早期治疗缩小脑细胞梗死范围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缺血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预后。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塞属于“中风”范畴,多由瘀血堵塞脑络而发。疏血通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地龙和水蛭,其中地龙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活血祛瘀、通络除痹的作用;水蛭中的水蛭素是一种天然凝血酶抑制剂,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调节血脂等作用,还可以减少自由基生成,修复内皮细胞。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疏血通可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刺激脑组织微血管的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管血流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5]。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1] 马征,孙雅菲,米艳娟,等.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22(2):135-138.

[2] 刘旭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3,48(7):595-597.

[3] 高飞.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8):114-115.

[4] 向家奎.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8):90-91.

[5] 李洪云,韩冬梅.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4):68-69.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9-09

陈欢(1981-),女,河北省廊坊长征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R285.6;R743.33

A

1673-2197(2015)24-0137-02

10.11954/ytctyy.201524070

猜你喜欢

脑梗塞神经功能急性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