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3-13吴飞
吴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28-01
我国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应该对所学到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讲解,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讲课,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能力和探究积极性给磨灭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为了青少年的教育,我国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了新课程标准,这项改革要求老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老师对实施“有效引导”教学方法的困惑,学生的收获反而不如以前。
一、课堂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是充满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探索热情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也处于懵懂、贪玩以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的目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一门课程开始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效果,如果从一开始就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将课堂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人、物、事结合起来,无疑是激发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
举一个例子,老师在讲解“周长”的含义时,就可以将同学们带到室外,男同学和女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摆成正方形,一组摆成三角形,之后再分别排成两组长队,中间再加上一些同学的互动和老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同学们对于“周长”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浅显认识上。
二、认真备课,使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目前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备课的目的只是为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的罗列顺序,将其以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这不仅不能够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反而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该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收集与相关知识点有关的案例和问题,通过探讨的方式展示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其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符合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在课程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产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解決问题方案时,老师要认真倾听,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思路,从而使学生理清脉络,将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经过一个从困惑到真正理解的过程,而理清困惑的过程恰恰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它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重要作用。
有句名言说的好“失败是成功的高速公路”,借助这一名言背后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正视错误,深入的分析学生出现不同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使其明白其错误的根源。从错误不断纠正到正确并掌握相关知识的过程,比单纯的向灌输正确的思想,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深入到学生中调查可以发生,学生对于其曾经犯过错误并且经过一定的过程得到纠正的知识点,往往比一次就掌握了正确的思路的知识点,具有更深的印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犯错的概率也降低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一味的否定错误,而应该充分的发掘错误的价值。
四、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老师还应该每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事物,使自己热情不断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和嘉奖,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友善的方法进行沟通使其改正,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的向老师寻求帮助。在课下老师可以通过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学习之外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地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五、适时总结教学内容
“有效引导”式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但学生学到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所以老师应在每个单元课程学习完毕后,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系统总结概括一下,帮助学生构造知识框架,巩固学到的知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现在的“一对多”式教学,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都不相同,因此,老师在归纳总结问题时,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提问,鼓励学生提问发言,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加强师生沟通,整体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生学习的开始,其学习的态度、兴趣和效果与今后的学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好奇心和贪玩心并存的时期,如果引导的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新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引导不好,学生会沉迷在各种玩耍中,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开展积极的引导,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