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氮平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2015-03-15刘京惠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老年病房10012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1期
关键词:平组氮平艾司西

陈 浩,刘京惠(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老年病房 100121)



·论 著·

米氮平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陈 浩,刘京惠(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老年病房 100121)

目的 评价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4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组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在1周后明显下降,与1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低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的不良反应以头晕、嗜睡、便秘、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为主,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以恶心呕吐、出汗、失眠、头痛为主。结论 米氮平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患者疗效相仿。

米氮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 抑郁症

米氮平是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NE)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5-HT)能抗抑郁药物(NaSSA),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它对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对老年期抑郁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而且有效防止抑郁的复发[4-5]。有关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的研究较少,为评价米氮平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现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为对照组,比较二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的住院和门诊老年期抑郁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6],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大于或等于24分[7];(3)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4)如果在服用其他抗抑郁药,停药1周后再进行米氮平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5)除外药物过敏史。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米氮平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60~72岁,平均(66±6)岁;病程(9.3±5.3)年。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60~71岁,平均(67±5)岁;病程(9.5±5.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HAMD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入组患者随机分组后,米氮平组采用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瑞美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厂生产的来士普。米氮平剂量30~45 mg/d,每晚1次;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剂量每日10~20 mg/d,早晨1次顿服。两组伴有严重焦虑失眠者,可短期辅助苯二氮卓类药物。入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进行1次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

1.2.2 疗效评定 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完成量表和临床疗效的评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分别采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7]进行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按照HAMD减分率评定。痊愈:HAMD减分率大于或等于75%;明显进步:HAMD减分率在50%~<75%;进步:HAMD减分率在25%~<50%;无效:HAMD减分率小于25%。

2 结 果

2.1 米氮平组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疗效比较 6周治疗结束后,米氮平组因严重头晕脱落2例,完成试验30例,草酸艾斯西酞普兰严重消化道反应脱落1例,完成试验31例。临床疗效米氮平组痊愈10例,明显进步11例,进步8例,无效1例;显效率70%。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10例,11例,8例,2例,显效率68%。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HAMD评分比较 米氮平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1、2、4、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HAMD总分(均值)均明显降低,说明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均有肯定疗效,而且两组在服药1周后HAMD评分即明显降低(P<0.01)。见表1。

表1 米氮平组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的HAMD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比较 米氮平组以头晕、嗜睡、便秘、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头痛为主。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则以恶心呕吐,头痛、出汗、失眠为主。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n(%)]

注:与草酸艾司西酞普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现代社会中随着老龄化的剧增,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学者将老年期抑郁障碍分为广义(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与狭义(老年期首次发病),也有的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其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特点,甚至有的不能延迟疾病的发展,逐渐加重。研究表明其和很多因素有关系,主要为以下几种:神经系统变化、脑组织改变、生物节律变化、心理障碍、遗传和社会因素等。长期的老年期抑郁症不能得以治疗,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失眠,以及严重的精神疾病,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所以对于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对于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比较常用。药物治疗主要就是应用抗抑郁药物,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地调整用药,因为本类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熟练掌握每一种药物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是必需的。恰如其分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暗示可以帮助狭义的抑郁症老人平安度过一个危险期,这些需要医生和患者家属的细心,尤其是患者家属,对患病老人的关怀和安慰将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和恐惧感。不管是哪一种治疗均定期随访,跟踪治疗,并且要求患者和患者家属积极配合。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多罹患躯体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宜选用不良反应小、起效快、疗效好的药物治疗。

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加速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导,能够阻断α2、5-HT2和5-HT3受体,从而起到镇静作用,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1-3]。其对心、脑、肾的不良反应小,但是也有学者研究表明,长期应用该药的临床病例会有厌食、恶心和自杀倾向,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结合“米氮平-瑞美隆”片的清除半衰期,其用量为每日1次,服药3~4 d后才能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以尿液和粪便排的方式出体外,在体内代谢时间不超过1周。

艾司西酞普兰能促进5-HT能,对5-HT的再摄取有抑制作用,主要应用于重症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尤其是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和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甚至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本药的治疗,有专家学者报道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失眠、口干、阳痿等,有的患者还出现嗜睡,但都是少数患者,绝大多数患者在服用本药后,症状都有所改善,生活起居得以调整,减轻了患者家人的负担和担心。

本研究米氮平组显效率70%,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68%,虽然显效率米氮平高于艾司西酞普兰,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服药1周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随时间的延长疗效亦增加。在不良反应方面米氮平以头晕、嗜睡、头痛、便秘、体质量增加为主。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出汗为主。二者的不良反应与文献[8-10]报道的一致。

以上结果表明,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皆有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服用方便、罕有严重不良反应等优点,所以使用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尤其对于伴有失眠、厌食、体质量减轻的患者米氮平更有优势。本研究米氮平组曾有2例因严重的头晕而脱落,所以对老年患者抑郁患者应用米氮平治疗时应该引起重视。

[1]de Boer T.The pharmacologic profile of mirtazapine[J].J Clin Psychiatry,1996,57(Suppl 4):19-25.

[2]Szegedi A,Jansen TT,Willigenburg AP,et al.Early improvement in the first 2 weeks as a predictor of treatmen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including 6562 patients[J].Clin Psychiatry,2009,70(3):344-353.

[3]顾牛范,笪志民.米他扎品——新抗抑郁药[J].上海精神医学,1996,8(4):258-261.

[4]Kasper SL,de Swart H,Friis Andersen H.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ed elderly patients[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5,13(10):884-891.

[5]邵阿林,刘军军,吴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6):467-469.

[6]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1.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67-275.

[8]Schatzberg AF,Kremer C,Rodrigues HE,et al.Double-blind,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mirtazapine and paroxetine in elderly depressed patients[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2,10(5):541-550.

[9]李莹,杨建章,曹红军.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2):127-130.

[10]谷岩,姜涛,郭建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45-449.

Control observation of mirtazapine and escitalopram oxalate for treating senile depression

CHENHao,LIUJing-hui

(GeriatricWards,BeijingChaoyangDistrictThirdHospital,Beijing100121,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rtazapine combin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for treating senile depression.Methods 64 cases of senile depression conforming to the CCMD-3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reated by mirtazapine and escitalopram oxalate respectively.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and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1,2,4,6 weeke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HAMD scores after 1 week in the mirtazapine group and the escitalopram oxalate group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the HAMD scores at 1 weekend in the mirtazapin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escitalopram oxalate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mirtazapine were mainly dizziness,drowsiness,constipation,increased appetite and weight gain,which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were mainly nausea and vomiting,sweating,insomnia and headache.Conclusion Mirtazapine and escitalopram oxalate have the similar efficacy for treating senile depression.

mirtazapine; escitalopram oxalate; elderly; depression

陈浩,男,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是老年精神病学。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1.025

A

1672-9455(2015)01-0066-02

2014-03-22

2014-08-22)

猜你喜欢

平组氮平艾司西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性激素和体质量的影响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