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探讨
2015-03-12于伦勇
于伦勇
重庆市云阳县农坝镇农坝小学
一、进行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原因
课堂是老师进行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老师也会运用多种手段来组织教学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那句具有高效的提问对于学生有很多的有益之处。这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更加的紧密,有助于教师实时掌控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当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多少与课堂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密切相关。因为一个课堂可以将学生置于相关的问题情境里面,这样有利于他们注意力的集中,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回忆曾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多的教育学家也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的课堂上这更是一个具有双面能力的过程,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创新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在数学的课堂训练中需要积极地引导、探索、发现,才能完成这一目标。现代正处于“信息爆炸”的阶段,此时科技日新月异,经济、政治等方面飞速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国际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常常可以提到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若想提高我国的竞争力,我国就要大力的促进人才的培养,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新提问的重要原因。
二、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每个老师都会用到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这些又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提问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很多老师都在提问的问题上苦不堪言。良好的提问可以减轻学生课堂的心理压力,是搭建学生发现自己能力的平台,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程度和自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反馈的信息中,更好的掌握课程的进度,利用这些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不断的课改中,我们慢慢的发现课堂并不是原来“教书”的定义,现在它的定义更加丰富和广泛,它是交流、理解和创新这三者综合体。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学不再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最常见也是最频繁的交流互动,这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相互理解,有力学教师培养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也是发现鼓励学生更具创造性的方法;这是一块知识的敲门砖,是信息交流的桥梁,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必备手段。
三、课堂有效性的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个具有双向性的好课堂活动,也是群众基础最广泛,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尽管提问如此的重要,但是就我国现在教学现状来说,提问这一方法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期待的展现。学生的思维非常的具有跳跃性,所以他们常常无法配合老师的提问。比如当老师问同学“什么叫做笔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有人回答“用铅笔算”、“用中性笔算”、“用圆珠笔算”等等一系列的让人忍俊不禁的回答。有时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回答,造成课堂的冷场。而且很多学生在回答提问时,只注重回答的正确,学生也会忽略对过程的思考,有些老师为了防止学生的错误太离谱就会只让学习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提问在此时也就失去了它的效果。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具有很大的弹性,老师没有进行对“问题情境”的建设,使许多的合作活动变成了没有内容的表面现象。以至于课堂上存在着大量的无意义提问和低效提问的存在,甚至有大量的错误提问。
四、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提问
既然提高有效性提问迫在眉睫,那我们就需要掌握相应技巧,首先了解提问的方法,然后找准提问的时机,最后要重视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首先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
比如在讲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程中,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生提出问题和异议,教师就可以创造时机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有些学生具有很强的惰性和依赖性,有些学生因为太内向以至于有问题不敢提问,有些学生不擅长独立思考,这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因为良好的提问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正确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气氛。
如何算是提问的时机,我们就在“圆锥体积计算”这一实际课程的问答来进行探讨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圆柱体的体积的求法
学生;V=πr2h(公式描述:公式中π为圆周率,r为底面半径,h为高。)
教师:那好今天我们学习圆锥体的体积计算。请问有人指导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同学:不知道
教师:(拿出高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塑料模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同学:知道,这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你们觉得这两个模型有哪些相识之处呢?(将模型发到学生手中)
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是相等的。
教师:(开始往圆锥体的塑料模型里面装沙子)大家看圆锥体里面装满了沙子,现在我们将圆锥体里面的沙子倒进圆柱体里面,你们觉得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学生:圆柱体里面全是沙子……
教师:(将圆锥体里面的沙子倒进圆柱体里面)大家观看沙子在圆柱体里面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呢?
学生: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
老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沙子占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我们已知圆柱体体积的求法,那么圆锥体的体积该怎么求呢?
学生:V=πr2h1/3.
从这一个案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做出正确的提问和引导,学生是可以进行积极的思考的,如果一开始教师就给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就会难以理解1/3的由来,因此课堂提问要抓紧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对回答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分析,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是否理解,理解是否正确。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肯定,对于学生在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解释,对于思考的疏忽地方进行提问,对学生回答有创意的地方进行鼓励或者奖励。
结语
通过上分的理解与分析,我们从四个方面对于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问进行了探讨,也例举了在课堂上的实施情况。由此我们得出教师需要掌握提问技巧、抓准提问时机,注重回答评价这三方面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问。