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剧本与戏剧的关系
2015-03-13陈黎方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陈黎方(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简析剧本与戏剧的关系
陈黎方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剧本是戏剧不断发展的产物,在戏剧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戏剧活动的起点,剧本为导演提供最初的思想架构,为演员的表演活动提供行动的支点,为其他二度创作部门的创作提供想象的空间。戏剧是一场有一定长度的、完整而又有组织的活动,这不仅仅需要导演的统筹规划,同样需要剧本的参与指导。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实验戏剧兴起,导演的地位不断突出,剧本的存在价值却受到质疑与挑战,其在戏剧领域中的地位也逐渐被弱化。
戏剧;剧本;价值;关系
一、剧本起源于戏剧发展
剧本是戏剧活动发展成熟的一种标志,一般被认为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为戏剧演出活动提供依据的文学样式。人类学家弗雷泽的“巫术说”为探究戏剧起源指引了方向,巫术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于各种天地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出生、做梦、衰老、死亡等自身现象不能理解并对此产生恐惧的心理,他们将这些神秘力量奉为神灵,那么作为沟通人与神灵的“巫”便产生了。“巫”作为一种职业,是通过采用道具和跳神的舞蹈来实现通神的,通过模仿打猎、捕鱼等日常生活的仪式来达到与神、鬼、灵进行对话交流的目的,这便是早期的巫术。这些模仿动作逐渐演变成舞蹈的形式,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戏剧便由此拉开了帷幕。
一直到宗教时代,人类从对巫术的依赖转向直接敬拜神灵,面具、服装、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资源纷纷被加入到表演活动中,戏剧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向神灵邀宠,人们专门编写了进行戏剧演出的“神颂”,首次将歌词纳入表演活动中,这便是剧本在最早时期的存在形态,或者还不足以称之为剧本。
17世纪中叶,整个戏剧艺术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开始从“演员演”的时期过渡到“演故事”的时期,这一转变标志着戏剧艺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在这一时期,“故事”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审美快感,间接地渲泄着观众对于生活的渴求与欲望,已经成为戏剧活动的重心,这就不得不促使剧本的诞生。早期的戏剧艺术家们将戏剧演出中的一些成功的表演用文字记录下来,并进行加工、润色,这样剧本便逐渐产生了。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剧本的地位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受到戏剧家们的重视。
剧本是戏剧艺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它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挥了文学性的优势,成为一种既可以进行案头阅读又可以进行戏剧演出的文学样式,因此,剧本可以称作戏剧文学,“是继叙事文学(史诗)、抒情文学(抒情诗)之后的第三种文学体裁”[1]。
二、剧本与戏剧之间关系的演变
在传统的戏剧观念中,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是整个戏剧活动的起点,是戏剧演出中行动的依据,它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因而早期的剧作家们也都受到了绝对的尊崇,那时的剧本不仅用来指导舞台创作,甚至可能作为一部文学巨著而存在。老舍先生就非常厌恶演员随意更改剧本中的台词,为此他曾愤然写下“改我一字,男盗女娼”的警告之辞。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戏剧家阿尔托在《残酷戏剧宣言》中提出,“戏剧必须摆脱文学驾凌于表演之上的语言专制”,他追求的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认为戏剧艺术不能依赖文学剧本而生存。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也认为“戏剧不是文学而是演出”,强调戏剧是发生在剧场中的活动,戏剧中的主导因素是表演而不是文学。[2]他们认为导演要求演员所说的话也只是复制剧作家的思想,而戏剧应该以舞台表演为起点,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而不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复制。这对剧本在戏剧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形成了一次较大的冲击,而60年代实验戏剧的诞生则大规模地否定剧本在戏剧表演活动中的作用。对此,陈世雄、周宁曾说过,“这场革命的共同特点不是从剧本文学开始,而是从否定剧本文学开始,戏剧就是演出,是实际剧场中发生的富于活力与生机的表演。”[3]中国当代戏剧家们在90年代也对世界的戏剧潮流作出了回应:导演不再将剧本看作是舞台演出的核心,反而是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更改和拼贴;演员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剧本而进行即兴演出。
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剧本与戏剧之间的距离被愈拉愈远,尤其是在实验戏剧兴起之后,导演压倒一切因素成为剧场的中心支柱,在整个戏剧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组织者与领导者的地位,他可以凭着自己内心对戏剧精神的阐释创造出唯美而富含意味的舞台效果,诸如布景、道具、服装、化妆、音响等因素,在这个戏剧创作过程中,剧本似乎就变得不值一提了。即便是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也从来都是被署名为“某某导演”的作品,却从不是“某某编剧”的作品,综合性是戏剧艺术最大的特点,而这种现象无疑过度夸大了导演的地位,相对轻视了其他创作班子所起的作用。导演的地位和权利被无限扩大,编剧的意志却在逐渐受到导演的限制,他们的作品被否定,被删改,失去了独立创作的自由。导演由最初的“对文本的阐释者”转变成“对文本的控制者”,导演的思维贯彻整个戏剧活动的始终,剧本成了“导演意志的说明书”。
戏剧界的这种导演控制一切的模式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剧本的地位越来越弱化。尤其是在制作人兴起之后,市场的观念被引入到戏剧制作过程中,为戏剧艺术增加了一件商品属性的外衣,一切活动都只能为着一个最终的目的服务,那就是“销售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剧作家的一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作品就变成不名一文而只能束之高阁的无用的东西,这也是剧作家的悲哀。而这种“导演霸权”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剧本在戏剧活动中由最初的“中流砥柱”的角色演变成“跑龙套”的角色。
