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市报原创内容转型看深度报道困境与出路
2015-03-16刘正红
□ 文/刘正红
从都市报原创内容转型看深度报道困境与出路
□ 文/刘正红
刘正红黔中早报社总编辑
作为纸媒重要内容支柱的深度报道,同样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也面临着适应新时代的压力与机遇。本文从深度报道的发展、困境与突破之道做了多方面分析,是一位一线深度报道记者、媒体管理者长期的观察与思考。
深度报道 都市报 转型 内容为王
关于深度新闻,业界、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基本上绕不开“特稿”“深度报道”“新闻调查”“深度调查”等说辞。深度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容产品,长期为都市类报纸所倚重,并被当作报纸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牵引”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在发布时效、呈现特征、传播方式、受众黏性、终端亲和力、互动活跃度等方面“逐渐掉队”,被看作纸媒专利的深度新闻也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被“抄了后路”。有新闻界同行悲观地感叹,“我们已经被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逼得无路可走”。也有人不太在乎,认为“深度新闻是都市报的一张王牌,网媒在专业性方面很难赶得上”。基于此,我以多年管理与运营市场化报纸的经历提出浅见:都市类报纸的深度新闻仍有提升空间,但它面临的现实瓶颈亟待突破。
深度新闻兴衰:一去不返的“黄金八年”
在我的记忆中,以贴近性、可读性、服务性见长的都市报创办伊始无不以“短平快”新闻抢眼球,大抵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叶,作为报纸主要类型之一的晚报陆续进入发展瓶颈期,而都市类报纸趁机“冒头”,相继开设大面积专版,刊发有别于“豆腐块”的“大块头”报道,以期改变读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都市报是小报”的印象,增加发行量,扩大影响力。这方面先行先试的典型有《三湘都市报》,开始以“特稿”栏目发一些篇幅较长的新闻故事,读者反响热烈,客户跟投广告也挺积极。
深度新闻的发展高峰出现在2003年至2010年,具有示范意义的好作品相对集中在《华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等,带动一大批都市报重视深度新闻的开掘并不断加大力度,形成佳作如潮、看点频现的局面。在一些因深度稿件在业界成名的调查记者心目中,这是深度新闻的“黄金八年”。
很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媒体生态,都市报受到的冲击尤其明显。2011年至今,移动互联网“纵横”各个领域,此前在发稿时效上完胜各种周报和新闻周刊的都市报深度新闻,在门户网站的“夹击”和智能终端“抢攻”下逐渐失去传播优势,不少按传统采编模式“生产”的深度报道,被网络媒体、新闻客户端甚至微博微信的同主题专题占尽先机。一些坚守在纸媒的朋友经常抱怨:“好不容易完成一个深度调查,结果还没见报就在手机上刷到了同样的题材!”坦诚地说,我供职的报纸也有这样尴尬的境遇。
显然,被都市类报纸视为“制胜法宝”的深度新闻已褪尽芳华、直面惨淡。我不赞成某些人肆无忌惮地唱衰纸媒,我也不对传统媒体的命运盲目乐观。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社交平台蓬勃发展,信息选择空间更多元,碎片化阅读成为趋势,不得不承认,传统的新闻操作手法确已落后,都市报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但毋庸置疑,深度新闻这种媒体产品形态仍然被绝大多数都市报所珍视,神秘不再、优势被削弱毕竟不等于消亡,“黄昏过后,终究是黎明”,深度新闻要面对的,是如何突破“茫茫黑夜里的瓶颈”。
三大瓶颈“压缩”深度新闻生存空间
相对都市类报纸的“拳头产品”本地新闻而言,深度报道开始是作为互补内容“萌生”的,主要目的是和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并在选题价值、报道视角、文本品质、综合影响等方面彰显主流报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题材的丰富、手法的多样、看点的层出不穷,反响不断扩大,深度稿件逐渐成为都市报不可替代的另一个“拳头”。此后,乔布斯和他的“苹果”颠覆了一切,都市报的好景不再!
梳理深度新闻在都市报演进的脉络,我们会发现媒体发展与自然界的节律现象巧妙暗合,受主客观原因制约,始终难以摆脱“生长—茁壮—繁盛—衰败”的规律。只是,深度新闻更像多年生植物,不会轻易在纸媒的寒冬里凋零,若能把握时机突破瓶颈,就有希望迎来“第二春”“第三春”乃至“第N春”。那么,都市报深度新闻面临的现实瓶颈表现在哪些层面呢?
