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万+”的启示:你推送的微信内容紧贴用户了吗?
——以羊城晚报官方微信头条选题为例

2015-03-16郑华如

中国记者 2015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数羊城晚报头条

□ 文/郑华如

“100万+”的启示:你推送的微信内容紧贴用户了吗?
——以羊城晚报官方微信头条选题为例

□ 文/郑华如

媒体公众号的内容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紧贴用户,为用户喜闻乐见?2015年第7期《中国记者》曾就此话题组织了一组“焦点”文章“百万阅读量微信是如何做到的”,受到读者欢迎。本文是后续文章,以羊城晚报官方微信头条选题为例,进行探索分析,以期对媒体公众号运维者有所启发。

官方微信 公众号 羊城晚报 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前所未有。面对困境,传统媒体各显身手,积极探索应对之策,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方兴未艾的微信公众号,无疑是传统媒体试水移动传播的理想试验田。

媒体公众号文章的阅读数,固然与其拥有的粉丝数量有着直接关系,但也并非完全是粉丝数决定阅读数。没有优质、紧贴用户的内容,就难有高阅读数保证;而且,持续推送优质内容,也能不断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优质内容始终是媒体公众号的基石。

案例:“200万+”阅读是如何做到的?

在探讨媒体公众号内容运维之前,先来看羊城晚报官方微信的一个成功案例:

2015年7月5日,羊晚官微头条推送了一篇题为《吃木耳炒蛋竟进了ICU,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8种毒菜,你家有吗?》的报道。短短数天,该文迅速裂变传播,超过1.5万人转发,收获超过1.7万个点赞,总阅读数“250万+”!在当周全国160多家综合性日报公众号单条阅读TOP50排行榜上,该文高居榜首,打破了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对榜首的独占局面。

一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新闻”,为何有如此惊人的传播效果?也许很多人不太理解,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200万+”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微信平台,一篇文章阅读数高低,与其被转发的次数有必然联系:转发越多,越容易形成裂变;尤其是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粉丝的大量转发,就有可能形成惊人的裂变传播。那么,什么样的文章容易被转发呢?当然是覆盖面足够大、内容足够贴身、服务足够贴心的文章。

这条“200万+”阅读的文章,恰恰具备这样的特点:“木耳炒蛋”是国人常吃的家常菜,有人因吃这个出了意外,自然关注的人足够多——此为“覆盖面足够大”;而文章通过当事人意外中毒命悬一线的深刻教训,提醒人们“长时间浸泡的木耳可能会产生致命生物毒素”,信息及时、有用——此为“内容足够贴身”;在附加的服务资讯部分,文章整理了另外8种容易中毒的家常菜,提醒人们注意,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附加值——此为“服务足够贴心”。

因此,这篇文章具备了裂变传播的基本条件,而后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50多万点击,读者遍及全国各省市区,甚至宝岛台湾都有超过3000的阅读,足见其覆盖面之广。

无独有偶。6月10日凌晨,广东人熟悉的“岭南汤王”、省中医院著名药师佘自强不幸脑溢血去世。当天中午,羊城晚报官微头条第一时间推出《“岭南汤王”佘自强今晨突发脑溢血离世|小心身体出现的5大症状!》报道。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该文阅读数轻松破10万,最终收获近130万阅读、超过8000个点赞。在当周160多家全国综合性日报公众号单条阅读TOP50排行榜上,该文高居第4名,甚至超过了南都的重磅作品“高考卧底”。

一篇看起来没那么“重磅”的文章,为何能收获“100万+”阅读?不妨先来看看这篇文章有何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传播有何影响。

其一、文章内容非常贴近本土。“汤王”长期在同城媒体写“今日靓汤”专栏,又上过央视,也常在本地荧屏露面,在本土颇有知名度,而喝汤又是广东人非常推崇的饮食习惯。因此,“汤王”的意外离世,无疑是本地人十分关注的事情。

其二、报道的时效性非常强。第一时间采访到逝者家属、粉丝和同行,第一时间成稿,第一时间推送,迅速形成裂变传播。同城一家实力很强的媒体公众号虽然只晚推了40分钟,其传播效果却远远不及首推的羊城晚报官微,足见时效性之重要。

其三、附加关于脑溢血5大症状的服务资讯,助推新闻“由点到面”传播。所谓点,指的是“汤王突发脑溢血”这件事,就事件本身来看,与不少读者并无直接关联;所谓面,指的是“脑溢血5大症状”,这一资讯与所有读者都产生了关联,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风险。一个本地名人因脑溢血离世,除了名人本身,脑溢血这种病无疑也会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大热点。因此,借此普及关于脑溢血的常识,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毫无疑问,正是上述三大原因,才造就了这篇“100万+”。

羊城晚报官微头条选题的“四项原则”

