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经典传统剧目《红娘》伴奏的一点感受

2015-03-13马傲

戏剧之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伴奏感受红娘

马傲

【摘 要】荀慧生的代表作《红娘》自从创作演出以来,至今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这足以证明《红娘》是立得住和经得起舞台长期考验的剧目,因为它声情并茂,使人百看不厌。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对《红娘》的伴奏进行分析,探讨伴奏应如何配合剧情及人物的情感展开,更好地烘托舞台整体效果。

【关键词】《红娘》;伴奏;感受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16-01

记得我学习《红娘》的伴奏还是在中国戏剧学院附中上学的时候,当时演员的主教老师是张正芳教授。大学毕业以后,我进入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工作,单位里的老艺术家宋长荣所主演的《红娘》在国内绝对是小有名气。提到《红娘》这出戏的伴奏,我想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首先,这是一出以花旦为主、唱念并重的剧目。其舞台人物形象较为活泼,虽剧情相同,表演形式却大大有别于《西厢记》那类以大段唱腔为主的青衣戏。因为剧中散碎唱段较多、说唱痕迹明显,加之情绪变化起伏较大,这就要求伴奏的方式必须带有相对较强的跳跃性和随机性,同时也为剧中大的唱段作了一个合理的衔接与铺垫。

例如《扑蝶》一场中的散摇板唱段节奏比较稳定,整体布局较为工整,伴奏就比较舒展。但在张垬那句“小生还尚未娶妻”的念白后,红娘顶板唱的那段反应极大的“流水”对原有气氛造成了一个小小的冲击,此时的节奏速度就顺理成章地紧张了起来。这种节奏的转变到了《悔婚》一场中被又一次重现,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情绪。这种“低落”到了《听琴》和《梳妆》两场由于音乐色彩发生变化,逐渐归于理智与平和。在这两场中有两段上板的唱段,虽以抒情为主,但又流露出红娘内心复杂的波动。过门和伴奏的衬托和演员的演唱此消彼长、稳而不温,在表面的平静中透着一种充满正义感的热情,听起来很值得回味。

《花园》一场把这出戏的喜剧成分提到了整场的最高潮。“棋盘舞”的唱段虽然不长,但无疑是全剧最脍炙人口的名段,这段唱腔载歌载舞、精致非常。对于这一段的伴奏是很有讲究的,过火则显得太狗血,温了又调动不起欢乐的气氛。所以“垫头”和装饰音的运用力度必须恰到好处。由慢到快的变化配合着二人舞蹈的节奏步步向前,在动作做到最大的时候戛然而止,掌声雷动。

随后的一段较之前一段由于唱词偏多、速度又很快,伴奏就不能一字一句地码字了,它表现出来的那种单纯的激动和第一场的那段虽同样是顶板开唱,但是场合、环境和心态已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表现方式自然也就“音同字不同”了。尤其前面的那句“小姐呀!”的念白和此段唱完美地融合为一体,直接划定了这段唱的整体节奏。所以随后的伴奏必须紧而有序、一气呵成,才能真正协助演员对这一段唱的意义作出最精准的诠释。

下面的《佳期》一场中的“小姐呀你多风采”是全剧中最优美最深情的一段,更是一曲不可多得的“咏叹调”。

相同的“小姐呀”三个字在这里已经由前一场心急如焚的念白完美地转换成了如释重负的赞颂,这一段唱演员的声高跨度极大,对乐队伴奏装饰音的技巧和音量大小的拿捏要求非常高。既不能过分炫技掩盖了演员的唱,在某些需要乐队加强的关键部分又要巧妙地予以美化。整段唱的合作一直处在一种似断非断的状态。所以我认为这一段唱是演员和乐队的软配合,最终的目的是要最大化地突出舞台上最好的乐器——嗓子。可以说这一段的成功演绎是整出戏的点睛之处。《拷红》是这出戏的大结局,也可以说又是一个喜剧成分不少的场次,但这一场戏的唱腔大部分却是在愤怒和据理力争的气氛中展开的。虽然整体节奏不慢,但是伴奏不能太过俏皮,可以轻但是不能松。节奏的把握和演员的表演必须如影随形,才能达到舞台整体情绪的一致。

以上是我对此剧伴奏的一点体会,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专家们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伴奏感受红娘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
钢琴伴奏在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性
简论戏曲锣鼓经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医学转化中的“红娘“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