其一,“负面化情结”影响选材,深度记者在挑刺揭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们看到的深度新闻,很大一部分是负面报道,且多属于社会新闻范畴,题材单一,写作套路化,标题噱头十足,甚至掺杂猎奇和炒作,唯恐不能吸引眼球。
社会现象丰富多元,新闻人物个性不一,公众普遍关注的人和事绝不限于负面范畴。南都在创设“深度”版初期就再三向采编人员强调深度新闻选题的四个价值判断标准,即“能否推动法治建设、能否提升政治文明、能否彰显道德效应、能否促进社会进步”。该报的深度周刊曾一度摒弃纯粹的社会新闻和恶性刑事案件,而对时政题材、地方政要尤其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模式和存在争议性的政府举措非常重视,《江西安义“放逐干部”回归之后》《追问佛山镇长高薪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南都开了好头,而始终坚持用“四个能否”或类似标准去衡量选题的都市报却越来越少。原因很直接,实用主义与功利目的作祟。一些都市类报媒的负责人和我交流时坦承“这是无奈之举”,因为PC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相继抢占了信息传播先机,刷屏浏览的“秒读”趋势导致平实叙事、理性解析的稿件无人问津,唯有贴着“揭黑”“曝光”“解密”“大起底”“ĀB面”等标签,才能让读者“看得过瘾”。
但是问题来了!负面题材的深度新闻充斥着报纸版面,一方面会强化那些喜欢看媒体挑刺或者揭社会伤疤的读者们的“耐负性”,诱发“审丑疲劳”,最终因嫌弃新闻“不够刺激”而抛弃报纸;另一方面,灰色基调的负面内容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商家不愿看到的,且不说曝光类的稿件本来就很难刊发,就算顺利刊登也难免给报社“惹麻烦”——其实大多数报社是不怕麻烦的,关键是麻烦惹多了,付出的沟通成本和相关代价也就大了,往往跟报纸做深度新闻的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一个情况不容忽视,即政府部门应对舆情和解决危机的措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完善,深度报道如果不恪守客观叙事、理性建言的原则,一旦陷入“曝光与揭露是第一要素”的偏执状态,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二,优秀记者陆续流失,深度报道领域的专业人才越来越难找。
都市报深度新闻有过长达八年的繁盛期,主要归功于一批专业素养好、综合能力强的职业新闻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因深度报道而声名鹊起,被称为“名记”“调查记者”或“风云记者”。
遗憾的是,在深度新闻“黄金八年”成就了都市报辉煌和个人职业荣耀的优秀记者,多数都陆续离开了传统媒体。笔者了解的知名记者,约有90%离开了原来供职的都市报,有人改行,有人创业,有人被门户网站挖走,有人做起了社交媒体。据不完全调查,他们辞职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种:1.长期从事深度报道的压力与劳累让他们不堪重负,换个环境或许于公于私都有利。2.传统媒体十余年几乎一成不变的薪酬促使他们“选择劳动价值更高”的工作。3.都市报转型的阵痛让一部分记者看不到希望,而跳往新媒体平台刚好又是这几年的趋势。
旧人已去,那就启用新人呗。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传播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的如今,要物色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达到“黄金时代”名记们高度的深度新闻人才,何其之难!这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残酷无情的现实。在都市报的鼎盛时期,不少报社开辟深度版,从采编团队抽调精兵强将,设置专门的深度新闻部或新闻调查部,从业务培训、分配机制、稿酬标准等方面给予倾斜,使深度记者的积极性和专业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而今报纸的采编、发行、广告均受到互联网媒体强烈冲击,受众被陆续“抢走”,市场被逐步挤占,于是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在谋求转型,为融合新媒体发展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舍得像十年前那样不计成本“扶持”深度新闻的平媒,已经找不到几家。
话说回来,只要都市报这种媒体形态存在,能做事的记者还是有的,但工作质量如何就很难说了。北京一家传媒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在报社从事深度新闻采写的记者,197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不足30%,“80后”占55%,另外15%是“90后”。与都市报“黄金时代”的深度记者相比,现阶段占主流的年轻记者无论社会阅历、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水准、实操能力,均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努力,但他们做的深度新闻普遍存在一个“致命的顽疾”——主动迎合新生代受众的审美趣味而习惯于“深度猎奇”或“深度刺激”,写作手法也向 “快餐式讲述”和“碎片化呈现”妥协,于是,“伪深度报道”泛滥成灾,泥沙俱下,混淆视听,极大地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使濒临险境的都市类报纸雪上加霜。