运维公众号的人都明白,头条是提升阅读率的利器;头条选择成功,平均阅读数才有保证,而不少新媒体榜单也把头条阅读数作为重要的指标。

头条“100万+”阅读,固然可遇不可求,但通过分析前述羊城晚报官微两条“100万+”,其选题和内容特点显而易见:1.题材的覆盖面足够大;2.内容紧贴用户,尤其是本土读者;3.附加的服务资讯大幅提升文章的附加值;4.时效性很强。

其实,这些特点不仅仅是从这两条“100万+”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羊晚官微运维团队在长时间实践中收获的经验。

羊晚官微起步比较晚,真正发力始于2014年7月,至今仅一年时间。当初,头条选题基本以母报《羊城晚报》的新闻与资讯为主,无论是选题还是包装,都相对缺乏新媒体特色,阅读数据也参差不齐。

为了提升内容质量,运维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试错行动”: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和资讯进行推送,通过数据反馈果断舍弃不受读者欢迎的内容。一年来,我们不断修正选题方向,阅读数据迅速提升,如今条均阅读数基本稳定在12000到18000之间;其中,头条对阅读数的贡献巨大,平均阅读数保持在3万到5万之间。羊晚官微在160多家综合性日报公众号中稳居前20强。

在对阅读数据进行反复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在头条选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本土原则。地方媒体公众号,其粉丝以本地受众为主。从传播的角度看,人们更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或者对自己有直接影响的事情。因此,选题能否足够贴近本地人和本地人的生活,对提升阅读数据非常关键。前述的“汤王去世”阅读数达“100万+”,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事实上,很多媒体公众号在标题和文本上都不遗余力地强调和突出本土元素,显然是有意强化信息与受众的关联性。

大众原则。即题材的覆盖面要足够大,尽可能关乎更多受众,尤其是已有粉丝中的绝大多数。媒体公众号每次推送最多才8条,每一条都要精选,头条更要精中选精,这就决定了头条的选择空间并不大。很多媒体公众号的头条常常出现“撞题”,原因也在于此——毕竟每天在微信平台传播最热的新闻或资讯就那么几条。所以,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首先要考虑题材是否属绝大多数人都关注的内容。比如,一条关于车检新政的新闻和一条关于汽车逃生通道的新闻,前者如果不是车主,未必会关心;而后者则几乎人人关心——显而易见,每个人都免不了乘车,自然都有可能遭遇“汽车逃生”的意外。阅读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后者是前者的数倍。

热点原则。题材的热度决定了其关注度,热度越高,关注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羊城晚报官微头条选题强调“贴着本土追热点,贴着热点做服务”,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当然,“热点原则”并非只强调追热点,而是包含三个层次:首先,不错过热点;其次,要赋予热点更多附加值;第三,努力引领热点。

时效原则。抢时效历来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时效的价值,在新媒体上的体现尤其明显。同题新闻,谁抢到第一落点,那怕只领先10分钟,其传播效果会截然不同。比如,广东高考放榜新闻,谁抢先推送,谁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羊城晚报官微为了抢到头啖汤,提前进行了精心准备。放榜当天,值班编辑收到前方记者发来的内容后,几分钟内完成推送,在同城主要媒体公众号中抢到第一落点。最终的阅读数据显示,我们在同城媒体公众号中“夺冠”。

“新闻+服务”:让新闻资讯与用户直接关联

人们到底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什么?一项调查表明,新闻的分享仅占22%。事实上,在微信朋友圈里,人们更喜欢晒自己的生活,比如自拍、美食、出游等等;即便是分享文章,也多以心灵鸡汤、各种段子之类的轻松好玩的内容为主。

作为媒体公众号,不可能像一些自媒体那么玩,新闻始终是主打内容。但公众号每次最多只能推送8条,数量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媒体公众号推送的新闻必须精中选精,选择绝大多数读者都喜闻乐见的新闻。如何选?本文前面已总结出了“四项原则”。

在明确了选题方向后,另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文章的转发量?虽然好题材已经具备被转发的条件,但是对一些读者来说,单纯的新闻只是个案,他们会点击,但未必会转发。没有大量转发,就难以收获高阅读数。

因此,除了新闻本身,还得给新闻“加点料”。这些“加料”,除了要紧贴新闻本身,还要把新闻事件从“点”往“面”上延伸,赋予新闻更多附加值。

比如,一名大学生乘电梯被卡身亡,这只是一个突发事件,与普通读者并无太多直接关联;但是,如果附加上“电梯乘坐安全常识”,那么,文章就与绝大多数读者关联起来了——只要你乘电梯,就值得一看。不仅如此,这个“加料”,也给了读者一个转发理由——分享给朋友,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

本文前述的两条“100万+”,无一例外都有“加料”:前者是“8种毒菜,你家有吗”,后者是“小心身体出现的5大症状”。毫无疑问,“100万+”阅读数里,新闻的“加料”起到了很大作用。

