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5-03-15宋麦玲周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400

医疗装备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腹腔镜

高 莉,宋麦玲(周至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陕西西安710400)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高莉,宋麦玲
(周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4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且手术后复发、使用镇痛药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属于良性肿瘤,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腹手术,但是该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恢复慢、临床效果不佳[1]。近年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成为临床上主要方法。本文主要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2011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年龄30~50岁,平均36.3±2.5岁;肌瘤直径5.12±0.54cm;8例多发肌瘤,42例为单发肌瘤;肌瘤部位:浆膜下35例,粘膜下15例。对照组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37.2±1.7岁;肌瘤直径5.24±0.47cm;9例为多发性肌瘤,41例为单发性肌瘤;肌瘤部位:浆膜下34例,粘膜下1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取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在脐孔或者脐上行穿刺,将二氧化碳注入,形成二氧化碳气腹,压力为14mmHg;将腹腔镜置入,探测盆腔脏器和子宫肌瘤等,确定病变的部位;向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一直到肌瘤周边组织发白,静脉注射浓度为5%的葡萄糖和缩宫素10IU;利用电凝激昂子宫肌瘤突出层面切开;利用抓钳将肌瘤从切口中取出;手术完成后,关闭瘤腔,清洗盆腔,将二氧化碳排出,最后缝合皮肤切口。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将子宫肌瘤突出部位切开,剔除肌瘤,最后进行关腹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复发人数、使用镇痛药人数以及发生并发症人数。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中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手术后复发、使用镇痛药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术后复发、使用镇痛药以及并发症对比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性疾病,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成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在治疗中对医生的操作技能有更高的要求。文中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人数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红,杨宝珍,胡玉玲,等.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 [J].医学综述,2013,19(6):3066-3068.

收稿日期:2015-03-19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76(2015)09-0122-01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诊疗消化道穿孔临床价值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