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能发展实现体能无痕渗透
2015-03-13朱春江
朱春江
摘 要: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紧密相关,而良好的体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获得的。本文旨在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能发展认识上的不足,结合“课课练”、“补偿性体能发展”、美国的“SPARK”课程的理念和实践案例,加之自己平时的教学体会,抛砖引玉,倡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优化中小学体育课中体能发展的组织措施,达到体能之有痕预设和无痕渗透之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能;无痕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1-0063-02
一、关于体能的概念及认识
提及“体能”,往往就和“反复地练习”“单一地练习”“比赛”“中考”“枯燥的训练”“痛苦的耐久跑”等联系起来。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体能发展”的错误理解主要有:一是以教师展示“教技术、抠技能”为主,对于体能的发展,体能目标的达成则一笔带过,二是将体能的获得,突兀于整个课堂之上,或与技能教学割裂开来处理,造成学生有时吃不饱、有时吃不消。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能”二字的解释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结合2011年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将体能的外延进行拓展,把体能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跟运动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等,后者包括从事体育活动时身体所需要的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灵敏、心肺耐力、健身能力等素质。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也可定义为“机体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经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各项活动中承受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结构上,它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四部分, 其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核心”。[1]
二、发展“体能”的经典案例与分析
搜索知网等平台后,发现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也比较多,较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有“课课练”“补偿性体能教学”及从美国引入的“SPARK”课程等。
1.“课课练”——发展体能为主要目的的练习形式
“课课练”是体育教师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在课的主教材完成后进行的针对性、补充性内容,是以发展体能为主要目的,以简单易行、形式多样、时间短、效率高为特点的身体练习形式。[2]20世纪80年代开始,“课课练”已经是学生通过“达标”测试(现在为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法宝;90年代开始,“课课练”又是中考的制胜利器。在“课课练”推波助澜下,一类关系到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如“循环练习法”“运动负荷预计”“心律曲线”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课课练”无疑为学生体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补偿性体能”模式——兼顾体能学技术
“补偿性体能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所安排的练习方法与手段对发展体能与所教技能之间在形式上相互渗透,在效果上互相补充。“补偿性体能教学”将传授技能和发展体能这两个中心任务有机地联系起来,谋求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载体,在技术传授的过程中渗透与所教技能密切相关且功能互补的体能素质内容。从概念上来看,补偿性体能教学应该是从“课课练”发展而来,但其建立的基础和“课课练”有着实质的不同,是以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动作为出发点,围绕技术动作而做出的一系列体能练习。“补偿性体能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所学技能与从事该运动的身体素质紧密地联系起来,突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可是体能和技能要达到“形式上的渗透”“效果上的补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补偿性体能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其中的练习手段方式,如果不加以精心设计,也必然走向枯燥、单一,只能成为展示教法的舞台。
3.“SPARK”课程——发展体能的新途径
SPARK课程(Sport,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最初是为“防止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体能发展水平降低”这一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其标准教案(课时计划)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活动——主要集中于强调如何增强心血管健康和上肢、腹部肌肉力量;二是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坚持高水平的中等强度至剧烈的高水平体育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3]SPARK课程在体能和技能的兼顾性上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尤其是“时间高于内容”理念下的“快速分组方法”“教师讲解时间尽量控制在20秒以内”等,诸如此类的做法,减少了学生停的时间,增加了动的时间,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三、发展体能的策略——重在组织
一堂课有“三段”,体能的发展又取决于“二维”——运动的密度和强度。作为课的组织者,在课的准备、基本、结束部分如何组织“二维”,合理地增加学生“动”的时间与“动”的强度呢?