事实上,从去年8月初开始,羊城晚报官微就实践中摸索出“新闻+服务”这一组合模式,并一直坚持至今,也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借鉴。

选什么新闻很重要,同样,选什么服务内容也很重要。这个“加料”,如果没“料”,那就起不到提升附加值的作用,弄不好还会“狗尾续貂”,影响传播。

我们对附加服务资讯的要求是:一要紧贴新闻,要贴着新闻做服务。如果服务内容与新闻不搭边,就等于往水里倒油,无法交融,难以在传播中产生“化学反应”。二是服务资讯要紧贴读者,对绝大多数读者有用,给读者一个过硬的转发理由。三是服务资讯要尽可能地赋予新闻更多附加值,附加值越大,传播效果越好。

从羊城晚报官微的实践来看,服务资讯的搭配主要包括这几类:

安全常识。这类服务资讯配搭的新闻主要是造成人身意外伤害的各种突发新闻。由于这类新闻在微信平台具有不错的传播效果,所以这类服务资讯的运用比较多。比如,“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教你躲过致命踩踏”“孩子意外遇害+请考考孩子10个安全问题”“女大学生遭劫杀+遇到抢劫怎么办”“儿童被拐卖+孩子防拐最全攻略”,等等。

健康知识。在微信平台,健康养生类新闻广受读者欢迎,这类新闻配搭的服务资讯大多以各种健康知识为主。比如,“织纹螺中毒+小心这些有毒食物”“抑郁症导致自杀+测一测你是否抑郁了”“姚贝娜癌症去世+乳腺癌离你有多远”。

实用资讯。由于这类内容对很多读者“有用”,其附加值自然比较高。比如,“女子遭性侵+9招防身术,警官来教你”“这些化妆品或致烂脸+化妆品该这样挑”“回南天杀到+最全防潮祛湿妙招”。

新知或观点。这类内容可赋予新闻更多附加值。比如,“女孩遭继父性侵自杀+离婚对孩子的伤害仅次于死亡”“印尼大地震+广州10大地震避难场所,你知道吗”“薪酬排行榜出炉+你必须知道的13个最有‘钱景’行业”。

延伸阅读。这类内容往往对新闻起到良好的补充,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比如,“四中全会开幕+五大议题直接影响你的生活”“延迟退休时间表定了+对表自查:你啥时退休”“急诊科医生加班猝死+19张图揭示医护职业真相”“80后小伙万元实现田园梦+回归农村,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线调查。就新闻涉及的相关热点话题发起在线调查,也是吸引读者参与互动的常用方式;而调查的结果,也有助于引导读者“读懂”新闻。比如,“广州拟禁‘电单车’+调查:你同意吗”“全面‘二孩’+调查:你是否愿意生”。

四、预判热点,努力引领热点

运维媒体公众号,不错过热点是基本要求;对热点进行重新整合包装,赋予热点更多附加值,则是进行差异化竞争、做到“你无我有”的基本法则;若能做到“预判热点并引领热点”,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羊城晚报官微把“热点原则”作为头条选题的“四项原则”之一,除了紧贴热点、赋予热点更多附加值,也在努力尝试“预判热点并引领热点”,并收获了不少成功案例。

试举一例:5月19日,羊城晚报官微头条推送了一条题为《惨烈视频!姑娘打手机遭泥头车碾爆头|低头族,别再“玩命”了!》的新闻。单从题材来看,仅是一则突发的车祸,时效性也比较差,因为距事发已过去6天时间。事发的当地媒体作了一篇小新闻,被网站转载后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很快被“淹没”在一大堆更火爆的新闻中。

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对其进行重新包装组合,理由有4点:1.低头玩手机已成普遍社会现象,由此带来的诸如车祸、摔伤等种种意外也时有发生,这类题材的覆盖面足够大;2.监控拍下的车祸瞬间非常惨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3.我们收集的一组类似视频和镜头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冲击力;4.附加的服务资讯详解了低头玩手机对身体的伤害,很贴身。

这条新闻推送后,不仅在微信平台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阅读数超过7万),更重要的是,在微博和各大新闻客户端也受到热捧。@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两天内多次转发,@公安部刑侦局、@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等官方微博接力转发,“打手机过马路”迅速成为微博搜索热词;包括人民网、中新网、凤凰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在内的网站和客户端也争相转发,一条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新闻”就这样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收到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与“不错过热点”“赋予热点附加值”相比,“引领热点”无疑更难,也更考验内容推送者的综合预判能力和新媒体素养。我们之所以能在一些热点新闻的传播上担当了“引领者”的角色,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思路,包括选题“四项原则”,也包括“新闻+服务”的组合方式。

(作者单位:《羊城晚报》新媒体部)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阅读数羊城晚报头条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头条
头条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