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5-03-13肖郑利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高职

肖郑利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

高职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肖郑利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

教高[2000]2号文件明确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遵循这个原则,高职教育中的数学与普通本科教育中的数学从定位上就有了一定区别,这个区别重点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而体现这两点的载体就是教材。《高等数学》教材的改革,要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并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把《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力求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教材建设;教学方法;高等数学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表达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研究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也就势必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教材。《高等数学》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既要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更要为专业学习服务。教高[2000]2号文件明确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遵循这个原则,高职教育中的数学与普通本科教育中的数学从定位上就有了一定区别,这个区别重点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而体现这两点的载体就是教材。近一年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仔细研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且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其中的重点就是《高等数学》教材的改版,以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并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把《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筛选、整合,力求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尽量“淡化技巧,突出应用”,为“分层、分类”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一、以够用为度

近几年,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大量的高职高专数学教材涌现出来,每一本都想要有一些改革创新,但始终逃不出本科高等数学教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总是把本科的那些内容都拿出来摆上,大家普遍考虑的是教材体系的完整性,教材整体要求偏难,并且没有考虑到高职的学生特点,他们到底需要哪些数学知识,更没有考虑到高职的学生能不能接受吸收。所以,我们在一开始给新教材定位和选取内容时,就对本校所有专业的专业课老师进行了数学知识的需求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归纳确定了教学的范围;对本校所有学生进行了关于数学基础、兴趣与能力的问答调研,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了教学的重点。

新教材的编写首先应注重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将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以复习的形式编入,并通过图表的形式给出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特征,便于学生后续学习过程中的使用。其次,从极限与连续引入,重点讲解微积分学,介绍常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基础知识。重点应删除多元函数微积分,这部分内容的问题在于不仅专业课老师不需要,主要是高职的学生听不懂。同时,在介绍极限的概念时,摒弃连本科生都不容易理解的ε-δ语言,虽然这样使得叙述不够严谨,但是却能解决高职学生普遍反映的“迷糊”现象和“没有用”的观念。不仅如此,新教材还应通过加入拉普拉斯变换、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空间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级数和概率基础等内容,来适应不同的专业需求。

二、淡化技巧,突出应用

高职教育不是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阶段,而是独立的一种教育方式,重点培养技能的教育方式,甚至是终身教育方式,所以我们在编写教材时不能照搬本科教学,或做裁剪版的本科教材,而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突出技能的重要性。要突出技能,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并学以致用。

三、分层、分类教学

早在2003年,笔者就参与过学院组织的一次分层教学,即将一年级学生按照入学的数学成绩排名分班教学,将所有教学班分为A、B、C三层,按照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程度的教材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施。这种分层教学目的是好的,但是不容易操作,后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鉴于之前的教学经验,新教材在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在内容排版时,将知识点分小节细化,把重点集中、难点独立,方便教师们通用一本教材进行有选择性地教学。比如导数的运算,先是讲解简单却很重要的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再介绍有点难度但很必要的复合函数的导数,将隐函数的导数和取对数求导放在了提高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遇到学生能力强的就可以全部讲授,要是学生基础不够好就可以细讲多讲前两个知识点,而略去后两点,这样就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授课学时。

按照以上的编排要点,再作更细致深入的探讨,我们应打破了原有的按顺序或仅按文理分编的模式,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的要求分类编写,并将全部内容分为公共基础和专业选修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了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和常微分方程,是一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大一第一学期都要学习的内容;后者有为机械类专业提供的空间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也有为电子类专业提供的拉普拉斯变换和级数,有信息类专业选修的矩阵,还有财经类专业选修的线性方程组和概率。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不同系类、不同专业的学生仍然通用新教材,却能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学到更实际的数学内容。这样的编写是有明显好效果的:它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应高职高等数学的授课学时安排,并且更具有针对性,与专业密切结合,同时也降低了教材的成本和价格。

总的来说,这样的教材基本上能满足高职各专业在高等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并为教学中的分专业因材施教提供了较好的工具。同时,我们还可以精心地编写一套配套习题册,这不同于一般形式的习题册,而是按章节知识点分小节同步出题训练,并独立成篇,不以书本的形式出现,而是将其做成活页册子,便于教师以课时为单位布置作业、收发习题册活页。

另外,为了更好的体现数学文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中所蕴含的价值,可以考虑在特定的内容后面介绍数学史、数学家和数学名词,使教学内容和一些趣闻轶事相结合,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如此,我们的高职教育要适应更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所以将传统的教学与网络互动教学相结合势在必行,应该开辟出一片高职数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天地。让学生在课外能使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做练习;让教师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学生学习。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讲完每一章都会带着学生总结归纳本章内容,所以还可以选择用逻辑图的方式来体现一章的知识结构。

我们的教材研究和编写过程是一条永无止尽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在探索中酝酿、在实践中成熟,我们会根据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力求所出版的教材与教学要求相适应、与现代科技信息同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1]张汉清.财经类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材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2]唐轮章.高职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桑志英.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改革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

[4]关淮海.浅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f Advanced Math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XIAO Zheng-li

(TianjinEngineeri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Tianjin, 300131)

Education - Higher Vocational [2002] No. 2 document stated that “Academic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application, measured by the necessity and sufficient”.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there should be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math teaching a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carrier. Thus reform on advanced math 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aim to better serve the courses in the specialty.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selected and integrated based on requirements posed by different specialties. “Necessity and sufficient” is the principle to follow.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teaching methods; advanced math

2014-11-11

肖郑利(1982-),女,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理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

G712

A

1673-582X(2015)02-0113-03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材高职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