其三,传统老套的采编模式,使都市报深度新闻的传播价值大打折扣。
在《黔中早报》融合新媒体转型发展动员大会上,笔者曾明确指出:“都市类报纸如果不改变沿袭了近20年的传统采编模式,就算内容再好、看点再多,也拼不过互联网媒体。”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老套的采编模式至少会让都市报在三个方面输得很惨:新闻时效性,受众到达率,内容影响力。
作为都市报拳头产品的深度新闻虽然在“抵抗同质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它同样受到僵化且低效的采编模式的制约。报纸深度新闻的局限性首先体现在采编流程上,“选材—策划—报题—采访—写稿—改稿—编版—三审—清样”的固定程序需要人力与时间来执行,记者、编辑、主任、编委、值班副总和总编辑都围着深度新闻版“打转转”,这就必然会跟网络媒体拉开一个时间差,除非你的选题是“绝对独家”(信息爆炸时代,这种独家新闻一年也难遇到几回),否则报纸还没开印,网媒的相关专题就已被大量点击和转发。时效迟滞了,网络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报道就会使都市报深度新闻沦为“剩饭”,阅读率自然不高。
单向传播模式也是都市报的“硬伤”之一。作为纸质印刷的出版物,报纸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我们办,你们看”的特征,记者采访写稿,编辑改稿编版,老总审稿签样,随后印刷发行,整个过程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白纸黑字,一上摊谁也改变不了,买了报纸看的就是那些内容,有种爱看不看随你便的感觉……这是典型的单向传播。在信息渠道单一、选择空间有限的较长一段时间,这种模式表现出不小的活力。但置身于“移动改变生活,互联网改变一切”的现今,受众更喜欢平台开放的互动传播模式,在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平台浏览新闻不仅方便快捷,还能随时反馈意见、跟帖评论、发表观点和转发点赞,甚至可以实时参与签到积分、抽奖抢红包、领取优惠券、分享文图视频等各种互动。在能够全方位捕捉信源、文图音视频立体化整合包装、网页ĀPP二维码微博微信多渠道即时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媒体“攻击”下,即使是被都市报人视为王牌的深度报道,仅凭新闻纸传播所能产生的有效到达率和释放的终端价值,也极为有限。
深度新闻伴随都市报的发行而传播,其关注度、社会意义和舆论影响力仍不可忽视,但报纸上摊之后的内容附加值和二次变现能力将被新媒体“削弱”,至于市场信息收集、用户数据沉淀,就更无从谈起。
对症下药,重塑都市报深度新闻的品牌价值
从2010年至今,走在困境中的都市类报纸已陆续采取各种措施谋求转型。处于一线地位且背靠大型传媒集团的,不断巩固品牌优势,提升内容变现能力,并在文化产业、社交平台打造、电商合作、民生服务、大数据营销、实业运营等方面多点发力。
有目共睹的是,不管都市报怎么改革求变,对深度报道的重视却从未动摇。尽管我对报纸深度新闻面临三大瓶颈表示担忧,但长期管理、运营都市报的实践体会以及同行们先行先试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让我对深度新闻的品质优化和价值提升仍然信心十足。
突破深度报道三大瓶颈的办法,毫无疑问是“对症下药”。
首先,保持深度新闻的特性,从采编理念到操作手法都要扬长避短。善用细节讲故事的优势可继续发挥,但稿子必须信息充分,“干货”要多;选材务必找到挖掘真相、追根溯源和社会意义、民生价值的平衡点;采访写稿要确保立场客观、信息准确、文字平实、情感理性,不唯上、不炒作、不媚俗、重思辨,并在谋篇布局、切入角度、起承转合等方面展现深度记者扎实的专业技巧,适当运用符合当代主流受众风格的语言和记录历史的笔法,成就稿件的可读性、关注度和传播价值。
其次,纸媒管理者和深度记者要清醒地认识到,都市报已经到了“不紧跟潮流则难以行船”的窘境,必须大破大立。破什么呢?老套的传统采编模式。时效滞后、内容同质的弊病必须根治。怎么治?采编过程融入互联网思维,记者编辑转换角色,由采、写、编、评的执行人“变身”为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报社可以实行项目制,新闻就是产品,深度新闻是高精尖产品,而采编人员应该是产品经理,带着为受众和客户提供质量可靠的实用商品的理念去对待每篇稿件、每个版面。新媒体平台的打造固然重要,但多元化融合不能盲目,毕竟报纸做社区、论坛、微博、微信、Āpp客户端之类,远不如门户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条件好。深度新闻在现阶段的操作样板不多,基本上靠都市报人去摸索尝试,但“界面”“澎湃新闻”和“无界新闻”值得借鉴,三者“吸聚了传统媒体的精英,注入了移动互联的血液,拓展了深度报道的范畴”。而“蓝鲸传媒”的玩法也可以参考,他们打通新闻类别、聚合媒体同行、共享社会资源、转换传播方式的实践,已让不少人看到“新闻的蓝海”。
最后要说到人才的支撑。深度新闻领域固然“一将难求”,但只要再次擦亮都市报的品牌,在用人机制、薪资待遇和发展愿景上给人以切实可靠的期许,就不愁重建不了能打硬仗的深度记者团队。马云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请坚守在都市报的管理者对照这两点认真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么大家就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都市类报纸可以“好好的活着”,深度新闻也将在“互联网2.0时代”再次焕发“不朽的活力”。
(作者是黔中早报社总编辑)。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