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2015-03-15天津港口医院天津300450
高 华(天津港口医院,天津300450)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高华
(天津港口医院,天津300450)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4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能够反映人体内一段时间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和(或)周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有抵抗性或耐受性,或二者兼有而使血糖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加强DM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糖尿病临床诊治主要依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定量检测,但血糖检测易受饮食、药物、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一次检测的血糖数值只能代表当时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因其在血中浓度稳定且干扰少被用于检测[2]。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还可预防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2014年期间选取我院住院治疗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39~77岁。均符合DM诊断标准。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性25例,年龄36~6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检测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要求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查。空腹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检测仪器为贝尔曼库尔特AU-5800;HbA1c则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检测仪器为美国伯乐B-1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具体见表1。
表1 2组FBG和HbA1c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由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经过不可逆的结合为产生[3]。糖化血红蛋白在体内存在的周期较长,因此,由于空腹血糖的结果比较容易变,而糖化血红蛋白相对较为稳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于糖尿病的诊断而言具有较为良好的补充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说明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很好的补足空腹血糖测定对糖尿病诊断及用药疗效监测的不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顺君,黄文芳,饶绍琴,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5):381-381,383.
[2] 潘长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意义及实践[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4):228-230.
[3] 唐松涛,王长江,吴泰相,等.糖化血红蛋白对中国人群糖尿病诊断价值的Mata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
收稿日期:2015-03-19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76(2015)09-0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