1﹒ 准备练习兼体能
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对常态课的评价“八条”中有一条为“准备练习要兼顾体能”,意为无论是安排一般性准备练习还是专项性准备练习,均要兼顾发展体能。因此我们在准备部分要设计密度较大、强度适中、身心活跃的、对主学技能有帮助的、兼顾好学生体能发展的热身方式。如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中,在准备操的基础上,安排一个“推小车”的体能游戏,两人一组,密度很大,同时发展学生腰腹、手臂力量,“直臂、紧身、绷腿”,对技能教学也起到很好的铺垫、诱导作用。
2﹒基本部分求实效
队伍的调动、技术的讲解、同伴练习的等待,都会让学生停下来,形成练习的“间隙”。这些间隙有的是同一个练习中的间隙,也有的是不同练习中的间隙。这些间隙阻碍了练习密度的提升,减少了发展体能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特别是在课的基本部分减少间隙、缩小间隙。如SPARK课程理念里有一条“50%以上运动密度”的目标,其在操作层面的一些做法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此问题。SPARK教学在基本队形上多采用散放标志垫,每生一垫,或者干脆用两臂平举,原地转一圈,只要有合适的练习空间即可,相比较传统队形的调动省下不少的时间;在分组方面多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保证至少一半的学生参与运动,而且分组经常采用随机分组,比如喊数抱团,再用角色分组的方式,可以随时切换成不同人数的分组,效率很高。
3﹒结束环节巧补偿
专业运动员要获得超量恢复,就必须进行周而复始的较大负荷的训练,同理进入课的结束部分时,主体大负荷运动已基本完成,如果这时能有一个追加补偿性的负荷练习,对学生体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如传统的“课课练”,建立在“适量”的基础上,在下课前花上两三分钟组织学生做几组深蹲起立接力(俗称人浪)。当然,也可将其作为基础部分比赛追加的奖罚措施,如对输的队伍学矮人赛跑绕胜利的队伍一圈等,都能达到追加体能发展的目的。
四、发展体能的手段——贵在“无痕”
1﹒技术的叠加,让学生乐意“重复”
2013年12月,在温州举行的浙江五城区教学研讨活动中,来自嘉兴的孙喆平老师执教《双手胸前传接球》第四课时。他先是复习了单一的动作——原地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其间重点强调了“接球”要求,并纠正了传球的力量和角度问题。接着,分别设计了由易到难的六组“传球跑动”练习:左右横向运球后的传接球;前后纵向运球后的传接球;传球后跑至本队排尾;传球后跑至对方排尾等。孙老师的课中,在学生掌握“蹬、伸、推、拨”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后,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用一组“单一动作”加上身体移动的组合技术动作,通过听信号移动中传球比多或者比失误少的练习,对原地传接球技术进行延伸与拓展应用。在这样的练习中,营造了球类比赛中“人动球动,机动灵活”的氛围,在不断地跑动移位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了学生执行组合动作的体能,可见技术的反复应用就是对体能的发展。
浙江省特级教师曹强在《“技术-能力-体能”融合与协调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一文中写道:体能的提高不是简单枯燥地重复练习,而是应该在运动技术的演练与运用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强化。体能的呈现方式可以在技能传授过程中,选择与所教技能密切相关且功能互补的体能素质内容,再通过一定的加工、改编,使体能与运动技能有机地融合。因此,对于“重复法”的诠释也可以像这样采用单一动作,不断变换组合、叠加的技术操练,使学生不断尝试新的内容,最终“乐意重复”。除球类的传跑的组合外,还有体操组合,投与捡(跑过去捡)的组合,障碍跑的不同障碍组合等等。
2﹒强度的增加,让学生愿意“挑战”
任务导学法或者是任务挑战法,能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好胜心强,善于表现的身心特点,在不断挑战有难度任务时,忘记疲惫,发展体能,提升技能。如在跪跳起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跪着走,然后连续跪着跳,五张垫子看谁跳的次数少等。然后再让学生跪跳高,跪着跳到折叠垫上,从一块、二块到三块。当到三块垫子的高度时,再让学生跳下来成半蹲,这时跪跳起的动作已经出现了,接着从三块到二块、一块,随着高度的降低,动作质量越来越高,当到一块时,动作已经掌握了。从这个案例中,一方面,多种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愿意挑战;另一方面,垫子的不断增加,其实质就是运动强度的提升。
远度和高度的增加是提升运动“强度”的两个方面,只要增加任何一点,都会激起学生挑战的欲望。如在水平二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为了解决传球的力度问题,教师一味强调用力蹬伸、用力推拨,但以三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来看,效果并不好。只要在远度上作点文章,如果从起始传球距离3米逐渐增加到5米的话,学生慢慢地、自然而然会加大传球力量,从练习的强度上来说,无疑是增加了练习的负荷强度,也就达到了体能之无痕渗透的目的[4]。
3﹒游戏的渗透,让学生乐此不疲
目标引领内容是新课程的一大理念,这使得体育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如要发展速度、力量、团队的合作等,就可以选择短距离接力跑,也可以选择像拔河、角力等活动,为体能发展渗透在快乐的游戏中提供了可能。如笔者的一节足球课,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协调素质,激发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等。针对目标,笔者设计了多个让球和人都动起来的练习。如原地踩球比多、原地拨球时听信号用不同身体部位停球、用脚的不同部位来改变带球方向、运球到小朋友“家”里玩、踢球过隧道等,在多种变化的游戏中,学生累并快乐着。
另外,为了克服技术性内容难度衔接时跨度太大的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些过渡性的游戏,一方面满足技术衔接的需要,另一方面防止这一时间段的体能真空。如在水平三的排球教学中,从“自抛自垫”到“双人对垫”,笔者设计了几个比较有趣的游戏。像近距离的垫球接力(两人靠近站立,不超过2米,从开始的每人垫球5次接力,慢慢减少到1次,提高两人的合作和对球的调整能力),垫球过草地(一边垫球,一边往前走,穿越足球场,提高移动中垫球的能力),隔人自抛自垫(移动中提高垫球的稳定性,体验为同伴“做”好球的重要性)。在游戏中,促使学生多动起来,更好的发展体能。
参考文献:
[1]郭恩显,谢科,李兵.“体能”概念及结构要素的综述性研究[C].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23(03):15-16.
[2]蔡长秀,等.“课课练”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2013(03):33-35.
[3]茅菲璐.SPARK,与健康有关的体育课程[J].体育教学,2009(08):49.
[4]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J].体育教学,2011(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