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5-03-14孙雪峰
孙雪峰
(河北省涿州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河北 涿州072750)
腹股沟疝有腹股沟直疝以及腹股沟斜疝2种类型,是根据腹股沟疝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进行分类的。腹股沟疝是一种很常见的多发病,易导致急性腹膜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腹股沟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被发现时患者常已出现嵌顿、肠管穿孔等现象[1-3]。在腹股沟疝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并且斜疝者较为多见。在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最常见方法是手术修补。当前学界一般采用常规疝修补术,而对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尚无相关明确研究结论。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1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用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17~63岁,平均(47.52±2.68)岁,病程3~30 个月,平均(17.22±2.38)个月;其中初发患者32例,复发患者13例,直疝8例,斜疝37例。对照组46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16~63岁,平均(46.18±2.76)岁,病程2~26个月,平均(16.23±2.55)个月;其中初发患者34例,复发患者12例,直疝11例,斜疝35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腹股沟疝类型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91例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无肿瘤、内分泌失常、脏器功能损坏等其他疾病,血液系统、自身免疫功能均良好,均无腹部手术史。均排除哺乳期以及妊娠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治疗。
1.3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高位结扎疝囊,再小心修补腹股沟管处的受损管壁。18例患者采用McVay法治疗,12例患者采用Halsted法治疗,16例患者采用Bassini法治疗[4]。试验组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取侧卧位,头低足高,脐下切开一条弧长为2cm左右的小切口,深度为刚达腹直肌,牵拉患者腹直肌,并进行分离,手指进入腹膜前间隙,在患者腹直肌外侧缘处,即脐下2 cm处穿刺置入2个5mm的Trocar,脐下皮肤切口放入1个10mm的Trocar,采用腹股沟后间隙以及镜身分离耻骨后间隙,建立气腹,通过腔镜可以直接观察疝囊,方便用套扎线对疝囊进行结扎,如果疝囊已经全部被阴囊包裹,则可在颈部将疝囊结扎切断,无需清楚地分辨出疝囊[5]。再准备15cm×12cm的补片,将其卷曲,并从套管鞘内置入,让其将所有的耻骨肌孔覆盖,下界尽量盖住股管内口,股管内口容易发生股疝,上缘超出腹横肌。最后将患者管套拔除,并将患者体内气腹解除,等待腹膜的自然恢复[6]。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等;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galogue Scale,VAS)比较2组疼痛程度,VAS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失败。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s)
?
2.2 2组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数,%)
2.3 2组疼痛程度比较 2组术后1、4dVAS评分比较,试验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
3 讨 论
一般而言,腹股沟疝的患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这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腹壁较其他年龄段患者要薄弱,加之老年人肌肉开始逐渐萎缩,一旦出现了子宫圆韧带、精索或血管穿过的情况,就很容易形成疝气;另一方面,老年人易患前列腺增生、便秘、咳喘等病症,而上述病症的出现会使得老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并发症,进而直接导致腹压上升,促成疝气的形成。因而,及时采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是腹股沟疝临床诊治的重点。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处理方法是将疝囊高位结扎即缝合不同结构的解剖层。然而这种传统修补术是以一种强行的方式将患者的组织缝合起来,不仅手术出血量多、创伤大、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而且从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传统的手术方法也不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强制缝合导致手术部位术后有明显牵连感,影响创口愈合且复发率较高[7]。因此,探索并采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当前腹股沟疝临床诊治的重点研究课题。
随着解剖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结合腹股沟疝的解剖学研究成果,特别是解剖上耻骨肌孔概念的提出,研究人员以此为基础推出了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相比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修补操作发生在腹膜前间隙,不进入腹腔内且无需使用钉枪固定,因此具有创口小、手术出血量低、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该疗法更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8]。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脐下缘切口到达腹股沟疝的发生初始位置,即腹壁后方和髂血管前方,然后使用网片增强修补该部位,达到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腹膜外间隙,因而手术操作中必须充分地游离腹膜前间隙,且在分离位于腹股沟区域的腹膜外间隙的过程中,必须精准地识别解剖标志,从而恰当地放置补片并将补片固定好[9]。综合而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比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技术难度更大、操作要求更高,不仅对医务人员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医疗设备亦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我院在开展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前首先加强了医务人员的相关训练,以提高术者对腹腔镜手术的熟练程度,使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业务水平,从而满足了开展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各项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试验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接受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0]。
综上所述,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具有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能帮助患者早日痊愈,且该方法更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周琳,周毕军.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82-1683.
[2] 宋希春.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4):181-182.
[3] 李仕文.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分析[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2(10):70,72.
[4] 尹志彬.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0):15-16.
[5] Kim MJ,Hur KY.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10-year experience of a single surgeon[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3,23(1):51-54.
[6] Tsai YC,Ho CH,Tai HC,et al.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a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Surg Endosc,2013,27(12):4684-4692.
[7] 秦逸.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6(17):566-567.
[8] 胡勇.疝气修补术的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3,2(3):243-244.
[9] 刘权溢,阮必行,岑海洋,等.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4(7):1127-1128.
[10] 储萌.腹股沟疝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法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4,10(33):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