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六大挑战

2015-03-1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期
关键词:杠杆常态债务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 扬

新常态是指经济增长率到了一个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都会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从2009年开始的。2009年后,中国经济增速从两位数降到个位数。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从人口、技术、资源等支撑经济发展的实体因素去看。

四因素造就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从过去几十年看,经济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主要是人口、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这个转移背后有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力是第一产业的十倍。也就是说,人口资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时,中国整体劳动生产率是跳跃式增长。

但目前制造业产能过剩,就业出现饱和,人口和资源又从制造业转到第三产业,但中国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第二产业要低得多。从上海来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上海地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70%。

实际上,这是经济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表现。需要明确的是,经济进入这个阶段,经济增速自然会下降。

二是要素供应效率下降。劳动投入、资本形成、科技进步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奇迹的出现靠的是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但现在这三个要素供应效率在下降。科技进步同样缓慢。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滞后,所以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现在全世界正酝酿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内容就是数字化、服务化、定制化、网络化等,但这些内容大部分都被发达经济体掌握,他们依然引领着技术潮流。

四是环境资源约束。雾霾、饮用水污染、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生产形成硬约束。

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应从正面看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这是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向真正强国的必由之路,因为它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去投资依赖;二是去水分;三是经济转型;四是社会公平和包容。

在上述一系列情况下,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包括储蓄、投资、物价、就业、财政收支、财政赤字、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利率等等都会是新的状态。此外,新常态还将有新的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四中全会已经对这种新的体制机制做了完整描绘,现在正在逐步落实。新常态还意味着新的政策框架。

全球步入新常态

在国际上,旧常态是1987年-2007年间,全球经历长达20年的被经济学界称为大稳定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在资本主义三百年历史上很少见。

导致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大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科技因素,科技创新在这一时期出现爆发式增长。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时期,投资银行机制在金融体系中取得统治地位;二是全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次改革取消了政府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范式,将宏观调控变成基于规则的一种新调控方式;三是亚洲顺势发生变化;四是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007年后,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其表现有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在低水平波动。

二是全球去杠杆化,修复资产负债表。全球去杠杆化,意味着这段时间内,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能显著的刺激经济增长。企业拿到资金后,主要用于修复资产负债表,致力于去杠杆化。

三是全球治理真空。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治理形成一个由70多个国际机构、100多项国际规则构成的完美体系。但在新常态下,必须通过元首会谈解决问题。

四是各国宏观政策非同步性。在全球化下,同步性是它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但现在利率、汇率变动不均,国际游资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息差交易便会大规模地发生。

五是贸易保护主义。需要特别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引发战争。

●全球利率、汇率变动不均,国际游资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面临六大挑战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第一个挑战是投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无论如何绕不过投资。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剩”的悖论,在新常态下需要进一步解决好这个悖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改革的方式,对投资进行一些处理。

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投什么、如何投、谁来投三个问题。对投资进行处理,一要做好激励机制问题,现行GDP的考核很难对政府、企业起到激励作用。二要做好基础设施投资的商业可持续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统计方法和计价方式,让这些过剩的产能可以到有大量需求的领域中去。

第二个挑战是债务率上升和杠杆率飙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因为发达经济体杠杆率上升、债务上升导致的债务危机。在危机发生时,我国的杠杆率和负债率都不算高,但这几年都飙升了。

第三个挑战是城镇化问题。原来城镇化是开发计划,买地、卖地、招商,现在需要从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角度看城镇化。城镇化的社会含义意味着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个挑战是房地产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从体制上削弱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经济社会基础。未来城镇化将不再主要体现为开发区化的城市规模扩张再加上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绝对大于需求量,居民的购房意愿急剧下降。

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经历一个五年时间的中期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金融问题会产生,但还不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其原因在于:一是现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但还没有造成负资产;二是金融机构还没有出现大面积亏损;三是中国居民借钱比较少。

第五个挑战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可能长期化,理由有三点: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仍控制在40%以内,处于国际通行的60%债务率控制标准范围内,但是如果不加以处置,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大问题;二是中国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健康,我们可在不对经济健康造成较大损失和对经济增长速度造成较大不利冲击的条件下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单一制的政体,使得我们也有此能力;三是中国可供选择的去杠杆空间仍然很大,包括政府资产的转卖、债转股,长、短期债务重组转换,拉长负债久期,降低期限错配风险等。以上使得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可控,其实也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方案。

第六个挑战是金融问题。量化宽松、价高是金融的主要问题。量化宽松是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但利率很高,这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理论上说,这一现象阻碍了货币向信用的转移,货币向信用转移过程中,每转移一步就加一下价,最后到实体经济手中便贵了。

猜你喜欢

杠杆常态债务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