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左传》里的词汇衔接
2015-03-13房耀辉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海西宁810000
房耀辉(青海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浅论《左传》里的词汇衔接
房耀辉
(青海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连珠是词汇衔接的组成部分,起着连贯上下文、增强表达力的重要作用。《左传》是我国战国初期的经、史经典著作,通过研究连珠的词汇衔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战国初期散文的特色。
词汇衔接;《左传》;连珠
衔接在章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用修辞里的连珠手法,并结合韩礼德的词汇衔接理论研究先秦典籍《左传》,从而验证连珠在衔接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左传研究提供一定的语言学方面的另一视角的解读。
一、词汇衔接和连珠
行文措辞时,为了语言的简明,都会选择适当的词语,或者换用其他的表现手法使语言表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实现良好的语言效果。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研究(1976:Cohesion in English),词汇衔接方式主要常见的有:1.重复,一般而言按距离划分,重复可细分为连续重复和间隔重复;2.运用同义词、近义词来体现上下文意思相近的概念;3.用反义词替代前述相关的词语;4.用上位词、下位词替换前面出现的词语。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从词汇的重复方面展开对《左传》的研究,并希望藉本文的研究,为其他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词汇的重复在文章中很普遍,战国初期的散文当中也如此:或连续的重复、或间隔的重复,在连贯句子、理清文脉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连珠指的是前一句最末的字或词语同与之相连的后一句开头的字或词语完全一样,且使相邻分句蝉联相缀。这在文言汉语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语篇衔接、贯通全文、增强文章气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连续性连珠型词语衔接
朱永生认为:同一词在语篇中重现,无论重述,还是提供新信息,都能对语篇的前后衔接发挥作用。连珠属于修辞手法,也发挥着词汇衔接的作用。故而,传统的中国修辞手法和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重叠、互补的。连续性连珠型词语衔接,是典型的词汇衔接,也是先秦散文频繁使用的一种措辞手段。作为词语衔接的一部分,连珠型词语衔接在《左传》中迭出,尤其在针锋相对的人物对话中更加明显,兹举一例,以探其奥。
《昭公七年·芉尹無宇對楚子》:“……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台……。”
《左传》中的人物对话,不少是极富雄辩性的,从上例可见一斑。先从“王”开始,再而“公”,连绵递推至“台”,地位一级比一级低,如同台阶一样,拾级而下,无有断绝,把想要表达的信息一口气传递出来,而其中的“臣”字本为名词,此处却一连九次动词化使用,颇显气势。这样,通过连珠型词语衔接,我们真正可以体味到先秦汉语言表达的简洁、明达和充满动感的层次性。
再如《成公二年·齊衛新築之戰》:“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通过“以”字表示的因果关系,从“信”字一直到“利”字,渐行渐随,推导出治国理政的核心在于平民,而平民的关键在于“信”,而信又来自于“名”,这样逐字逐句,沿着连珠型名词衔接这条因果关系线,溯至上文,可以导出“名”对于一个国家、一位君主的至关重要性。逻辑的力量在这里要通过环环相扣的连珠型词语衔接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间隔性连珠型词语衔接
间隔性连珠型词语衔接与连续性连珠型词语衔接的不同之处在于:间隔性连珠型词语衔接在句群中,没有字字无间隙的相邻连接,而是隔着字跳跃式地有节奏地闪烁出现,属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间隔重复”(distant repetition)的内容。《左传》里涉及“间隔重复”的句子和段落不在少数,笔者在这里称之为“间隔性连珠型词语”,实质上是韩礼德和哈桑词汇衔接在先秦经典散文里的实际体现。如下例:
《昭公十三年》:“……有事而無業,事則不經;有業而無禮,經則不序;有禮而無威,序則不共;有威而不昭,共則不明。……”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连珠字镶嵌在在“有…而…无…,…则…不…”句式中,读起来富有韵律和节奏的美感,语言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前后牵制,逐步推进,具有很高的逻辑说理性,是典型的连锁推理。这样有节律的重复词语,是词语衔接理论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形式。
四、结语
韩礼德和哈桑虽然系统提出了衔接理论,但是中国古典文学家们早已熟习这一行文技巧,连珠作为一种常见的汉语言修辞方法,在衔接句子和上下文的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对连珠作为词汇衔接重复的一部分,于此进行学术性研究,对于探究中国古典散文的衔接机制,丰富和发展衔接理论,具有开拓性的价值。
[1]Halliday and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75-292.
[2]左丘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朱岩.从《论语》《尚书》看上古语篇对应性衔接机制的发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
H131
A
1007-0125(2015)01-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