三、剧本在戏剧活动中的价值
剧本虽然是以文学的形式而存在,却在整个戏剧表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剧本中的说明性文字可以对人物的活动环境、对出场人物、对人物的外部行为、对人物的内在心理行为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为导演以及其他二度创作部门提供情感基调和氛围,为他们布置舞台环境提供了立足点,剧本中对人物服饰、外貌和气质的描写也为导演、演员及其他制作部门进行形象塑造提供了方便。此外,对于人物微妙复杂而不易把握的情绪状态,演员也可以根据剧本中的提示和相应的充满情感张力的台词将这种心理轨迹的变迁在舞台上充分地表达出来。
好的剧本是一部戏的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等剧目至今仍在不断复排的原因。剧本中的台词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经过剧作家们反复斟酌、苦思冥想创作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而且饱含着纤细而巧妙的情感因素,它的措辞是小心翼翼而又声情并茂充满张力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无一不在富含诗意的话语中得到展现。台词是一部戏灵魂的源泉,是宣泄人物内心所思所想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其他的行为动作、道具布景往往只能是间接的表达方式。台词不是简单的对话,它要与每一个角色的性格、身份、教养、文化、背景等因素相匹配,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塑造出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此外台词还担负着交代人物关系、行为动机、行为方式以及某些剧情的作用,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剧本作为依托。《雷雨》一直以来都是深入人心的戏剧作品,它的成功与曹禺所写的剧本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关系,曹禺笔下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独特、栩栩如生,尤其是潜台词的运用为整个戏剧增加了神秘感,耐人寻味。不得不说,正是由于有了曹禺的剧本做后盾,才促成了《雷雨》在舞台表演活动中的成功。
可若是缺失了剧作家的剧本,再有才能的导演也不能创作出富有内涵而引人深思的作品。每一位演员仅凭着寥寥数字的故事提示词,在演出过程中依靠着自己短暂的思维跳跃和并不丰富的词汇来上演一出戏剧,这种即兴演出带有太大的不稳定性,缺少了剧本的指导,演员无法保证他们每次演出的内容都一样,也无法保证他们能否诠释出一部完整而有意义的戏剧,更无法保证观众是否能理解他们的表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演员带有太大的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也会很容易造成戏剧的混乱并导致失败。仅仅在演员与演员之间的话语的衔接上就会出现问题。剧本不是由简单的话语堆砌而成的,它是从语言的浩海中被提炼出来又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话语的交流与衔接也都需要技巧来进行编排,而这些都不是一个人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能够做到的。脱离了剧本来排演的戏剧只能是冗长乏味而不得要领的。
四、正确看待剧本与戏剧的关系
戏剧是一种“演员表演角色的故事的艺术”[1],其必备的三要素是“演员”、“演”、“故事”,所以没有成形的剧本存在,戏剧活动依然可以发生,却不能保证那是一场优秀的、有艺术价值的戏剧活动。剧本不是戏剧艺术的核心,并且依靠优秀的剧本也不见得能够创作出成功的戏剧演出活动,可对于一部成功而有价值的戏剧来说,剧本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忽略剧本的作用也必定会影响戏剧活动的整体水平,正如苏联电影导演吉甘在他的《论导演剧本》中所说的,“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不可能用一部很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能塑造出鲜明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的戏剧表演无一不是以一部好的剧本作为依据的。
就整个戏剧界而言,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优秀剧本都是极度匮乏的,导演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创作出有深刻内涵的戏剧作品,所以才会有一部又一部的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剧本而搬上舞台、荧幕,造成了戏剧主题的重复,也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在“导演中心论”的观念下,虽然剧本在戏剧活动中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矫正,却也一直是那些追求艺术价值的导演们和其他优秀的戏剧工作者们所渴求的东西。各司其职方能上下有序,由导演“承包”的戏剧创作活动也定然免不了顾此失彼而导致混乱的弊端。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构成的,它们分别主管着事物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导演是戏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形式美的创造者,而剧本则是戏剧内在精神意志的说明者与阐述者,是戏剧灵魂与血肉的承载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剧本与戏剧之间的关系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就戏剧能否发生而言,剧本不是必需的,甚至是可以忽略和消除的,比如一个人模仿黑猩猩寻找食物的情景,即便是没有一句台词,戏剧也是已经发生了的;而就戏剧的好坏价值而言,剧本是必需的,是在戏剧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绝不可忽略的因素,这也是谢晋、张艺谋等一些导演请知名作家写剧本的原因。可以这样说,一部优秀的剧本对于一场成功的戏剧而言,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1]张先.戏剧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徐晓.中西当代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的探索[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
[3]陈世雄,周宁.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J804
A
1007-0125(2015)01-0012-02
王凤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清末民初‘新潮演剧’与中国戏剧观念、格局的现代嬗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ZW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