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 有效引导学生
2015-03-13吴灵凤
吴灵凤
【关键词】问题 设计 有效引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110-01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再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思考、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设计数学问题,笔者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且处于争强好胜阶段,利用这一点,笔者在课上给每组发了100颗幸运星,然后向大家提议:“我们来进行比赛,看谁数得快。”“好啊,好啊!”同学们兴奋地说。“好,现在一组一组进行比赛,数好的人举手。现在请你数出10颗星星。”“我数好了。”同学们很快数完,举起了小手。“现在下一组再数出30颗星星。”“现在大家想一想,30颗是由多少个10颗组成的呢?”“3组10颗星星。”“那么100颗是由几个20颗组成的呢?”“1、2、3、4、5,5组。”一个学生最先数好后抢着回答。“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学得非常愉快,并在比赛的氛围中对100以内的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问题要贴近生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其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有意识地在问题情境中融入生活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时,在刚开始上课时笔者假装忧虑地说:“昨天我逛商场时迷路了。”“啊,那怎么办呀?”同学们担忧地说。“后来我问一个顾客,他和我说‘往东走100米,再往北走200米,就到你说的地方了。然后我很快就找到了。”“哇,这么厉害啊!”“幸亏我知道他说的方向词才能找到,所以知道东南西北是不是很有用处呢?”“是!老师快点教我们吧!”学生大声地说。教完东南西北的方位后,笔者给学生放映幻灯片:“这个小朋友找不到妈妈了(妈妈在他附近的街道上),你们可以用方位词教他怎么走吗?”“先往北走,再往西走,再向南走就行了。”大家抢着回答。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将数学问题与实际应用很好地联系起来,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新知识。
三、设计问题要巧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多是一些数学理论和图形,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容易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丧失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将抽象宏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展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如果直接介绍对称轴、对称轴图形的概念,会十分突兀,同学们也无法深刻地理解。对此,笔者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展示蝴蝶翩翩起舞的动画。蝴蝶非常漂亮,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然后笔者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只蝴蝶并剪下来呢?”“想!”大家跃跃欲试。于是,笔者给学生发了彩纸,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剪纸的做法。学生画好剪好之后互相展示,笔者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得很漂亮,有的同学剪得不像蝴蝶呢?咱们来研究研究吧。”笔者拿出一张剪得很好看的蝴蝶剪纸,说:“你们看,这个同学剪得很好,它是怎么剪出来的呢?”“它的翅膀左右一样。”“对,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左右对折就行啦!”“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就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这条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哦,原来如此。”学生纷纷点头,恍然大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四、设计课后问题要能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作业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设计课后问题,让学生既能够巩固知识,又能够为学习新知做铺垫,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例如,在学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笔者为学生留的作业里包括了以下几个问题: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过小数的地方吗?你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有什么特点?小数点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通过设计这样的课后练习,引发了学生对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点的观察和思考,使他们既能对学习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又能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做好铺垫。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技术,更是一门育人艺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行之有效的问题,一步步地进行引导,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